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父母老了一起住還是送安養院?專家給建議

父母老了一起住還是送安養院?專家給建議

高齡化的時代來臨,三明治世代現在最困擾的事之一,就是到底是要跟爸媽一起住,還是要讓爸媽住在機構裡?洋蔥的爸爸往生前,在護理之家住快2年,洋蔥的做法,或許可以給大家參考。

(整理:林思宇)
 
「你是精神科醫師,怎麼會讓爸爸住在護理之家?」相信很多人會有這個疑問,但是洋蔥與蚊子都說,可以住近一點,但真的不要住在一起,保持「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距離,才是對雙方最好的安排。

身為媳婦,蚊子解釋,住在一起問題絕對很多,兩個女人同質性高,雙方都用顯微鏡看對方,在有限資源與空間裡,會去比較、會搶輸贏,而兒子和丈夫是共同交集,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反而成為夫妻吵架的源頭,摩擦越多大家都不快樂,加上考量華人傳統孝順觀念,最好的方法就是住附近,時常去探望。

診間不少這樣困擾的母子,像60多歲的阿中,每個月陪著母親來看診,而母親永遠抱怨身體不舒服、睡不好覺,細問之下,原來她不想住在老人之家,想跟兒子住;但兒子很為難的告訴洋蔥,曾經住在一起過,但整個家都不快樂,他也很無奈。洋蔥只好盡力安慰這個母親,畢竟孩子有自己的家庭,希望能夠對孩子抱持同理心。

洋蔥說,老一輩觀念總是覺得要跟兒媳住才對,但這觀念慢慢在改變,應該要倡導健康老人村的概念,當自己活動力還不錯的時候,選擇健康的老人村,孩子也會更放心,而機構中的硬體設備也符合老人安全生活,雖然不是最完美,但應該也不會太扣分。

洋蔥哥哥在加拿大住快20年,哥哥告訴洋蔥,在加拿大,高齡者都是一開始住在社區第一棟健康老人區,可能10年後搬到亞健康區,再10 年後搬到完全需要照顧的老人區,反而這樣的生活是主流。

以公婆生活為例,蚊子說,公公住到老人之家,反而大家都輕鬆。3年多前,婆婆照顧公公,但公公有心臟衰竭,常常半夜起床上廁所摔倒,每次一摔倒就送急診室,晚上大家都被叫起來,搞得所有人都筋疲力竭,公公自己也很折磨。送到最好的護理之家後,反而是婆婆可以喘息,孩子也不用跑急診室,公公也不會常常摔倒,結果是三贏。

她強調,其實別人的評價不要太在意,往往那是一種觀念迷思。

 

 

 

延伸閱讀

家裡兩輩都在高雄碼頭做苦力,如何栽培出3個麻省理工畢業生?2次移民讓我們家跳出階級複製

2024-03-03

為什麼股票市場裡總是富翁少窮人多?他從貧窮移民翻身千億富豪:股市賠錢韭菜的3個特徵

2023-05-24

薪水28K月存2萬元,死撐半年也才10萬多...補習班老師1年把20萬翻400萬:理財做到極限也不可能翻身

2023-09-28

曾窮到連一碗涼麵都吃不起!他從貧窮移民翻身千億富豪,揭4個致富秘密:光會賺錢是不夠的

2021-10-20

別人準備退休的年紀,50歲她卻拋下家人獨自出國去工作...Google公關總監:活到這把年紀才更該去圓夢

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