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迷上楊麗花、霹靂布袋戲 她策畫影展讓世界看見台灣 走讀島嶼20餘年 戲棚下的人類學家

迷上楊麗花、霹靂布袋戲 她策畫影展讓世界看見台灣  走讀島嶼20餘年  戲棚下的人類學家

馬揚異

職場

攝影/蕭芃凱

1397期

2023-09-27 11:59

走在一九九○年代的台北廟埕,你可能會在野台歌仔戲的觀眾席瞥見一名西方臉孔,那是來自美國的司黛蕊,為台灣戲曲田野調查的身影。

今年,她將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從上千部電影中精選三十一部,將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傳遞給大眾。

寧靜午後的訪問,突然被大樓廣播聲打斷。鬼門開的八月天,原來廣播是要提醒大家下樓普渡拜拜。坐在我們對面受訪、西方臉孔的學者,暫停了話題,朝著音響雙手合十,用流利的華語開玩笑地對鬼神們道歉:「對不起,不要生氣。下次再拜吧。」

 

學者名叫司黛蕊,我們在她任職的中研院大樓進行採訪。來自美國的她,從二○○二年擔任中研院研究員至今,已經在台灣定居逾二十年。

 

經歷過二十多個鬼月,她當然對普渡民俗熟悉得不得了。但司黛蕊對台灣文化的認識,卻遠不只如此。早在她就讀美國博士班的一九九○年代開始,她長期研究的題目,就是歌仔戲、霹靂布袋戲,這些最草根的台灣在地文化

 

2012年司黛蕊策畫「偶的世界,偶的魅力」特展,將 長期研究的布袋戲文化帶到大眾面前。

2012年司黛蕊策畫「偶的世界,偶的魅力」特展,將長期研究的布袋戲文化帶到大眾面前。(圖/UDN.COM)

 

透過人類學視角  爬梳台灣民俗

 

走進她的研究室,可以看到歌仔戲小旦的照片貼在牆上、霹靂公司送她的全新戲偶還沒拆封堆在茶几旁。更多更多的公仔玩偶,跟書一起站在書架上。

 

司黛蕊幾乎比台灣人還熟悉台灣民俗文化,也因此,她今年受邀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走出學術圈,準備用另一種方式,將台灣民俗影像紀錄和「民族誌」觀念,傳遞給大眾。

 

由中研院民族所主辦的台灣民族誌影展,從○一年至今每兩年舉辦一次,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民族誌影展,總計播出過上千部國內外電影作品,二十多年來,為台灣留下許多珍貴的影像記憶。

 

早期的「民族誌」大多是記錄傳統部落的生活方式,如今面向愈來愈廣,各種特殊文化的紀錄研究都包含在內。司黛蕊自己就是民族誌研究專家,記錄的田野橫跨了台灣歌仔戲棚、霹靂布袋戲的同好社群等。今年由她策畫的民族誌影展,就蒐羅了一部部記錄特定田野的「影像民族誌」,透過電影、紀錄片形式,梳理人類生存的記憶。

延伸閱讀

信念傳承 柯金源、蔡旻霓跨域創作 紀錄片名導×新世代藝術家 轉譯環境議題 為下一代補學分

2023-04-19

遭遇雷擊、夥伴遇難 刻苦17年拍攝《山椒魚來了》 紀錄片導演麥覺明 會計人迷上山嵐、動植物 為台灣特有種說故事

2023-02-15

金鐘獎女視帝 一生懸命 傳承台灣歌仔戲文化 陳亞蘭

2022-12-14

國寶作家黃春明歌仔戲《杜子春》 攜手蘭陽戲劇團三十‧戲蘊傳承

2022-10-11

老文青揪少年仔回鄉 小書店用26年找在地文化

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