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高溫,大家應該冷氣已經開不停了吧。夏季用電量飆升,隨之而來的便是民眾關心的「夏季電價」。每年6月到9月底,是以夏季電價計費的時間,根據統計,去年每戶平均用電346度,非夏月平均電量為305度,平均電費601元;但到了夏季電價計費期間,平均用電量就會增加到428度,電費來到1079元。
面對夏季電費的「漲」聲響起,聰明的你我該如何有效節約用電,才能在享受涼爽的同時,也能守住荷包?
本文將透過簡單易懂的方式,帶您了解家中電費是如何一步步累積,同時我們也將聚焦夏季用電的常見情境,提供具體的節電撇步,從家電使用習慣的調整,到空間降溫的小妙招,讓您輕鬆擺脫高額電費的困擾。無論您是精打細算的租屋族,還是希望為地球盡一份力的家庭,這份夏季省電攻略都將是您不可錯過的實用指南,助您聰明度過炎熱夏季,不再為高昂的電費傷腦筋。
目錄
什麼是夏季電價?
夏季電季也就是所謂的季節電價,每年的6-9月(稱為夏月),每度電的價格會比10-5月(非夏月)來的高。因為每年的6月~9月,氣溫較高,大家使用冷氣的頻率也變多,為了滿足國人的用電量,台電必須用一些成本比較貴的發電機來發電,因此這段期間,供電的成本也會提高。
為了合理反映成本,並提醒大家節約用電,台灣從民國78年開始就實際季節電價,將夏月電價稍微調高,同時也調降非夏月電價,並不是只在夏天漲價,而是反映不同季節供電成本的一種電價制度。
夏季電價的計費方式與級距
每月用電度數分段 | 夏月(6/1-9/30) | 非夏月(夏月以外時間) |
---|---|---|
120度以下部分 | 1.68 | 1.68 |
121-330度部分 | 2.45 | 2.16 |
331-500度部分 | 3.70 | 3.03 |
501-700度部分 | 5.04 | 4.14 |
701-1000度部分 | 6.24 | 5.07 |
1001度以上部分 | 8.46 | 6.63 |
舉例來說,5月份家裡一共用了350度電,可以把這350度電做以下的劃分:
非夏月用電:
前120度:120x1.68=201.6元
接下來的210度:210x2.16=453.6元
最後20度:20x3.03=60.6元
小計:201.6+453.6+60.6=715.8元
夏月用電:
前120度:120z1.68=201.6元
接下來的210度:210x2.45=514.5元
最後20度:20x3.7=74元
小計:201.6+514.5+74=790.1元
累進電價 vs. 時間電價哪種適合我?
在台灣的電價制度中,累進電價與時間電價是兩種主要的計費方式,其核心差異在於收費的依據。
累進電價:
累進電價是依照用電「度數」分段計費的制度,如果使用量越高,每度電的電價也會跟著攀升。讓用電較少的用戶可以負擔較低的電費,進而鼓勵節約用電,不分時段,一天中的電價計費標準都是相同的,目前台灣大部分的住家用戶都採用累進電價。
時間電價:
時間電價則是將一天24小時劃分2到3個時段,例如尖峰、半尖峰和離峰,然後針對不同時段制定不同的電價。用電需求最高的尖峰時段,電價最高;需求最低的離峰時段則電價較便宜。
這是為了鼓勵用戶調整使用習慣,盡量在離峰時段使用高耗電的電器,達到節省電費的目的,同時也能分散整體電網的負載壓力。
時間電價適合哪些人呢?用電量較大、可以彈性調整用電時間的用戶,或是部分商業用戶符合規定都可以申請。
累進電價 | 時間電價 | |
---|---|---|
計費方式 | 依據實際用電數,採6個級距分段計費 | 採用尖峰時間、離峰時間(二段式)以及尖峰時間、半尖峰時間、離峰時間(三段式) |
適合用戶 | 用電越少越省錢,可以自行控制 | 適合每月超過700度以上的用電大戶(住宅用電單月700度以上、商家用戶單月1萬1000度以上才可申請) |
有效省電小妙招
冷氣使用
冷氣是夏天的吃電怪獸,所以想要省電省荷包,就先從冷氣節電開始,主要有以下7項重點:
1. 設定適當溫度,搭配電扇
冷氣溫度每調高1℃,約可省下6-9%的電力。建議設定在26-28℃,這個溫度範圍對人體來說也較為舒適。搭配電風扇使用,能加速室內空氣循環,即使冷氣溫度稍高,也能感受到涼意,進一步減少冷氣運轉時間。
2. 定期清潔濾網
冷氣濾網積滿灰塵會阻礙空氣流通,導致冷氣效率下降,更耗電。建議每兩週清洗一次濾網,保持空氣流通順暢,也能提升冷房效果。
3. 縮短使用時間或設定定時
避免長時間開啟冷氣,可以設定定時功能,在睡前或外出前設定關機時間。若只是短時間離開房間,可以將冷氣調整為較弱的模式,減少重新啟動時的耗電量。
4. 減少室內熱源
白天拉上窗簾或使用隔熱窗貼,能有效阻擋陽光直射,減少室內熱能,降低冷氣負擔。避免在冷氣開啟時使用會產生大量熱能的電器,如烤箱、電磁爐等。
5. 檢查門窗密封性
確保門窗緊閉,避免冷空氣外洩,熱空氣滲入。如有縫隙,可使用隔音條或膠帶加強密封,提升冷氣效率。
6. 選購能源效率高的冷氣
若有更換冷氣的需求,選擇具有能源效率標章(CSPF值較高)的機種,長期下來能省下不少電費。變頻冷氣在達到設定溫度後,會以較低功率運轉維持室溫,相較於定頻冷氣不斷啟動和停止,更能節省電力。
根據台電網站試算,如果把1台老舊窗型定頻冷氣,換成一級能效分離式變頻,夏天電費可以省多少?以冷房能力5kW(適用6-8坪空間),每天開8小時做比較,整個夏天可以節省近4000元電費。再加上補助和退稅,每台最高可領5000元。
冰箱使用
除了冷氣之外,全年無休的冰箱在夏天的用電量也會大幅提升,除了天氣熱會使得內外溫差加大,加上不斷地開關冰箱拿取飲料或冰品,也會增加壓縮機的啟動頻率,讓電費增加。
其實只要留意物品擺放的位置,盡量一次拿齊需要的物品,就可以減少開門的頻率與開門的時間。另外,冰箱內部的儲存空間最好不要超過7分滿,這樣冷空氣才能循環流通...門邊的膠條是否密合、冰箱後方或側邊的散熱孔不要被遮蔽或堵塞,都能提升冰箱整體效能。
儲水式電熱水器
傳統的儲水式電熱水器,是另外一大吃電怪獸,耗電量可能比冷氣還高。以下介紹4種節能方式,或可以替換瞬熱式或是瓦斯熱水器,安全性高又省電。
1.若一週長達3~5天不在家的人,建議還是要關閉電源才會比較省電。
2.應依照人口及用水需求選擇適當機型。
3.若使用定時定溫機型,建議在洗澡前1小時,預先通電加熱,避免電熱水器過多耗電。
4.當污垢累積沉澱較多時,將會導致電熱水器必須加壓,會耗更多的電。因此,定期清洗也是非常重要的。
▲傳統的儲水式電熱水器,因為會反覆不斷加熱,耗電量可能比冷氣還高。
10個居家節電小妙招
1.善用自然光: 白天盡量打開窗戶,利用自然光照明,減少開燈時間。
2.隨手關燈: 養成離開房間或不需要照明時,立即關閉電燈的習慣。
3.選用省電燈具: 將傳統白熾燈或鹵素燈逐步更換為 LED 燈泡,更省電且壽命更長。
4.減少待機電力: 不使用的電器插頭拔掉,或使用附開關的延長線,睡覺或長時間不用時關閉開關,避免電力在待機狀態下被消耗。
5.定期清潔家電:冷氣、冰箱、除濕機、洗衣機等家電時常保持清潔,能提高運行效率,減少能耗。例如,定期清潔冷氣、除濕機的濾網和冰箱的冷凝器。
6.使用快煮壺燒水: 相較於傳統瓦斯爐或電熱爐,快煮壺能更快速地將水煮沸,縮短加熱時間,減少能源消耗。
7.洗衣脫水後再晾曬: 盡量讓衣物經過完整脫水後再晾曬,縮短烘衣機的使用時間(若有使用)。
8.減少電鍋保溫時間: 煮飯完成後,若非立即食用,可將剩飯移至保溫效果好的容器中,減少電鍋長時間保溫的電力消耗。
9.使用微波爐加熱或烹調: 相較於烤箱或電磁爐,微波爐在加熱少量食物時更快速省電。
10.選擇節能標章產品: 購買電風扇、除濕機、電視等家電時,優先選擇貼有節能標章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