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網路的你與現實的你相同嗎?何必為了隱藏羞恥感,在網路上塑造高富帥、傻白甜的你?

網路的你與現實的你相同嗎?何必為了隱藏羞恥感,在網路上塑造高富帥、傻白甜的你?

約瑟夫.布爾戈

情感關係

達志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2022-11-07 15:36

和傑克一樣,我的訪客大衛同樣渴望一個全新而優越的身分,藉此隱藏內心的傷害。多年以前,網路聊天和BBS論壇剛盛行的時候,他開始沉迷於網路世界的「人際關係」。

三十多歲的大衛身材矮小,體態偏胖,貌不驚人,自尊心極低。他的家庭背景非常混亂,母親在他十幾歲的時候自殺了,不久後大衛選擇輟學。他從來沒為自己做過打算、找份有意義的工作,成年後全憑父親與繼母資助,靠著底層零售工作勉強度日。

 

儘管十分渴望人際交往,但他從未發展過長久的關係;反而習慣關注那些高不可攀的男人─他稱之為「同性戀」社交圈中極具吸引力的勝利組。他經常與那些人建立起不對等的關係:透過「付出」的方式求取對方的愛。但他們總是在利用他,每一次都會引發他不滿,最終以一場激烈的對峙為友情畫上句點。大衛從此成了非常不快樂又孤獨的人。

 

當他發現網路聊天的世界時,他終於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至少在幻想中)。就如同我所想像的網路匿名「關係」一樣,他完全沒有表現出真實的自己。網路裡的大衛要比真實的大衛更年輕,更高,也更瘦;從事一份充滿活力的職業,開著名車,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網路裡的大衛什麼都有。

 

通常這些關係還會進一步從網路發展到打電話;他很樂於與那些素不相識的人「會晤」,透過長達數小時的通話瞭解對方,接著決定約會;但在最後一刻,他又會重新安排行程,盡可能拖延見面時間。最終,他會拒絕回電,搞失蹤;不然就是不好意思地坦白實情,請求對方諒解。

 

大衛內心背負著沉重而不堪忍受的羞恥感。他無法面對這種羞恥感,不知如何應對內心的缺陷感,所以不可能與他人建立真正意義上的關係。相反,他從醜陋、有缺陷的大衛,化身為充滿魅力、成功的網路大衛。就像傑克一樣,將有缺陷的自己拋在身後,逃進一個理想的新自我。

 

在某種程度上說,大衛是刻意地逃離自己。因為愈成功防衛的自戀者,愈不可能察覺對外呈現的自我是虛構、虛幻且否認內在缺陷的。大衛終究明白自己無法繼續偽裝,因為他所有的謊言會在見面那一刻立刻被戳破。而有些自戀者或許能夠更成功地欺騙自己及他人。

 

正常的自戀VS防衛性的自戀

 

當佛洛伊德第一次討論自戀時,他將其視為精神疾病的徵兆。自戀使人不再關注他人,也不再需要他人,並將這些情感轉向了自己。但在最後,他也明白了自戀同樣屬於人類的正常經驗。

 

關注自己,保持自尊,並確信自己會受到他人的重視,這本身再正常不過了。因為正常的自戀是自尊和自信的核心。但當表現得過於極端─也就是當自戀變得具有防衛性時─就會轉為自大和自負。相較於默默認為自身有價值的人,防衛性的自戀者總是試圖證明自己。

 

自戀的人需要不斷向他人證明自己某方面的優越感。他們始終面對著一位現實中或想像中的觀眾,一群向他們投以嫉妒或欽佩的旁觀者。在言談舉止間,自戀者會巧妙地(有時很明顯)傳達出你不如他們的訊息:「我比你聰明,我賺更多錢,我認識你不認識的重要人物,我更有趣,更有吸引力,更性感,更具魅力。」

 

否認羞恥與內在損傷需要來自外界的持續支援,因此自戀者同時還需要你的關注:「快看我! 快聽我說! 」你也許很熟悉那些熱愛表現自我的自戀者,他們將自己置身於舞臺中央,利用外表喚起關注。但自戀者有很多類型:

 

社交場合中,有些人會不停地談論自己,卻對他人毫無興趣。

 

過於活潑外向的人,往往相當有魅力,總是用有趣的故事來主導談話。他可能並不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優越感或重要性,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焦點。

 

某個不斷施展自身才華的藝術家或運動員,以求大眾的讚許。

 

對於所有的自戀者來說,共通目標即是壟斷注意力。之所以需要他人的關注與讚賞,是因為潛意識裡感到自己有缺陷,是醜陋與無價值的。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延伸閱讀

剛出社會時,以為人生就是賺錢、儲蓄、買保險...工作幾年後才懂:這不是投資理財,只是單純在存錢

2023-05-25

擁有第1張信用卡後愛上分期付款...30歲負債月光族的迷途知返:我靠5招降物欲、存錢還清卡債

2023-12-21

住雙北用搭計程車取代開車,他3、4年省下百萬開銷:買車不是必需品,沒後盾就得趁年輕多存錢

2022-10-24

連月薪12萬公務員夫妻都嘆「存錢好難」!房貸、車貸...月開銷直逼9萬:小家庭理財常見3大錢坑

2022-04-23

「不是把花剩的錢存起來,是先存錢再拿剩的花」…巴菲特點出一般人理財盲點:最大錯誤是這件事

202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