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王永山 古玻璃中找到新定位

王永山  古玻璃中找到新定位

黃琬婷

生活消費

攝影/林煒凱,圖片提供/王永山

707期

2010-07-08 09:53

創立「琉園」不僅是王永山離開金融圈的新事業,更讓他找到一生最大嗜好「古玻璃收藏」,儘管玻璃在歷史上的定位附庸在玉之下,屬於冷門收藏,他依舊狂熱無悔。

談到琉園,一般人首先聯想到的通常是紮著馬尾、氣質沉穩的藝術總監王俠軍,然而為琉園建立制度、奠定營運基礎的卻是執行長王永山;就連王俠軍也常說:「如果沒有二哥(王永山),琉園可能現在還是小型工作室。」

出身於金融業的王永山,有一半以上的事業經驗都在壽險、汽車、食品等領域,到一九九四年,與王俠軍創辦琉園後,才一頭栽進玻璃的世界裡,不僅深入研究琉璃的特性與材質,創造出脫蠟鑄造琉璃,也藉此發掘出古玻璃收藏的興趣。


收藏三百件 台灣玻璃藏家第一人


談起古玻璃這項嗜好,王永山的眼裡閃著光芒。約在一九九六年,琉園成立博物館,為了傳承玻璃的歷史,當時成立了一個文史工作小組,專門研究中西玻璃的歷史,還跑到捷克這個玻璃聖地考察,也就在翻閱大量史料與不斷接觸各種玻璃的過程中,開始對古玻璃產生興趣。

然而,古玻璃這項收藏,不像玉或瓷器般熱門,在台灣屬於小眾,甚至連故宮博物院都少有古玻璃的蹤影。「古玻璃不僅脆弱,在歷史上也沒有特別定位,所以被忽略了。」王永山補充,「古玻璃的大量出土與研究,也是從近代開始,因此質跟量都是中國大陸勝出。」

憑著一股熱忱,王永山每到一個地方考察或旅遊,都會尋找是否有古玻璃的蹤跡;十幾年下來,也累積了將近三百件,收藏數量堪稱台灣第一人。他得意地說:「目前出土的古玻璃,最早的年代大約西元前五七六年,是越王勾踐所使用寶劍上的寶石;而我擁有的古玻璃中,最早的是西元前五七二年的一顆玻璃珠,俗稱『蜻蜓眼』。」

 

古玻璃收藏

▲清末明初的古玻璃,已能呈現不同花色與圖案,做成鼻煙壺增添賞玩性質。

 

古玻璃收藏

▲俗稱「蜻蜓眼」的穿孔玻璃珠,是戰國時期的特殊產物,其上的圖騰非常有西域風格,也使古玻璃的來源眾說紛紜。

 

古玻璃收藏

▲古玻璃技法演變至清朝,已經出現類似西方玻璃工藝風格,例如這個顏色特別的琉璃杯。


橫跨中西方 西洋到中國玻璃都有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玻璃的外觀與材質大同小異,其實在古玻璃這塊領域,中西方的玻璃可是大不同。「西方開始做玻璃的時候比較早,大約是西元前三千年,其技法與材質比較類似現代的玻璃;至於中國,則大約在西元前兩千六百年才開始製作,而且材質跟技法也不同,是我們現在所稱的『鉛鋇玻璃』。」

王永山指出,中國歷史上經常被使用的材質,如青銅、瓷器等,一開始都是被用來製作成器皿;至於玻璃,因為從前燒製的技法不成熟,到某個溫度就會破裂,而中國人又愛吃熱食,所以在當時沒有大量使用。」

「結果,在早期,玻璃就成為玉的代替品。」考察過大量史料的王永山說,從前玉被比擬成君子,文人雅士都會在服飾上如帽子、腰帶上以玉做點綴,就連武士也會在佩劍上點綴玉,塑造出風雅的感覺;至於一般平民買不起玉,就以玻璃取代,因此早期玻璃的製作方法就跟玉一樣,也就是詩經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這樣不被重視的玻璃材質,到了明末清初,又有了新的演變,那就是被製作成賞玩性質高的鼻煙壺,不僅如此,還成為與西方外交的重要物品,「雍正時期,清朝送給維多利亞女皇的物品中,就有一件玻璃花瓶。」顯示玻璃的製作技術已經進步,也不再是一種二流的代替品。

 

古玻璃收藏

▲經過歲月的洗禮,古玻璃已還原成泥土的本質,不再透亮。

 

古玻璃收藏

▲古玻璃在歷史上最早是被當作玉的替代品,除了日常佩戴,也能作為埋葬的「七竅」使用。

 

古玻璃收藏

▲位於北投的「琉園水晶博物館」,可以看到王永山的部分古玻璃收藏。

 

熱情作動力 大繳學費也無怨無悔

 

經過歲月洗禮,原本透亮的玻璃已逐漸風化、喪失光芒,回歸原本的泥土材質,不再堅硬而是易碎,有些甚至還要用特殊容器裝盛,與空氣隔絕減低風化程度。但對王永山來說,這樣的斑駁,更能讓他遙想當年歷史的背景,「尤其我自己是做琉璃的,每次看著這些古玻璃,更有種古今傳承的感覺。」

 

然而,就像所有藏家一樣,王永山在開始收藏之初,也是繳了不少「學費」,「有一次在杭州的一家餐廳中,無意之間與朋友聊起有在收藏古玻璃,結果隔壁桌的客人就跑來跟我說他是古董商,有一籃子好貨;結果後來才發現,一籃中只有幾顆是真的。」他笑著說,幸虧現在古玻璃的年代與真偽都可以藉由「鈷六十」檢驗出來,損失較少。

 

經濟學科的背景,讓王永山對金錢相當有概念,但對於古玻璃收藏,他卻不計較投資報酬率。他笑說:「算算投在這上面已經有好幾個百萬美元了。」卻還嫌收藏數量不夠,「幾乎每個朝代我都有幾項物品,唯有五代十國這段歷史的古玻璃,我幾乎沒有找到。」他說因為這段時期很動盪,幾乎所有古董都被毀掉,所以特別難找,但他不會放棄,持續努力中。

 

說著說著,王永山又忍不住拿起眼前的古玻璃「璧」端詳,「每次只要遇到不順心的事或是工作很煩,只要看著這些東西,心情就會平靜下來。」對他來說,古玻璃不僅是警惕他負起玻璃歷史傳承的古董,更是可以情感互動的好朋友。

 

王永山(首圖)

tittot琉園執行長,1996年開始收藏玻璃作品,範圍涵蓋古玻璃、西洋玻璃到新玻璃,尤其鍾愛中國古玻璃,收藏件數約300件,堪稱台灣第一人。

延伸閱讀

活著的人比死掉的人更重要!他罹癌後決定自家不再祭祖:不想在死後,孩子們因是否祭拜我而爭執不休

2024-04-06

婦科名醫林禹宏罹血癌、裝葉克膜換肺,大病5年重生體悟:後悔從前只顧拼命賺錢,人生徒留遺產和遺憾

2024-04-01

31歲大腸癌末期,台大醫師切開腹部又闔上「整個肚子都黑了」...他如何奇蹟痊癒,一路活到85歲?

2024-03-13

34歲羽球好手周天成罹大腸癌…拿下今年首冠「我撐過來了」!生活規律、飲食清淡為何會罹癌?

2024-02-05

億元大戶肺癌末期,擁100張台積電、100張鴻海,如何贈與妻子最省稅?遺產律師:做錯1件事,多被課稅550萬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