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不要急著找「答案」,而要找「問題」

不要急著找「答案」,而要找「問題」

商周出版

管理

2015-08-18 10:12

就像這樣,先決定要思考哪些問題。應該思考的問題稱為「論點」。無論是在會議中討論或是一個人思考時,請都先找出「問題」(論點)吧。

各位在解決問題時,會思考些什麼事情呢?

假設現在面臨「提案比稿的得標率下降」問題。

這時候就算開始檢討「如何提出更好的比稿作品」等解決對策(答案),思考方向也會脫離正軌,例如「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在提案內容上」、「競爭對手的概念很周詳」等,陷入無法鎖定焦點的狀況。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不會一下子就想找出答案。他們會先考慮應該假設什麼「問題」才能進行有意義的思考。

例如以下的問題……

「得標率具體的下降程度如何?」
「競爭對手的提案方式是否有改變?」
「客戶的期望、需求是否有變化?」
「提案內容是否有不符合時代趨勢的部分?」
「應該改變提案的哪個部分?」

就像這樣,先決定要思考哪些問題。應該思考的問題稱為「論點」。無論是在會議中討論或是一個人思考時,請都先找出「問題」(論點)吧。
 
以「現狀」、「理想」、「原因」、「解決對策」等四個方向掌握問題本質

前面提過先思考「問題」(論點)的重要性了,不過發生一般的問題時,希望各位要思考以下四個面向。

①現狀:目前問題的狀況為何?
②理想: 未來的理想狀況為何?
③原因:「現狀」無法達到「理想狀況」的原因為何?
④解決對策:脫離「現狀」以接近「理想」的解決對策為何?


舉例來說,現在有個問題是「業務員總是不參加新商品的說明會」,我們試著根據上述四個面向來思考看看吧。

「①現狀:新商品發表的前一週,下午三點舉辦說明會,但是參加人數不到三成」→「②理想:九成的業務員都會出席」→「③原因:說明會的時間是業務員的業務活動時間,所以很難參加」→「④解決對策:說明會分為上午八點與下午六點等兩場」。

基本上,所謂解決問題就是把現狀改變為理想狀態,所以首先要確實掌握現狀與理想狀態。

還有,一定有一個原因造成陷入現狀的問題而無法達到理想狀態。以上述的例子來說,如果不考慮業務員的工作時間就擬定解決對策,這樣出席人數一樣不會增加吧。若想要找出切中要害的解決對策,請先鎖定原因之後再來思考解決對策吧。
 
排出前提條件的優先順序,避免限制創意的發想

委託者一開始說「全權交給你」,結果帶著草案簡報後,對方卻說「沒有這麼多的預算」、「這個功能不可以拿掉」等條件,你是否曾經因此而感到困擾呢?

這是委託者擔心限制太多會使得受託者難以發揮所長,所以才會說「全權交給你」,問題就是這樣產生的。

像這樣的時候,如果聽話照辦任憑自己想像,提案一定會失敗。所以應該先打探對方的真實情況,例如「預算以一般的情況來算比較好吧?」、「是不是考慮留下某些功能?」等等。

相反地,也有條件限制太多以致於難以發揮想像力。

像這種時候,請對方先決定前提條件的優先順序吧。可以請委託者「排列這些條件的重要順序」。然後,思考時把前提條件區分為「必須」(必備條件)與「較好」(可以的話盡量符合)等兩大類。

如果這麼做還是很困難的話,就帶著「刪除條件A的方案」與「刪除條件B的方案」讓委託者挑選,這也是可行的做法。

任何工作都一定有某些限制。在所有的限制中,如何做出最佳成果才是勝負的關鍵。
 
反覆思考原因的本質以找出解決對策

若想要解決問題,必須看清楚引發問題產生的「原因結構」。

舉例來說,這三個月來商品A的銷售量持續下降。調查之後發現原來是「競爭商品X」三個月前開始暢銷,而影響了A的銷售量。如果沒有發現其他原因,那麼競爭商品X暢銷極可能就是原因,而自家商品A的銷售量減少就是結果。

像這樣原因與結果的關係稱為「因果關係」。原因一定比結果更早發生,如果除去原因就不會產生結果。

困難點在於這個因果關係是真的存在嗎?

例如「由於下屬工作缺乏幹勁(原因),所以主管老是盯他(結果)」,像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由於主管老是盯著下屬(原因),導致下屬的工作熱情逐漸冷卻(結果)」。

這就是原因與結果顛倒的情況。

或者「由於評量制度只有管理階級適用成果評量,下屬就算工作有成果,薪水也不會因此而增加(原因),所以下屬失去工作幹勁(結果1),主管也一直盯著下屬交出成績(結果2)。」

總之,很可能原因是其他事情,而「下屬失去工作幹勁」與「主管一直盯著下屬交出成績」剛好都是受到影響而產生的結果而已。如果誤判原因,解決對策就會失準。能否預測切中要害的解決對策,徹底找出引發結果的真正原因非常重要。

針對複雜問題要先寫下惡性循環的狀況再來思考

遇到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時,由於原因與結果互相影響,所以形成不知從何下手的狀態。

例如某家店舖的商品變舊了而不好賣,所以商品越放越舊,於是就更賣不出去。

雖然這樣產生了一個「惡性循環」,不過只要找出這個循環的「原因與結果的結構」,就能夠看出應該從何處著手處理。

像這個例子的情況,推測只能處理舊商品換一批新商品,以中止惡性循環的狀態。

然而,許多狀況感覺像是惡性循環,但是卻難以發現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像這種時候,請在紙上寫下實際上的循環狀態。

例如以下的感覺:

「工作忙碌→無法參加研習課程→沒有吸收相關知識→被競爭對手打敗而流失客戶→增加拜訪新客戶的次數→更加忙碌」。

一旦寫在紙上就很容易瞭解問題的相關性。接著看出原因的結構之後,再思考要從何處著手處理。大部分的情況應該可以分為能夠處理與無法處理等兩類。

如果結論中有原創想法,做法就算模仿他人也無妨

思考新的企畫案時,很容易希望所有的想法都是自己原創的。

就算腦中浮現新點子,一旦想到「以前也曾經有過同樣的概念」,很容易就會放棄這個創意的題材。

如果想法有類似的要素就放棄,那麼無論是推特、臉書或Line,都一樣是「朋友們很容易透過網路連結的工具,一點都不新鮮」,這些社群網站可能就永遠不會出現在市面上了。

如前所述,「所謂創意就是重新組合既有的要素」。完全不必要無中生有。

思考創意時,必須具備兩個觀點。那就是「發現問題的觀點」(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觀點」(解決問題)。

想出好的企畫案或新商品的訣竅就是發現生活周遭既存的問題,以及從其他業界的案例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藉此產生高獨創性的創意。

「問題要靠自己挖掘,解決對策則要模仿其他業界」,以這樣的原則思考。

各位目前手中的工作有沒有什麼問題呢?還有,其他業界或服務是否存在著解決該問題的線索呢?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下地寬也(Shimoji Kanya)


一九六九年生,KOKUYO(國譽)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研習單位「Skill Park」的資深訓練員,畢業於千葉大學工學部工業意匠學科,前往美國的室內設計事務所深造辦公空間設計,從事工作環境與員工行動(創造性、溝通能力、意識型態等等)的分析研究。二○○三年進入KOKUYO研習單位,主要負責法人企業改革顧問、人才培育與員工訓練,同時負責KOKUYO集團的人才培育的企畫與執行。
著有《1分鐘簡報法:日本第一創意文具店KOKUYO員工必修的終極簡報術》(商周出版)。

書名:3秒思考,2秒決定!
日本第一創意文具店KOKUYO員工必修的超效率思考術
 


出版:商周出版/城邦文化

目錄:

寫在前面 小林在會議中被考倒

序章
想成為「三秒思考選項,兩秒決定」的人應該記住的十二項重點
重點1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不會猶豫!
重點2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會使用「模式」
重點3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不會搞混「答案」與「做法」
重點4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會先「假設」答案
重點5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會以五個步驟思考
重點6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明確區分「選項」與「評價」
重點7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隨時都在鍛鍊預測答案的能力
重點8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對工作的時間有概念
重點9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擅長創造性的工作
重點10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用不同方式面對「制式」工作與「創造性」工作
重點11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必須具備的思考模式
重點12 「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就算套用模式思考也依然具有創意
快速學會專欄1 強迫自己靜下來五分鐘

第一章 
「三秒思考選項,兩秒決定」的【安排】模式
步驟1以「目的」、「成果」、「做法」的順序思考
步驟2培養從「目的」開始思考的習慣
步驟3思考上位者看不到的「目的」並付諸行動
步驟4先想像「成果畫面」
步驟5建立清楚時間間隔的日程表
步驟6以樹狀結構呈現詳細的工作清單
步驟7就算沒有把握也要練習估計時間
步驟8制定中途目標時,前半段要緊湊,後半段要保留充裕時間
步驟9清楚認知「出乎意料」是必然發生的!
步驟10一開始就要先訂好討論進度的日期
步驟11感謝的話要具體且坦白表達
步驟12分擔能夠同時並行的工作
步驟13共享成果畫面,再度確認沒有疏忽遺漏的項目
步驟14申明對下個作業的影響,讓夥伴清楚認知截止時間的重要
快速學會專欄2 有時塑造「難以交談的氣氛」將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 
「三秒思考選項,兩秒決定」的【資訊蒐集】模式
步驟1不要忽視「事先調查」的時間
步驟2與主題沒有直接關係的有趣資訊也可以留著
步驟3較深入的資訊要不辭辛勞地從書中尋找
步驟4蒐集主題的「相關」、「周邊」、「一般」資訊
步驟5先確定「觀點」,讓想要尋找的訊息自動浮現
步驟6不要被「自己的觀點」束縛
步驟7親臨現場,只需一秒鐘就能夠獲得非文字的訊息
步驟8以一分鐘的時間瀏覽與主題相關的書籍目次
步驟9有時要懷疑這個資訊是否呈現了整體狀況
步驟10「為什麼不一樣?」培養看資訊時同時思考的習慣
步驟11事先決定好想蒐集資訊的「數量」
步驟12建構「知識的索引」吧
步驟13資訊透過輸出而成為自己的知識
快速學會專欄3 蒐集資訊的「收聽」技巧

第三章 
「三秒思考選項,兩秒決定」的【創意】模式
步驟1不要一下子就想找「答案」,先從「問題」開始思考
步驟2以「現狀」、「理想」、「原因」、「解決對策」等四個方向掌握問題本質
步驟3排出前提條件的優先順序,避免限制創意的發想
步驟4靈活運用「語言」與「圖•畫」
步驟5試著列出構成要素,將概念化為語言
步驟6比較將會帶來「正確的認知」
步驟7磨練舉例說明的能力
步驟8反覆思考原因的本質以找出解決對策
步驟9針對複雜問題要先寫下惡性循環的狀況再來思考
步驟10如果結論中有原創想法,做法就算模仿他人也無妨
步驟11使用「比喻」讓對方想像未來的畫面
步驟12試著找出沒有人察覺到的「主軸」
步驟13練習發現「共通點」與「不同點」
步驟14擁有多個觀點時,以二軸的方式整理
步驟15 取捨就是把「主軸」旋轉九十度來找答案
快速學會專欄4 發現「古老的新東西」

第四章 
「三秒思考選項,兩秒決定」的【決定】模式
步驟1「決定」先靠直覺再講邏輯
步驟2中途階段的判斷也可能需要「切割」
步驟3以「合格的兩條線」加快決定速度
步驟4就算有缺點,只要有希望也要決定
步驟5掌握自己的判斷與評價主軸
步驟6從現實與興奮兩個面向觀察
步驟7以高於委託者的角度思考
步驟8別忽略被淘汰出局的因素!
步驟9思考晚期大眾會接受的解決對策
步驟10就算提出「遭反對的結論」也不擔心
快速學會專欄5 過了一夜還留在腦中的資訊,就是最重要的資訊

第五章 
「三秒思考選項,兩秒決定」的【傳達】模式
步驟1別忽略對方的「表情」、「想法」、「興趣」
步驟2以「正確」與「能夠實行」組成說話內容
步驟3改變說話的表達方式
步驟4先說出「從結論來說……」
步驟5以「理由有三個」來傳遞訊息,加強說服力
步驟6從時間反推來組合說話內容
步驟7以理所當然與意料之外的對比,塑造說話內容的節奏感
步驟8「具體的經驗」讓說話內容簡單易懂
步驟9比起利用「道理」說服,以「實績」推薦更有效
步驟10如果對方總是愛挑剔,善加運用「放棄方案」
步驟11當對方猶豫時,促使對方做出決定的說話方式
步驟12以正向的訊息感動對方的心
步驟13請對方協助時,要表明自己的自主性
步驟14小事無須一一反駁
步驟15對於困難的案件,先思考要分為幾次的提案進行
步驟16忍住不發牢騷,面帶笑容正向思考

附錄1以視野的引擎搭載自己的心
附錄2把考驗視為成長的機會,並且樂在其中吧!
附錄3先設定「幹勁開關」吧!

結語 小林的即席回答反擊!

延伸閱讀

「爸爸的遺產都是我的,妳一毛錢都別痴心妄想!」60歲婆婆老淚縱橫:20幾年同居什麼都沒有?

2023-07-26

其他繼承人不配合辦理繼承,我能去銀行領走自己那份遺產嗎?律師解惑:銀行存款繼承常見2問題

2023-03-17

建中學霸不補習考上成大醫學系!單親媽獨力扶養、他每天吃超商魯肉飯:沒人可以讓我靠,更要好好念書

2023-09-06

國中會考落點怎麼抓?進建中、北一女、成功、松山高中要幾分?校長教戰選填前5志願3大要素

2024-05-20

建中輔導老師養出北一女學霸女兒,給高三父母的勸告:分數不等於未來「用愛心而不是擔心來陪伴孩子」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