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周年談話中,指示國安團隊規劃向在野黨主席進行「國安情勢簡報」,隨後也邀請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參與由賴總統在6/18(周三)進行我國史上首次的「重要國安情勢簡報」。
不過,就在舉行前一天,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接連宣布因故不會出席。
總統府原規劃在6/18上午9時於總統府大禮堂舉行「重要國家安全情勢專案簡報會議」,但因內容涉及高度機敏,此次重要國家安全情勢專案簡報將採取全程閉門進行。
此次會議原規劃四個報告案,分別由國防部、外交部、陸委會、國安局進行「中國軍事擴張與國軍應處」、「全球局勢挑戰與我國外交戰略」、「當前中國情勢與對兩岸關係之挑戰」、「中國混合戰威脅與國際因應」等報告。
不過,就在預定召開的前一天,民眾黨6/17發布聲明指出,對於賴政府草率匆促且充滿政治算計安排,感到遺憾,黃國昌不克出席會議。
隨後,國民黨也跟進宣布「明天不會參加,但希望繼續協商」。朱立倫表示後續會持續溝通,但若要繼續安排國是會議,「希望不是單向簡報,而是朝野對話」。
賴總統國安情勢簡報原訂6/18登場 四部會安排報告全程閉門進行
郭雅慧6/18指出,此次重要國安情勢專案簡報是我國首度,由賴總統以三軍統帥身份,召集國防、外交、兩岸及國安相關首長,向主要在野政黨領袖進行重要國安情勢專案簡報,目的在透過最新國家安全情勢簡報,協助在野政黨領袖即時掌握國家所面臨重大威脅及相關重大政策,確保國家在面對各項挑戰時,不分朝野團結一致對外。
郭雅慧說明,由於內容涉及高度機敏,因此,此次重要國家安全情勢專案簡報將採取全程閉門進行。在野政黨領袖於上午9時入場後,會向來賓說明會議流程與會議須知,總統簡短開場後,隨即進行會議。
郭雅慧表示,此次會議四報告案分別為「中國軍事擴張與國軍應處」、「全球局勢挑戰與我國外交戰略」、「當前中國情勢與對兩岸關係之挑戰」、「中國混合戰威脅與國際因應」。總統將全程與會,展現最高度慎重與誠意,以禮相迎、以誠相會。另外,為促朝野政黨坦率真誠溝通交流,原先議程即已規劃綜合討論,歡迎在野領袖於綜合討論中進行對話。
郭雅慧強調,一如總統執政周年談話所言,期望朝野政黨領袖,無論政黨立場為何,都能夠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以守護國家安全為前提,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坦率真誠交換意見。盼重要國家安全情勢專案簡報會議能夠獲得兩黨正面回應,並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在分歧中找到團結,攜手面對國家各項挑戰。
總統府邀在野黨共商國是 國民黨持正面態度:盼共克台灣當前挑戰
對於各界詢問潘孟安是否已致電邀約共商國是,國民黨周四發布聲明證實指出,黃健庭確實於6/12日近中午時分接獲潘孟安來電,邀請黨主席朱立倫、黃健庭於6/18會面。
國民黨表示,朱立倫主席多次強調,朝野應該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一起克服台灣當前的各種挑戰,不論是國是會議或朝野的對談,國民黨都願意用誠意共同解決,同時也呼籲賴總統身為執政者,應該抱持真正的包容心,同樣以誠意與在野黨一起集思廣益,共同面對台灣的挑戰。
至於是否已答應出席,國民黨強調,關於本次會面,由於黃健庭目前正公出前往台東,待結束行程後會再將相關內容面報朱立倫主席。
民眾黨:將視立法院議程、具體內容 再議是否與會
民眾黨6/12也發布聲明說明,該黨秘書長周榆修於稍早接獲潘孟安致電,賴總統訂於6/18上午9時,邀請該黨黨主席黃國昌、周榆修共商國是。
民眾黨表示感謝潘孟安的通知,但指出由於通知時間緊迫,該黨將視立法院之議程與具體之內容,於討論後再行回覆當日與會情形。
民眾黨重申,該黨一向主張國家利益超越政黨利益,期待朝野能在沒有前提框架,沒有預設立場的前提下,針對國內外面對的重大危機挑戰,以及民眾所關切的重要議題,坦率真誠交換意見。
黃國昌要求國安簡報直播 國安會:不可能!若能公開講就非機敏
對於國安情勢簡報的具體規劃,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周三6/11接受網路節目「齊有此理」專訪時表示,國安會正負責協調相關單位、緊鑼密鼓在做,對於向在野黨進行國安情勢簡報,許多民主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都有這樣的制度。
對於黃國昌日前要求國安情勢簡報應公開直播,徐斯儉強調「不可能直播」。他解釋,若這些事能向全世界講的話,就不是「機敏」的事,如此就毋需特別安排此機制向在野黨領袖說明,會特別透過如此機制來講,正是因為這些東西不能對外公開。
賴清德盼各政黨國內競爭、對外團結 參與國安簡報者需簽保密協定
徐斯儉強調,賴總統目的是希望政黨可以在國內競爭,但對外要團結,盼能讓在野黨領袖具體瞭解國家面臨怎樣的威脅,因為牽涉情報來源,包括軍事、友邦方面,很多情報是交換來的,這種事情出去不能講。
對於是否擔心因此洩密,徐斯儉認為國安情勢簡報與會者必須簽署保密協定,就如同立委在立法院聽取機密報告一樣,並再度呼籲在野黨能不要分政黨、顏色,大家都能針對國家安全的議題團結。
相關新聞:
賴清德520演說/設主權基金、對在野黨魁「重要國安情勢簡報」,核能議題:兩必須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