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能沒有手機與網路的現代人來說,如何為手機「續命」非常重要,行動電源也就成為了現代人出門的標配。但近年行動電源爆炸或自燃的新聞越來越頻繁,究竟行動電源要怎麼挑才安全?選購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行動電源帶上飛機有什麼限制與規定?本篇為你解答。
目錄
行動電源是什麼?
行動電源是一種便攜式的充電裝置,可以儲存電力並為手機、相機、耳機…等3C產品進行充電,便攜式的設計即便出門在外沒有插座,也可以隨時為裝置提供電力,相當方便。
行動電源容量:電池容量v.s.額定容量
行動電源要怎麼挑?大部分的人在購買時第一個注意的就是行動電源的電池容量,目前市售的行動電源電池容量以5000~20000mAh最為常見。「mAh」指的是毫安培小時,意指一小時能夠輸出的電量。「mAh」數值越大,代表行動電源的容量越大,可以為手機充的電量越多。
仔細查看行動電源規格標示時會發現,上頭會有「電池容量」、「額定電容量」兩個以「mAh」為單位但卻不同的數字。電池容量(電芯容量)在充電的過程中會因為電壓的轉換而產生能源耗損,實際上所輸出的電量大約為60%~70%左右,也就是「額定電容量」。建議民眾在挑選時應以自身需求挑選,並以實際上輸出的「額定電容量」為標準。
以一顆電池容量為10000mAh、輸出電量為5V的行動電源來說,額定容量約為6500 mAh。
行動電源認證合格標識
BSMI認證
挑選行動電源時勿選購來路不明的業者或店家,建議挑選時選購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認證合格的產品,選購時可認明BSMI商品檢驗標識,或至商品檢驗標識查詢網站輸入認證合格標籤與型號查詢。
▲圖/擷取自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NCC認證
如果行動電源具備無線充電功能的話,就必須要通過國家通訊委員會NCC認證,才可以安心購買。
MFi認證
MFi認證是蘋果公司(Apple)為確保第三方配件(例如:行動電源、充電線、傳輸線…等)與蘋果自家產品相容而推出的認證。若本身為蘋果用戶且行動電源有標示MFi認證即表示產品之間互相相容,更可以放心使用。
如果購買其他國家的行動電源的話,可以認明各國的認證標誌,較有保障。例如:台灣BSMI、日本PSE、韓國KC、美國UL、英國UKCA、歐盟CE。
行動電源挑選建議
1. 挑選有BSMI、NCC認證的產品
挑選經NCC、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標章的行動電源,較有保障。
2. 挑選有投保產品責任險的行動電源
若購買的行動電源廠商有投保產品責任險,則行動電源發生短路、意外造成損傷或傷害時,保險公司會依據保額負擔賠償責任,等於多一分保險。
3. 挑選有「安全保護措施」設計的行動電源
挑選行動電源時可以留意行動電源在設計時是否有針對使用者行為進行安全防護,例如:短路保護、過充保護、過熱保護…等,若有提供保固服務或是投保責任險等都更有保障。
4. 根據需求挑選行動電源容量
市售行動電源容量多介於5000~20000mAh之間,若不想要一直幫行動電源充電,可以選擇容量10000mAh以上的行動電源,若想要輕巧、好攜帶可以購買10000mAh以下的行動電源。
5. 快充、連接埠…附加功能
挑選行動電源時,可多加留意行動電源是否支援QC快充、PD快充…等快充功能;也可以查看行動電源上是否有一個以上的連接埠可同時為不同的裝置充電,或是支援不同規格的傳輸孔。
6. 挑選製造日期相近的產品
行動電源的儲存電量會隨著時間而衰退,挑選行動電源時如選擇製造日期較近的行動電源,其供電效能應會最為有效。
7. 根據種類及類型挑選
市售的行動電源種類多樣,可以依據重量和容量來區分。口袋行動電源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放入口袋的大小,直插式設計不需另外帶線,非常便於攜帶,缺點是一次只能充一種產品且接頭為固定;磁吸式行動電源利用磁吸功能貼緊手機,不須帶線即可充電,缺點是充電時可能產生更多熱能,降低電池壽命,充電速度也比較慢;自帶插頭、內建充電線又可磁吸式充電的多合一行動電源近期也非常熱門,卻有自稱消防員的網友稱此「自帶插頭」的行動電源設計因插頭與鋰電池距離較近,若過熱、短路易造成的風險較大,建議使用者衡量後再行購買。
行動電源可以帶上飛機嗎?
近幾年,由於行動電源常引起飛安問題討論,各國航空規定也各有不一。行動電源能不能帶上飛機取決於行動電源容量,若行動電源的瓦時(Wh)數值低於100,最多攜帶15~20個;若介於101~160 Wh,需經航空公司同意才可帶上機,最多攜帶2個。
換算公式:電壓(V)x 行動電源容量(mAh)/ 1000 = 瓦時(Wh)
上次我們有提到鋰電池、行動電源要隨身攜帶上飛機✈,不可放在行李箱內託運,但想攜帶幾個都可以嗎?...
由台電電力粉絲團發佈於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行動電源攜帶上機須放置於隨身行李中,勿放置於託運行李,也不可放置於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部分航空公司更嚴格規定,若行動電源上並無明確標示Wh、mAh數值或是規格的話,可禁止旅客攜帶上機。
建議搭乘飛機時,將行動電源放置於透明塑膠袋內,並在電源插孔、USB孔處貼上絕緣膠帶,且飛行全程不建議使用行動電源充電。
延伸閱讀:
行動電源可以用多久?
行動電源可以使用多久原則上取決於個人的使用習慣,隨著使用時間及次數增加,行動電源內部鋰電池也會慢慢老化,隨之而來的安全風險也會略為提高。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說明,行動電源、行動裝置使用的鋰電池產品生命週期平均約為2~4年,若鋰電池使用壽命已盡,也須妥善處理回收。
使用行動電源時,若本身有出現裂痕、膨脹、異常發燙、異味…等,都建議主動換新,避免再使用已有安全疑慮的行動電源。
行動電源NG使用行為
- 避免在陽光直射、高溫或潮濕環境下使用,保存時也應放置於乾燥的陰涼處
- 使用有原廠認證的線充電
- 避免邊充邊用或於充電時完全將電力放完
- 避免過度充電,充飽後應盡速移除行動電源
- 避免在沒有人看管的環境下充電
- 若行動電源發生故障問題,勿自行更換零件修理,應送至廠商指定維修站維修
🔥前陣子有則火災新聞 出門前幫行動電源充電⚡ 14個小時過後回家~卻起火了 ⚠充電時真的要留意❗ ❶裝置要安全 ✔最好使用原廠充電線,充電效率較好也較安全~ ✔充電器老舊、破損要記得更換 ✔行動電源摔到/龜裂,建議不要使用~ ❷時間很重...
由台電電力粉絲團發佈於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行動電源如何回收
若行動電源已達使用年限或因故障需淘汰,切記千萬不可隨意丟棄於垃圾車!行動電源多屬鋰電池,丟棄時應妥善回收處理。回收前應先將剩餘電力使用完畢,並請勿拆解、破壞,電極處可使用絕緣膠帶黏貼避免短路,以避免在回收過程中因碰撞或刺激而產生意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回收基管會說明,若要回收行動電源可以至全台連鎖超商、超市、量販店、無線通訊器材行...等設有廢乾電池回收筒的地點進行回收,或是交給清潔隊資源回收車處理,切勿隨意丟棄,避免在回收的過程中造成風險釀災。
市面上的行動電源種類繁多,但原則上只要正確使用並避免NG行為,定期汰換不合適的行動電源,使用上都可以大幅降低自燃、爆炸的意外。建議大家在挑選行動電源時,一定要注意合格標籤認證,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行動電源,才能用得安心又放心喔!
本文不開放媒體夥伴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