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已過夏至(2025年6月21日),有句俚語這麼說「夏至風颱就出世」,代表著颱風季節即將來臨,據最新氣象觀測顯示,有兩個颱風正在接力生成;其中,輕度颱風「聖帕」(Sepat)預估會在關島北方海面生成,向西北朝日本前進,至於另一熱帶擾動的成颱機率來到3成,一文看颱風最新動態。
輕颱「聖帕」最新路徑
依據二十四節氣,夏至後,代表梅雨季節已結束,而颱風旺季也緊跟著來臨。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觀測,太平洋海面上有一個熱帶性低氣壓「TD03」,今(23)日清晨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4.0度,東經145.2度,以每小時24公里速度,向西北進行。
日本氣象廳最新消息指出,,TD03在今(23)日上午8時增強為輕度颱風「聖帕」(Sepat)。
針對颱風「聖帕」最新路徑,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於「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中說明,從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可看到,輕颱「聖帕」將於今日下午在關島北方海面形成,與最新歐洲系集模式(ECMWF)模擬皆顯示,將朝西北向日本逼近,再向東北大迴轉、減弱遠離。
新熱帶擾動發展「成颱機率30%」
天氣風險分析師薛皓天表示,「聖帕」預計將往日本移動,且增強能力有限;不過,要留意的是月底在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發展。
依預報顯示,這波熱帶擾動預估在7月初期有形成颱風機會,各模式預測路徑分歧很大,目前仍有5天以上差距,是否對台灣有所影響仍需持續觀察。
本週晴午後多雲雷陣雨天氣 氣溫炎熱、紫外線強,多加防曬本週晴午後多雲雷陣雨天氣 氣溫炎熱、紫外線強,多加防曬 今(23日)臺灣附近環境維持西南到偏南風環境,屬於晴午後多雲雷陣雨的天氣型態,午受熱力作用,局部地區有雷陣雨發生,主要降雨熱區落在大台北地區、東半部及西半部近山地區,須注意午後雷雨所帶來的偶較大雨勢。此外要多注意白天時段的高溫,各地有35度以上高溫機會,大台北地區、西半部及東半部內陸地區須注意。 週二、週三雖然轉東南到偏南風環境,臺灣將維持類似的天氣型態,白天仍有35度以上高溫出現。中南部地區清晨至上午仍有零星短暫雨機會,午後大臺北、東半部及山區仍有局部雷陣雨,須注意偶較大雨勢發生。 週四(27日)環境風向維持東南到偏南風,預估南海至巴士海峽有熱帶擾動接近台灣,南部地區水氣增多,轉多雲有短暫雨天氣,其餘地區維持晴午後多雲雷陣雨天氣,不過午後雷雨區擴大,降雨範圍可能更廣。 近期大致為晴午後多雲雷陣雨天氣,中午時段高溫明顯,紫外線強,在戶外工作者建議多補充水分、做好防曬措施,並適時休息,以防中暑或熱衰竭。若在室內應保持良好通風與涼爽,可透過電風扇、空調或冰袋等方式進行降溫。 雖然目前有熱帶性低氣壓形成在太平洋上,不過預計將往日本移動,且增強能力有限,之後要注意的是月底在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發展,依預報顯示預估在7月初期有形成颱風機會,各模式預測路徑分歧很大,目前仍有5天以上差距,是否對台灣有所影響仍需持續觀察。 以上氣象由天氣風險 薛皓天 提供
由天氣風險 WeatherRisk 發佈於 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吳德榮則指出,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逐漸發展,輕颱機率提高至30%,目前正向台灣東南方海面逼近。
至於是否會直接影響台灣?吳德榮說,9天內台灣尚無被其侵擾的機率,但10天(7月2日)後則需密切觀察模式調整。
一週天氣速報
氣象署提醒,中午前後炎熱,高溫普遍來到33至36度,應注意防曬、充分補充水分避免中暑。
未來一週天氣方面,週一(6/23)至週三(6/25)為多雲到晴的天氣,週四(6/26)起受到南方雲系北移影響,降雨範圍增。
◎週一(6/23)至週二(6/24):多雲到晴為主,風向偏西南風
- 各山區及大臺北、宜蘭留意午後雷陣雨
- 清晨至上午中南部有零星陣雨
- 高溫多在33-36度之間,中午前後相當炎熱
◎週三(6/25):多雲到晴為主,風向轉東南風
- 各山區及中南部、大臺北留意午後雷陣雨
- 清晨至上午中南部仍有零星陣雨
- 高溫約32-35度,感受悶熱
◎週四(6/26)至週日(6/29):南方雲系北移,水氣漸增
- 南部、臺東整天斷斷續續有短暫陣雨
- 中部以北及宜蘭、花蓮午後有局部雷陣雨,午後降雨範圍增加
- 各地高溫約32-35度,沒下雨時感受悶熱
氣象署也再次呼籲,22日下午關島北方海面一熱帶性低氣壓形成,23日之後有增強為颱風的機率,未來朝西北往日本關東一帶移動,25日前後若要前往東京附近的民眾要特別留意。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