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擁有百萬美元就是小資本家 P.98

擁有百萬美元就是小資本家 P.98

你看了《窮爸爸富爸爸 》這本書了嗎?也想見賢思齊,開始過資本家的生活?是不是卡在現有的資本不夠,不能實現理想?很多人都說:「等到累積足夠的錢,我就要……」但是,多少錢叫夠了?

有一個近似的問題,或許可以提供參考。英國人用十年的時間進行一項關於幸福的調查,錢買不到幸福,但是擁有一百萬英鎊,可以讓人有幸福的感覺。同樣的調查,如果是在美國進行,可能也會得到一百萬美元的整數答案。

這數字,跟有錢人的定義接近。專做有錢人生意的私人銀行,門檻大都定在一百萬美元,正好與讓人感到幸福的財富等值。講這段話,並不是鼓勵大家去私人銀行開戶,而是作為不同階段投資策略的分類標準。

《窮爸爸富爸爸》那本書,只是闡揚做資本家的好處。何謂資本家?傳統經濟學對資本家的定義是以收入來源區分,指那些依賴地租、利息收入為生,而不是因提供勞務或專業技能換取所得的人。開頭問的問題,可以量化成,要用多少錢去賺錢,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動態的。一來,每個家庭對生活的品質要求不同。再者,房子是租的或是買的,房貸繳完沒?都是要考慮的變數。

為了討論方便,以台北市四口之家,每月房租或房貸支出五萬元的條件為例,一年的收入目標為兩百萬元。沒達到標準的,要想方法累積財富來過好日子;已經有這筆錢的,要維持購買力,不受景氣循環的影響。

舉例來說,在二十世紀末,銀行定存利率在六%以上,一百萬美元的存款約等於三千萬元台幣,一年可以產生一百八十萬元的利息收入,足供中產家庭維持一年都會水平的生活。但是這兩年利率下降,本金的購買力雖然沒有衰退,可是利息所得卻大幅減少,同樣的金額,已不再能滿足資本家的定義。所以,不論有錢沒錢,都要理財,只是目標不同,方法亦有差異。

台灣的理財學,似乎在本土化風潮中被遺忘了,不管是學校教的理論,或街上賣的書,都是翻譯居多,用的案例也都是國外的,這些搬到台灣還能適用嗎?黃培源寫的《理財聖經》曾經風靡一時,書中的「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 的名言,更在市場中廣為流傳。一九九八年的本土性金融危機,以及過去兩年的風暴中,證明這種不經判斷的隨意投資,是拿自己的錢在開玩笑。

筆者在二○○○年進行一項理財實驗,所投資的標的,都是一般人很容易接觸的工具,以不到兩千萬元的資本,在去年創造接近兩百萬元的股息收入。目的在證明,藉由審慎的投資,小卒子也可以做資本家。

這個組合在景氣循環低檔時候建立的,所以不求賺取價差的資本利得,決策的依據在於企業的財務安全性、配息政策,配現金股利的比率。最好是產業發生系統風險的時候,股價最容易被低估。像投信與票券股,是在九八年地雷公司債無法償債時投資的,配息率都超過一○%甚多。

附表中的投資組合,兩家投資三年多的創投基金約占了一半,從去年開始進入回收期。前年底完成,去年就提供良好的投資報酬。今年是分配去年的獲益,受到全球不景氣的影響,預估配息收入將較前一年下降四○%,但預計仍可保持在一百萬元以上。

這當然不是最佳化的投資組合,像台灣汽電共生這些電力股,就被忽略了。事實上,去年還有另一筆一百多萬元的資金,用在可轉債的套利。先後投在名佳利、嘉益一與華建二等不具轉換價值的可轉換公司債,總報酬率超過三成。所以蛇年整體市場表現不好,仍然可以用組合的方式,以不到兩千萬元的資本,達到收入兩百萬元股息的目的。

因為具套利價值的可轉債越來越少,今年可能只有全友一還有利可圖,所以這不是可長可久的投資策略。好消息則是,電信法修正案已在立法院的上個會期通過,電信服務的全面競爭才要展開,不論新業者可因此而施展拳腳,而中華電信也可視為利空出盡,若 3G 執照標售合理的話,電信業者將成為可投資的標的。

談到套利,這也是資本家占優勢的地方。例如最近剛到美國發行存託憑證的台積電,你我所擁有的台積電,只能在台灣賣八十幾元,能在一月底之前賣九十元以上的,都是技術分析本領高強的。倘若你有一萬張以上的台積電(這絕對是資本家了),又持有超過一年,就可以申請去發存託憑證,用一百一十幾元,把股票賣給外國人。其他僅供富人使用的投資工具,還可以列出一大串。

在不同的財富階段,因為所擁有的資源差別,所採行的理財策略應該不一樣,這裡所談的,只是剛入門的有錢人持盈保泰的法門之一而已。

延伸閱讀

台灣大未來》碳排占全國20%!林欽榮談重工業大城高雄市轉型之路:我們有責任提供綠電、再生水

2024-06-27

受網銀國際邀請、參與智冠董事候選人提名 前立委許毓仁:加強國際化、推動整合

2024-05-08

智冠、榮剛換股案生效,與網銀續爭董事席次!網銀董座「無意爭取經營權、搶也搶不贏」

2024-01-31

智冠集團跨足加密貨幣、推出新金流服務!藍新科技要攻行動支付藍海

2024-05-09

揪智冠整合點數卡沒共識 網銀:得不到認同只好拿更多席次 獨家還原網銀、智冠談判破局現場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