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保持樂觀、相信自己應付得來、不畏挑戰,自我培養心理韌性,一點都不難!

保持樂觀、相信自己應付得來、不畏挑戰,自我培養心理韌性,一點都不難!

喬治‧波南諾

情感關係

達志

彈性心態

2023-05-12 15:36

「彈性」這個詞通常會用來形容具有適應力的事物,有著能輕易調整、彎折,但又不會損壞的特性。這個詞也經常與其他同義詞交互陳述,例如可塑性、柔韌性、適應性、柔軟度等等,甚至有時候也會與心理韌性交錯使用。但在此,要先澄清「彈性」與「心理韌性」在概念上的不同。

本書會一直使用「心理韌性」來指稱在經歷潛在創傷事件後,依然能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模式。或者更精確地說,一個「隨時間過去,卻依然能保持健康功能」的穩定軌跡。

 

彈性不等於心理韌性,卻在適應創傷壓力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好讓我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心理韌性而且過程中牽涉到一連串我稱之為「彈性程序」(flexibility sequence)的步驟。這可說是彈性的基本功,囊括非常多元素,我們將一一探索每個步驟的相關細節。但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瞭解遭逢逆境時,該如何說服自己進入這個程序。

 

彈性不會無中生有,也不是一個被動的歷程。雖然我們常會用具有可塑性的材料來象徵彈性,但同樣是受到壓力,橡皮或竹子會因此彎曲,人類卻不僅彎曲,還會自我調整,只是需要投注心力、完成任務,才能順利辦到。

 

再有成就的人也需要鼓勵,才能有更好的發揮。就像體育選手和音樂家,他們的專業技術已達爐火純青,但如果沒有正確的思維、心態與動機,也無法好好運用這些能力,遑論能有好的表現。我們也是如此,得先讓自己準備好,並具備彈性心態,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

 

遭逢潛在創傷事件後,能否具備這樣的彈性心態尤其重要。

 

潛在創傷事件發生後,身體就像遭受電擊,會因為感知到危急狀態而迅速傳遞壓力反應到大腦。九一一恐怖攻擊當天,威爾、伊娃與蕾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們跌跌撞撞逃出迷宮般的險境,讓我們看見強烈的創傷壓力反應是什麼模樣。他們所感受到的壓力有助於專心,幫助他們找到力量來承受那些不得不面對的體能挑戰,並在需要的時候盡全力奔跑。但這些壓力也在某些時刻壓垮了他們,而且不幸的是,對某些人而言,即使事過境遷,創傷性的壓力仍是難以承受。威爾就是如此,恐怖攻擊事件的壓力對他的生活造成長期且持續性的痛苦與障礙,形成所謂的P T S D 。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可以承受來自創傷的壓力,不會遭受太過嚴重或持續的傷害。即使如此,仍有一些令人痛苦的想法及影像會糾纏我們好幾天,甚至好幾個禮拜。我們通常會很想把這些想法、影像從腦海中抹去,但為了這麼做,我們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好好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及自己的反應,一直到我們明白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為止。要順利推動這個過程,正是有賴於彈性心態。

 

彈性心態的出現

 

基本上,彈性心態指的是:我們打從心裡相信自己能面對與適應眼前的挑戰,而為了度過難關,會做任何需要做的事。此心態的核心是三個互有關聯的信念:保持樂觀、相信自己應付得來、不畏挑戰。研究也已證實,這三種信念都與心理韌性有關。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不斷強調,許多與心理韌性有關的特質及行為,其影響力都極為薄弱,也不是每種情境下都能發揮作用。以此類推,彈性心態的三個核心信念也不會讓我們具備心理韌性,但彈性心態在某些時候依然是有幫助的。接著,不妨一起來看看它們究竟能幫上什麼忙。

 

雖然普遍認為彈性心態的三種核心信念也是健康的態度,但三者協力合作時,卻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力,而且力量可能更強大。這是因為三者彼此的交互作用能補償各自缺乏的部分,進而增強原本的影響力,產生更不易動搖的堅強信任,形成一組心理運作的模式:「我不會失敗。我會找到方法來處理這些挑戰。」當然,並不排除還有其他方法能幫助我們產生動機,進一步願意面對困難、靈活應對。但就我所知,沒有哪個方法能像這三種信念結合時那麼直接、勇敢又強而有力。

 

彈性心態的出現,要歸功於諸多相關概念,例如由心理學家杜維克(Carol Dweck)提出的「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其實,這些概念原本只是用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覺得學習新知識或新技能很痛苦的人往往會失敗,是因為他們相信,用來學習這些知識或技巧的能力是天生就內建的,所以能否學會是早已注定好的事,這就是所謂的定型心態。我們經常透過教育方式(如智力測驗),來增強這樣的心態。當學生具有定型心態且智力測驗表現不佳時,會更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因此常常很快就放棄,也不再繼續嘗試;他們會告訴自己:「何必呢?如果人有能力之分,那失敗的我肯定就是沒能力的人。」相反地,那些相信或認為能力可藉由後天習得與加強,例如勤奮不懈、有毅力,或是聽從有用建議的學生,就會發展出所謂的成長心態。隨著時間推進,這些學生的表現會越來越好,因為他們會不斷嘗試、努力,直到精熟一切。

 

彈性心態與成長心態並不完全相同,但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其中之一是兩者皆相信自己有可能克服挑戰。然而,杜維克也在第一時間指出:「人們經常搞混,以為保持彈性、保持開放、保持正向就是成長心態,但這些特質其實與彈性心態有異曲同工之妙。」她的重點倒不是這些特質與成長心態不相容,而是不應該假設這些特質是與生俱來,不是絕對全有或全無。

 

到這裡,又看見成長心態與彈性心態的另一個相似之處:雖然組成彈性心態的這些信念看起來很像人格特質,但其實正如下一個章節將提到的,這些信念可以透過後天培養及增強。

 

彈性心態跟「抗壓性」(stress hardiness)的概念也很相似。抗壓性曾盛極一時,如今卻幾乎快被遺忘。這個名詞最早是在一九七○年代晚期由克巴莎(Suzanne Kobasa,現改名為歐萊特.克巴沙〔Ouellette-Kobasa〕)與其指導者麥迪(Salvador Maddi)所提出。該詞圍繞著三個信念: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有控制感、願意擁抱壓力及面對挑戰。前兩者與因應行為當中的樂觀及信心有相似之處,至於願意擁抱壓力及面對挑戰,則與彈性心態裡對挑戰的信念不謀而合。

 

隨著抗壓性這個概念的出現,人們開始思考面對困難的態度與因應行為會如何交互作用,研究者卻質疑它是否真能減緩壓力帶來的影響,導致抗壓性漸漸失寵。說來有點可惜,眾人之所以遺忘抗壓性,並不是因為它沒有用,而是因為它像成長心態一樣,太容易被誤解為一種人格類型,於是出現所謂的「抗壓型人格」。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但很遺憾的是,人們不停誤解與誤用這個概念。

 

克巴沙與麥迪可沒那麼傻。他們並不把抗壓性視為人格類型,也不認為它可以緩解壓力或產生心理韌性,反而極有洞見地將抗壓性視為中間步驟,是一組信念,可以「提供勇氣與動機,讓個案願意努力將壓力情境從潛在危機轉化為成長契機」。他們認為這組信念將創造出一條通往心理韌性的大道。

 

彈性心態也奠基於相同的開創性思維1。正如同抗壓性不能緩解壓力,彈性心態也不會讓我們變得比較有心理韌性,卻能激勵我們,讓我們更能面對壓力,打造通往心理韌性的路。它會讓我們願意努力付諸實行,變得更能面對挑戰。

 

看更多《彈性心態

延伸閱讀

1歲童虐死紀錄疑造假!兒福社工朝「偽造文書、過失致死」送辦,扣3物證調查...董事長:她要勇敢面對

2024-03-12

豐田又出包!柴油引擎測試造假,4工廠停工「10款車暫停出貨」…台灣市場會召回嗎?和泰車這麼說

2024-01-30

超完整報稅攻略》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房地合一稅...只要有收入都要學!2022開始的節稅重點

2022-06-02

「開錯刀醫師」陸希平喊冤:沒造假病歷、間接救病人!民生醫院火速條列打臉…衛生局要送懲戒議處

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