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三更半夜搭帳篷、排隊搶買房!顏炳立:房市超越「擦鞋童理論」… 今年整體房市是一場賭局,2027年將見分明

三更半夜搭帳篷、排隊搶買房!顏炳立:房市超越「擦鞋童理論」… 今年整體房市是一場賭局,2027年將見分明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

彭蕙珍

生活消費

彭蕙珍攝影、shutterstock

2024-07-02 15:00

今年上半年房市熱絡,甚至有民眾三更半夜搭帳篷、排隊搶買房,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說:「買房子幾乎到了像買口罩、打疫苗,不管有錢、沒錢都在買,價格就是在高檔了。」

他認為:「台灣的股、房兩市熱絡程度,已經超越『擦鞋童』理論,要小心謹慎。」

最主要的原因是低利率、資金多、通膨預期心理、「升息像拿針去刺氣球,現在氣球已經吹很大,針離氣球越來越近。」

「無法預測台灣房市是否會走向泡沫的運,但歷史經濟證明,當價格漲至極端後,無論有無基本面支撐,泡沫終究會破裂。」

他說明:「2024年整體房市呈現『溫水煮青蛙』,2027年見分明。」

 

顏炳立:小白成了韭菜,上演追夢的悲歌

 

戴德梁行於周二(2日)舉行下半年房市展望發布會。顏炳立表示,現在房市已經變成一個賭的市場,房市被炒到雞飛狗跳,建商用通膨、缺工、資金多等理由,拉抬房價,再以總價掩護單價方式,逼著買方下手搶手,「小白成了韭菜,上演追夢的悲歌。」

 

他說明,這一波房市熱是資金在推動,「再怎樣專業的人也無法抵擋資金的力量,這是一個趨勢,上一季是ETF在2周內吸了近2千億資金,這次是股票漲、房地產熱,現在仲介、代銷熬出頭,今年建築業都發大財了。」

 

「今年台北市3千萬以內掃空,新北市2千萬以下爆量。」房市太好,原本顏炳立原本估計今年全國買賣移轉棟數29萬棟,現在上修到31萬棟。

 

 

低總價預售屋 一個人的武林

 

顏炳立強調:「去年8月政府推出的新青安政策再點火,因此出現成屋、預售市場皆熱情況,不過市場也不是全部都好,大坪數、豪宅依舊冷清。」

 

分析2024年成屋、預售市場,他認為是「低總價2~3房『一個人的武林』。」

 

他指出,建商、代銷握住通膨、缺工、缺料、物價上漲的題材,逼買方下手搶房。預售市場以「小宅撐市」,造成2024年房價硬撐。

 

分析2024年房市,他認為,在資金狂潮下,投資市場不可能出現便宜的產品,「現在,在蛋白區看到2字頭就買,不管交通方不方便,因為成本推動、造價拉高。」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南部只要大樓蓋到12樓以上,一坪的建築成本就要16~17萬,加上土地成本一坪10萬。因此,造成全台房價都在3字頭。

 

資金追逐獲利 房市是一場賭局

 

他認為:「2024年全年房市是一場賭局,只要政策不改變、此風難消,資金追逐獲利最大的機會。」

 

在這場賭局中的參與者有4個角色:建築商、代銷、投資人、銀行,「1000萬總價的預售屋只要50萬自備款,3年不要繳工程款,3年後房價從1000萬漲到1100萬,你會不會來交屋?投資人50萬賺100萬,資金報酬率很高了。」

 

 

「建築商拿到買屋名單就可以去銀行借款,過戶銀行撥8成,建商賺2~3成毛利;投資人賺資金報酬1倍;銀行賺1.775%利息,但要負擔40年的風險,最傷的是銀行。」

 

「若3年後房價變900萬,投資人會不會交屋?不會,就斷頭,過關大家都贏。這是一個賭局。」

 

「所有的人都在賭3年後經濟成長,這成為下注炒作的勇氣和機會。」

 

謹慎看待不健康房市 小宅可能毀市

 

顏炳立提出警訊,面對不健康的房市,應該謹慎看,「你的買氣是怎麼來的,用新青安,低自備款,小面積製造熱度,是否正常?小宅熱市,也可能毀市,這是非常態市場。」

 

他強調:「低首付是包裹糖方的毒藥。」

 

「2024年房市熱,讓年輕人對房市未來過度樂觀。但世界上再強的經濟體,都有房市泡沫化的經歷,我們在房市做了30~40年都很謹慎。小白大概都沒有看。我們都很謹慎在看待過熱的市場。」

 

「新青安是幫房價寫歷史,是否是壓垮駱駝的一根稻草?」

 

「房市愛到最高點、熱到最高點,就是結束的時候了。」

延伸閱讀

30~50萬工程零付款,就是在賭!顏炳立:現在是預售屋的武林「但把LV賣成愛馬仕就誇張了」

2024-04-01

飛龍在天、地蛇難升天...顏炳立談龍年房市會比去年更辛苦:政府苦心「鼓勵自用買盤進場」

2024-01-03

房市如同阿湯哥《不可能的任務》...顏炳立:買賣雙方完全沒交集!房地產難做「龍年不是五爪金龍」

2023-10-04

顏炳立:打炒房沒效聽聽就好!平均地權條例布下天羅地網,「房市很難翻身但也不會死掉」

2023-07-10

停電議題被政治操作,台電總經理王耀庭一度請辭被慰留...光電五大公協會聯合聲明表態「三挺」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