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台灣大未來》把「臭」豬場變黃金、酸菜廢水養蝦貝...雲林張麗善如何用智慧科技讓農漁牧大變身?

台灣大未來》把「臭」豬場變黃金、酸菜廢水養蝦貝...雲林張麗善如何用智慧科技讓農漁牧大變身?
▲ 雲林縣長張麗善致力要讓這座農業大縣轉型為「農工商科技城」,她在任內推出哪些永續政策與解方?

馬揚異

政治社會

攝影/蕭芃凱

2025-06-18 17:37

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周三(6/18)登場,地方治理如何永續發展備受關注。雲林縣縣長張麗善以「雲林轉型契機!從農業永續到產業升級」為題,透過在地實際案例,分享這座台灣農業大縣的永續轉型經驗。

 

張麗善首先指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有高達 49.7% 轄內人口從事農業工作,許多人可能會因此為雲林縣貼上高齡化、少子化的標籤。「過去長期以來,我們確實是全台人口老化排名第二嚴重的城市,」她笑說,「但現在我們『退步』了,排名第五。」

 

於此同時,雲林縣的農業產值也大幅提升,「雲林縣是實至名歸的台灣農業產值第一名,是台灣最大的糧倉、蔬果中心、畜產中心。你吃的三把蔥,有一把來自雲林;你吃的三頭豬,有一頭來自雲林。」張麗善強調,「我上任當年,雲林縣農業產值769億,現在已經成長到936億。」

 

而之所以能成功減緩人口老化、提升農業產值,與她積極推動的一系列城市永續作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該縣農業產值在她任內成長170億。亮眼的成績,來自她積極推動的產業升級轉型。

 

無人養殖船幫老漁農餵魚!科技如何讓農漁牧大變身?

 

張麗善用實際案例分享,雲林縣許多在地業者,在農業、漁業、畜牧業方面都已經推出可複製、可擴散的農業科技模組,在提升產值、提升效率的同時,也減少資源耗費,讓雲林縣的農業持續往智慧科技的方向轉型。

 

農業方面,北港鎮的「宏昇芽菜」透過智慧工廠推出有機栽植、全台唯一的產銷履歷豆芽菜,也讓產值提升四倍。「以前你吃的豆芽菜大概只能保存一天,現在可以保存到七天。」張麗善分享,「你們現在去連鎖超市,可以看到很多新鮮、有機的豆芽菜,很多就是來自雲林縣。」

 

漁業方面,張麗善說明,過去許多養殖業者會駛竹筏出去餵魚,一整天下來很難餵超過兩公頃,在極端氣候環境下,許多高齡漁農出海,更有人身安全風險。但口湖鄉的「豐漁水產」研發無人養殖船,搭配養殖app的設計與養殖流程,一條船不需要任何人力,一天卻可以養十公頃。

 

在畜牧業方面,張麗善指出,過去養鵝最怕禽流感,一隻鵝染疫,整個畜牧場的鵝隻都要被撲殺,讓農民血本無歸。然而四湖鄉的「芳源畜牧場」用智慧科技養鵝,用感應器偵測出「發燒」的鵝隻並隔離,降低禽類染疫風險。

 

此外,過去鵝隻通常在節氣白露(九月)到清明(四月)之間下蛋,然而產季之間鵝肉產量大增,反而壓低售價,影響鵝農生計。芳源畜牧場也透過畜牧場光環境的調節,讓鵝一整年都可以下蛋,全年都是產季,也幫助農民獲得穩定收入。

 

最後,過去傳統養豬場「臭」名昭彰,許多人認為豬場會臭氣沖天,但雲林縣協助輔導養豬場轉型,用水簾式、密閉式、負壓式養殖,避免豬隻排泄的臭氣外流,反而能夠將收集到的沼氣用於農作施肥、發電,「把垃圾變黃金」。

 

雲林縣更成立「零瘦肉精聯盟」、推出「雲想豬」品牌,從飼料廠、畜牧場、加工廠到超市把關,確保出產的豬肉是零瘦肉精,標榜安全健康豬肉。

 

▲ 張麗善透過四個實際案例分享雲林縣推動智慧科技農業的新可能。

 

張麗善:農業的未來,就在青年農民身上

 

張麗善強調,許多智慧農業解方,是由在地青農設計提出,很多雲林在地青農有航太、機械電子專業,會把這些專業與農業結合。「農業的未來在哪裡?在科技。農業的希望在哪裡?在青年農民。」她總結,「所以青年農民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

 

作為農業大縣的治理者,張麗善不斷思考如何透過實際作為,輔導農民推動產業升級。近年雲林縣開辦「智慧農業大學」,向在地農民教授農業基本知識,包括食農教育、農藥運用、品牌行銷⋯⋯都要教給農民。

 

「一個鳳梨從種植下去到收成,要花18個月,你吃一顆鳳梨,比等母親懷胎十月還久!假設一個農民種下一顆鳳梨,過了18個月才發現他的作物不符合產銷規定,最後要直接倒在河口,對他們豈不是血本無歸?」張麗善舉例說明,藉由智慧農業大學,雲林縣幫農民提升生產品質與技術,也才能讓農業永續發展。

 

▲ 張麗善指出,雲林縣作為台灣大糧倉,農民不能「大罷工」,縣長如何協助這 49.7% 民眾永續經營農業至關重要。

 

雲林新目標要當「農工商科技大城」:讓孩子不再外飄

 

此外,為了輔助農民轉型,雲林縣政府也自己積極推出創新解方。

 

張麗善說明,許多農民為了取得不同的碳足跡、碳盤查、碳中和等證照,要四處奔波,消耗許多無形的時間成本。

 

雲林縣政府推出「一驗多證」機制,整合多項驗證機制,只要農民輸入相關資料,系統會直接告訴農民可以取得哪些驗證與獎項。行政流程上的優化,也讓農民在升級轉型的過程更順行無阻。

 

她也分享,過去農漁業經常被跟「廢棄物排放」結合,但雲林縣政府現在積極推動農業創新循環。她舉例,過去酸菜醃漬的廢水排放,造成土壤酸化、排水系統受污染,「以前國家說高鹽廢水可以做成鹽磚給牛吃,但牛也不吃啊!」

 

「所以我們跟台大生命學院合作,發現鹵水富含礦物質,可以變成液肥。於是我們跟很多漁民合作,把這些鹵水提供給他們,可以養龍鬚菜、貝類、蝦子⋯⋯,成效都非常好。」張麗善說明。

 

「我鼓勵我的縣府團隊,要做一個種樹的團隊。」演講最後,張麗善強調永續經營的精神,「這個農業大縣,不要再讓孩子外飄,我們要成為農工商科技大城,讓小孩都能留在家鄉生兒育女,長輩也能享受天倫之樂。」

 

延伸閱讀
台灣大未來》AI大挑戰將至,賴清德: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用三大策略迎戰!
台灣大未來》AI大挑戰將至,賴清德: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用三大策略迎戰!

2025-06-18

縣市長執政6周年專訪》農業大縣人口外流成隱憂、推9+1產業園區,張麗善:用智慧農業留住青年人才
縣市長執政6周年專訪》農業大縣人口外流成隱憂、推9+1產業園區,張麗善:用智慧農業留住青年人才

2024-12-24

台灣大未來》蕭美琴:政府將用魄力與決心,將台灣帶往更好的未來 且「AI是麻煩終結者,也是解決方案提供者」
台灣大未來》蕭美琴:政府將用魄力與決心,將台灣帶往更好的未來 且「AI是麻煩終結者,也是解決方案提供者」

2024-06-27

台灣大未來》「哪一隻鵝發燒了都知道」張麗善如何透過智慧農漁業,帶雲林走出新道路?
台灣大未來》「哪一隻鵝發燒了都知道」張麗善如何透過智慧農漁業,帶雲林走出新道路?

2024-06-26

台灣大未來》劉和然暢談「新北市淨零轉型3大計畫」:一群社區志工默默努力...台灣環保是「世界之光」
台灣大未來》劉和然暢談「新北市淨零轉型3大計畫」:一群社區志工默默努力...台灣環保是「世界之光」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