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學有所用 讓人不捨退休的農友種苗

學有所用 讓人不捨退休的農友種苗
農友副董事長陳威廷為第三代,與創辦人擁有同樣溫暖的笑容。

政府熱焦點

職場

2021-01-11

正值青壯年的你,可曾預想退休後的人生風景?終於不必打卡上班,有大把時間可自由運用,閒散度日,也許是多數人最迫切的渴求。不過,高雄大樹區農友種苗公司,有好幾位退休再回聘的員工,儘管公司給予彈性工時,不論晴雨仍天天早上六點到班,進入農場從事田間研究。

「曾有一位很專業的育種負責人,因為身體不好而申請退休,公司非常不捨就再聘用為顧問,有空再來指導同仁即可,結果後來一查班表,怎麼還是天天早上六七點簽到、五點才下班!」農友種苗副董事長陳威廷又無奈又感謝的說著。

 

員工的經驗心血 公司珍貴的智慧財

 

農友種苗創立於1968年,是台灣最大專業蔬果品種育種公司,陳威廷是農友第三代接班,也是創辦人陳文郁的孫子,陳文郁因催生出無籽西瓜而擁有「西瓜大王」稱號,半世紀以來培育蔬果多達2000多種,正式列入商品的也有1000個。陳威廷說:「我們將野生種慢慢純化、選拔、得到材料,再進一步組合品種,都是員工畢生心血。公司保存幾十萬個種源,有些被淘汰、有些被留用,這些智慧經驗都在第一代員工的腦中。」

 

陳威廷的童年玩樂,大多都跟農場工事有關,最鮮明的畫面就是祖父戴著斗笠、提著粽子到田間慰問同事。在農友服務45年的李玉葉,對陳文郁常來共進午餐也印象深刻,「早年田間工作非常辛苦,我們以前施肥是用牛糞,只能靠人力推車來來回回運到田裡,但老闆親力親為、也常來農場跟我們吃飯,閒話家常就像家人一樣。」

 

因為陪著公司草創、建立革命情感,資深員工向心力往往高於年輕員工,農友種苗人資部經理游煜華觀察:「中高齡員工使命必達,工作來了就想辦法完成,年輕員工則比較注重自己的下班生活。」隨著資深員工紛紛屆齡退休,農友種苗近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設計一套制度,讓他們持續貢獻經驗與智慧。

 

茄科育種顧問李玉葉去年退休,不過在公司的時間依然比在家還長。

 

體力下滑 輔具成為資深員工助力

 

游煜華表示,中高齡員工體力下滑,農友近年採購許多輔具,減少人工徒手搬運的體力活,包括升降機、油壓平台車,還有一些手部、腰間護具,希望幫助員工工作更輕鬆,降低身體的耗損。中高齡員工不適合再做的工作,就交給年輕人,例如搬運重物,或是需要眼力的授粉配種,「資深員工負責指導、傳承,帶著年輕同事一起做才有效率。」

 

2003年,農友建立數位知識庫,讓資深育種人員的智慧得以傳承,隨後更建立田間師徒制,並且製作圖像化的工作指導書,加快新進員工的學習歷程。農友也邀請學有專長的退休人員再回任顧問,除了工時彈性,公司也繼續給薪,並提撥薪資6%作勞退金。目前顧問共16位,平均年齡73歲。

 

新採購的電動拖車,節省搬運人力,讓中高齡員工減少負擔。

 

退而不休 理想的退休生活

 

從只有幾人的育種團隊,耕耘半世紀,成為產品行銷154個國家的台灣之光。因為善待中高齡就業者,農友種苗今年也獲得勞動部肯定,成為「促進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績優獎」的大型企業。

 

去年退休、被農友回聘的資深顧問李玉葉就說:「公司52歲了,但我覺得育種事業才正要大幅成長,實在捨不得離開,也很感謝公司給我機會。」退而不休,繼續研究,才是她心中理想的退休生活。

 

育種工作的重頭戲,就是要把所有品種攤開來一一觀測、品嚐。

延伸閱讀

每月光靠股息跟保單就有3、4萬被動收入...43歲運將開車月休15天:感謝爸媽當年逼我存一半薪水

2023-09-20

住上億豪宅、擁父母給的千萬財富...我也曾怨那些有錢人憑什麼?致年輕人:仇富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

2023-09-07

父親零存款還增貸來當生活費...她20多歲卻成家中經濟支柱:父母毫無退休規劃,我該怎麼做才好?

2023-09-27

新鮮人搶當外送員,中年恐後悔?當過超商大夜、保全轉職開車,47歲運將一席話道出台灣社會底層心聲

2023-09-25

「沒錢的人進股市沒有用!」營業員當7年他感嘆:親眼看過大戶的操作手法,才會知道股市的厲害

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