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縣市首長選舉已提前備戰,《今周刊》以系列數位報導,針對有機會持續執政的縣市長,暢談目前的施政成績單及未來願景。
基隆市長謝國樑在2022年就任後,從明星市長到挺過罷免案政治風暴,在2024年底他就表態爭取連任。謝國樑攤開2年來的施政成果並擘劃未來願景。強調自己重視兒童發展,在多雨的基隆打造出7座動態型室內遊戲場,讓基隆囝仔無論天氣怎麼變,都能安全地在室內奔跑。
面對爭取下一個任期,他表示,施政會更深化「產業轉型」與「交通建設」兩大方向,目標是讓基隆成為更宜居、宜業,也更具競爭力的海港城市,「希望讓市民感受到改變,讓年輕人看見希望,讓這座城市有更多留下來的理由。」
一、《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您就任迄今施政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如何跨越?
基隆市長謝國樑答(以下簡稱答):面對多雨氣候與腹地有限,是基隆城市發展上無法迴避的條件。任後,我們選擇從最貼近日常的角落著手,優化市民的生活品質,在有限中找出可能。
為了解決孩子們在雨天無處活動的問題,推動「一區一室內兒童樂園」,活化各區公所與館舍的頂樓空間,打造7座動態型室內遊戲場,包括小火車、砲台球池、足球場與旋轉滑梯等,讓孩子能安全奔跑、家長也能安心陪伴。
這些空間已成為許多家庭假日出門的首選,也吸引許多外縣市親子慕名而來。
▲謝國樑推動「一區一室內兒童樂園」,活化各區公所與館舍的頂樓空間。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同時,我們也在基隆與七堵火車站設置街舞空間,提供熱愛舞蹈的青年朋友一個安心自在的表演與練習空間,讓創意與活力在城市交通節點中自然流動。
在文化建設上,持續推動東岸港區藝文軸線,讓城市不只是通勤與觀光的場域,也成為感受美、培養氣質的所在。
「必應創造展演空間」定期推出流行文化展覽,如:方文山文字與蒸氣龐克主題展;官邸作客結合歷史氛圍與藝術創作,策劃如平子雄一特展等多元展演。
▲方文山文字與蒸氣龐克主題展。圖右為謝國樑。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美術館也逐步成形,為未來更多創作與交流預留舞台。這些空間不僅豐富了在地藝文資源,也讓喜歡藝術的人有地方走進來、留下來。
我們也已完成了4段主要道路拓寬、老舊陸橋翻新,提升行人與駕駛者的通行安全與視覺品質。特別是廟口夜市的整平工程,歷任市府多年無法協調店家配合,我們透過持續溝通與信任,促成10天休市,完成騎樓整平,讓基隆的門面煥然一新。
這些改變,也許不張揚,但它們默默地改變了城市的氣氛。當孩子有地方玩、青年有地方表現、文青有地方欣賞藝術、旅人能在雨中走得從容,我們就離一座宜居的基隆,更近了一點。
二、問:在您首個任期政績中,自認最滿意的3件事?為執政縣市或民眾帶來什麼影響?
答:1. 有愛城市的實踐。我們在113年率先完成全國首創的基隆親子照護平台與長輩照護平台,透過線上即時諮詢,讓家長、照顧者與長輩在深夜也能獲得醫護人員一對一建議,減緩面對急症時的無助與焦慮。
此外,全市臨托資源已佈建至每區,也於今年5月啟動夜間定點臨托,協助家長更好兼顧工作與家庭。針對特殊需求族群,我們也推動特教生健檢制度、復康巴士線上預約服務,以及高齡樂園等措施,讓照顧與被照顧,都能有多一點選擇與安心。
2. 都市設計的創新與改變。基隆發展歷史悠久,街道與建築外觀較為老舊,但我們不斷嘗試用創意與細節提升城市的整體感受。近2年來,許多市民反饋,無論是搭公車、走街頭,或走入地下道,都能感受到基隆愈來愈有溫度。
我們與企業合作認養8座候車亭,設計風格從機艙、熱狗店、OPEN醬到果菜園,讓城市空間既有趣也有辨識度。
此外,也正式成立都更工作站,引導老舊街區轉型。在環境整潔上,我們透過檢舉平台、增設垃圾筒、清除閒置盆栽,逐步讓街道更乾淨、也更宜人。
▲謝國樑推動有愛城市。圖/唐紹航攝
3. 基隆道路交通安全開始獲得正面迴響。上任初期,我們提出「行人友善政策」,加強對車輛不禮讓行人的執法。隨著事故數據下降,我們於113年進一步推出「行人有序政策」,針對闖紅燈、滑手機過馬路等行為加強取締,強化雙向管理。
透過這一連串作法,基隆建立起人車互動更有秩序的街道環境,從交通部113年全年度的統計資料與《遠見雜誌》民調數據來看,在道路交通安全的表現上,不論是客觀數據還是民眾體感,都呈現明顯提升。
三、問:未來市府施政要更努力的方向,希望帶來什麼改變?
答:面對未來,市府施政將持續朝「產業轉型」與「交通建設」兩大方向深化,目標是讓基隆成為更宜居、宜業,也更具競爭力的海港城市。
在產業發展方面,這兩年我們積極爭取企業進駐、推動場域再生,已逐步取得成果。大武崙工業區吸引統一企業投資,成功爭取大智通電子物流進駐,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與產值;碧砂漁港正進行觀光漁港轉型,已完成第一階段BOT招商,朝遊艇觀光與海洋休閒產業方向發展。
威海營區的再利用計畫也已啟動,我們與航港局合作招商,預計打造兼具購物、休憩與觀光功能的東岸郵輪海景商城,活化基隆港區的經濟動能。
在軌道建設方面,基隆捷運的推動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之一。透過專家評估與民意調查,確認規劃方向,並與新北市侯市長團隊多次磋商,確保基隆段能與新北環狀線同步發包與接軌。
先前也率市府團隊與議會至新北環狀線考察,了解系統與節點設計細節,目的就是要讓基隆捷運不只是交通工具,更能沿線帶動新的產業聚落與城市成長。
▲基隆捷運的推動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之一。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過去因種種因素而被限制,但我們正一步步把港市優勢轉化為實質機會。未來我們會持續強化招商動能、整合都市與港灣資源,並以穩健節奏推進交通建設,讓市民感受到改變,讓年輕人看見希望,讓這座城市有更多留下來的理由。
本文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