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民意決定政策? 國道計程收費亂了套

民意決定政策? 國道計程收費亂了套
近40年歷史的國道收費即將改由計程電子收費。

蔡曜蓮

生活消費

攝影/劉咸昌

869期

2013-08-15 13:45

此事引起學界一片譁然,引發兩項主要爭議:第一,將費率交由民間決定是否恰當?第二免費里程的設計是否公平?

國道計程收費政策箭在弦上,交通部雖已針對計程收費擬出三項方案,卻顯然沒有決定孰優孰劣的判斷能力,將三項方案委由市調公司進行民意調查,由民意結果決定政策。結果,每日每車擁有二十公里免費里程、費率比無免費里程方案高出四成的「方案三」,最獲民意青睞。

此事引起學界一片譁然,引發兩項主要爭議:第一,將費率交由民間決定是否恰當?第二免費里程的設計是否公平?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運輸物流系主任王義川認為,在需要高度專業資訊的交通領域,將民意當作政策執行的根據,有利用民粹執政的嫌疑。

據高公局的政策說明,國道改採計程收費,最基本的目標就是公平、使用者付費。但免費里程的設計不僅沒有理論及實務上的先例,整體而言也讓長程使用者貼補短程,並不公平。面對疑慮,交通部的解釋是免費里程能降低民意反彈、減少對民眾用路習慣的衝擊、減輕地方道路負擔;對此,王義川一一舉證反駁。

關於減少民眾用路習慣的衝擊,王義川則表示:「難以想像。」

短程使用者以都會區最眾,以台北市而言,衝擊最大,影響人數最多的是圓山至建國高架橋這一段,如採用無免費里程的「方案一」計算,民眾最多支付七到八元,「難以想像上下班尖峰時段的民眾,會因為七、八塊錢冒著塞車的風險捨國道就平面道路。」

交通部的另一個理由是為了減輕地方道路負擔。王義川說,回顧歷年連續假期高速公路的壅塞情形,交通部唯一的解決法寶就是高乘載管制,將國道車流引導至地方道路;換言之,「交通部從沒考慮過地方道路的負載能力如何。」如今卻一反常態地「擔心國道車流會轉換到地方道路」,顯見交通部如果不是對於道路用途的規畫毫無原則,就是為了讓免費里程方案上路而臨時捏造理由。

從頭到尾對於免費里程的堅持,都彷彿是交通部自導自演的一齣民粹鬧劇,它所列舉的每個理由,都與現實情況相距甚遠,禁不起檢驗;然而,交通部卻為此輕易放棄了國道計程收費的基本原則:公平、使用者付費。

 

國道計程收費

延伸閱讀

花蓮7.2地震狂搖餘震不斷!國家級警報為何沒響?這6處都沒收到...氣象署說原因!各科技廠影響狀況一覽

2024-04-03

921後最大強震!花蓮7.2地震威力相當「32顆原子彈」,餘震已逾70起...在戶外、搭車,記得保命3步驟

2024-04-03

花蓮強震,多棟房屋傾斜!921後蓋的房子比較耐震?搭電梯遇地震「千萬別做這事」...急救專家揭逃生鐵則

2024-04-03

花蓮7.2地震狂搖!高鐵、捷運一度停駛,因地震而無法到班、遲到算曠職嗎?勞工3大權益可爭取

2024-04-03

花蓮7.2大地震》清水橋斷裂「花蓮成孤島」,華信、立榮增開航班…台鐵、公路清明疏運如何應變?

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