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過事情全擠在一起發生的經驗,導致我們分身乏術,暫時來不及處理每一件事。可能有一天親戚來訪,孩子要你送他上學,冰箱正好故障,偏偏隔天你又非得把稅單送到會計師的手裡。
有些人閒不下來,喜歡在生活中塞滿任務和活動,把案子排得很緊,一件接一件。他們喜歡緊湊的壓力,沒想過其他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喜歡過得悠閒一點,他們可能花很長的時間才完成一件事,也不急著處理,他們不是特別充滿幹勁,也沒承受什麼壓力。有些人偶爾會刻意拖延,他們決定延後處理某件事,因為他們覺得那不太重要,或是因為他們想好好思考一下,再做決定或採取行動。他們拖延是為了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思考,釐清選擇,或是先專心處理其他的要事。
我們都有過事情全擠在一起發生的經驗,導致我們分身乏術,暫時來不及處理每一件事。可能有一天親戚來訪,孩子要你送他上學,冰箱正好故障,偏偏隔天你又非得把稅單送到會計師的手裡。像這種情況,總是要做一些取捨,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按時完成。碰到事情做不完時,坦承自己能力有限比較不會過於苦惱。
有些人不會為了拖延而煩惱,因為那是發生在無關緊要的領域,重要的事情他都準時完成了。他們的生活中雖然少不了拖延,但影響微不足道。
有些人覺得拖延沒什麼好煩惱的,因為他們不覺得那會產生什麼問題,也不承認自己是在拖延。他們可能估計完成任務的時間過於樂觀,始終低估自己需要的時間。有些人是「社交活躍的樂觀分子」,他們以社交之名,行拖延之實,還樂在其中。他們外向,喜歡交際,深信現在拖延一下沒關係,反正待會一定可以做完。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珍‧博克(Jane B. Burka)& 萊諾拉‧袁(Lenora M. Yuen)
出版:漫遊者文化
書名: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