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生活型態的變遷,消費者對於室內設計的需求也逐步演變。過去,客廳被視為家庭的核心場域,但近年來,這一觀念正在轉變。許多社區已經開始設立共享大廳,甚至社區型咖啡廳,讓住戶可以在更開放的空間接待訪客。這種轉變使得家庭內部的空間劃分更加自由,私領域的界線變得更加模糊。
客製化與個性化,為設計重要關鍵
在這樣的趨勢下,客製化與個性化成為室內設計的重要關鍵。例如,有些業主熱愛料理,會選擇開放式吧台設計來強化生活體驗;而部分外食族則捨棄傳統廚房,將空間用於其他用途。此外,隨著遠端工作的普及,在家工作的族群更傾向於擁有專屬的辦公空間,甚至會省略餐桌的設置,以滿足更靈活的生活方式。
台灣設計菁英協會理事長陳鎔指出,智慧家居的進化可分為5階段:
① 傳統家庭:沒有任何智能設備的家庭。
② 訂製家庭:特定空間具備智能設備,例如汽車旅館的燈光編程。
③ 網路家庭:透過集線盒或智能盒子連接網路,以遠端控制家電設備。
④ 主動家庭:導入環境偵測功能,如溫濕度調節、自動換氣等,實現自動化居家管理。
⑤ 伴隨家庭:具備雙向互動能力,如遠端監控、銀髮族陪伴系統與健康安全維護,實現「情感式智能」的最後一哩路。
智慧家居的發展不僅影響著住宅設計的方向,也讓業主在選擇裝修時更注重永續性與相關認證,並對未來智慧化生活有更高的接受度與期待。智慧家居的進步並不代表個性化與定製化的消失,反而能夠提升居住體驗。例如,隨著技術的發展,室內燈光設計變得更加個性化,可以透過智能系統調整不同氛圍。此外,寵物友善設計也成為熱門需求,如狗狗嬰兒車的收納、貓道等,都能與智能家居技術相輔相成,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另一方面,智慧家居對健康管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現代人90%的時間都待在室內,許多慢性疾病與空氣品質息息相關,因此智能系統的正負壓控制、空氣監測與過濾機制,成為室內設計的重要考量。
AI時代著重創意與技術的融合
AI技術已經逐步成為室內設計領域的靈活助手,並分為兩大應用方向:
① 創意發想與傳達力:AI可以透過文字轉換成具象的畫面,幫助設計師美化概念並提升靈感。例如,利用AI生成設計提案,能夠更快與業主溝通設計想法。
② 執行效率的提升:AI技術讓設計圖面生成更迅速,例如拍攝空間照片後,AI即可自動生成3D模型,讓業主能直觀看到設計效果。在商空設計領域,AI已經能協助業主即時模擬商品擺設,大幅提升進貨與裝修規劃的效率。
未來,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不再僅僅是繪圖能力,而是考驗「傳達力」與「分析力」的提升。真正的高手懂得用精準的語言呈現設計概念,並善用AI工具提升效率,讓創意能夠快速落實,同時讓設計更符合實境使用的需求。
本文摘錄自今周特刊《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