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五點半,是台積電員工「形式」上的下班時間。在以前,為了不斷提升競爭力,多數員工仍會留下來加班到晚上八、九點才回家;現在,每周二和周五,五點半一到,同仁紛紛開始收拾桌面、關上電腦,準備到五廠參加六點開始的團體諮商活動。
根據台積電去年針對公司十大經營理念調查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發現, 「 TSMC(台積電)是否專注於『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本業? 」年年都獲得員工高度認同,去年還以四.六分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 TSMC 是否堅持高度職業道德? 」獲得四.三分,但最令人力資源部注意的一個數字,「 TSMC 是否營造具挑戰性、有樂趣的工作環境? 」在滿分五分的標準下,只獲得四分,明顯低於其他項目,這個選項在一九九八年第一次調查時,只有三.八分;二○○○年只有三.九分,雖然每年都微幅成長,不過似乎也反映出擁有世界級競爭力的台積電員工,在充滿挑戰性工作的背後,也極需要放鬆。
在問卷調查結束之後,去年人力資源部與福委會開始針對「工作環境缺乏樂趣 」的問題,思考如何讓員工在擁有財富之外,心靈更快樂,也在今年初首度開辦減壓系列活動「與壓力共舞 」,邀請心理醫師王浩威、作家小野、輔大心理系副教授李宗芹與溝通作家戴晨志,到台積電與員工分享「如何放慢腳步、放鬆心情,多呼吸一點自由 」。
據了解,台積電每年的離職率只有八%到一○%,算是竹科裡流動率相當低的公司,為什麼即使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下,員工還願意留下來打拚?
事實上,「減壓 」近年來已成為高科技公司重視的課題,在追求財富的同時,他們更希望自己心靈富有。以台積電為例,大大小小的個人成長、情緒管理、家庭溝通演講,平均每星期都有一次,一年將近五十次,甚至,為了更照顧員工的身心健康,兩年前台積電將各廠的保健中心整合為「健康促進課 」,聘請專任醫師納入台積電體制,並有二十二位護士提供廠區一萬三千名員工二十四小時醫療服務。
台積電健康促進課副理劉益宏表示,他們不但每日有內科門診,還有心理諮商服務,這樣的編制是竹科首創,也因為如此,才能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給台積電員工。
本身是家醫科與職業醫療科出身的劉益宏說,他成為台積電員工之一的好處是,可以融入台積電文化,更了解公司運作與員工需求,完整提供高科技人員醫療服務。兩年多來他發現,由於長期坐辦公桌,腰痠背痛是台積電員工最常遇到的問題,他鼓勵員工多運動改善這個問題。
健康促進課另一項貼心服務是「心理諮商及減壓工坊 」,台積電員工每人每年可享有五次免費諮詢,並與新竹市生命線合作,根據統計,去年就有三、四百人做過一對一的心理諮商,其中又以親子問題、人生觀、生涯規畫這三項最多,分別占二五%、二三%與二○%。
「員工的健康是公司最寶貴的資產 」,在不斷追求競爭力的同時,台積電近年來也希望讓員工學習放鬆自己,畢竟健康並非不生病而已,如何讓心理、生理都一樣平衡、完美,是台積電人現在對自己最重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