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為讓兒子放心結婚,請外籍看護來照顧自己,卻成全家生活夢魘…」 在家安心終老有多難?須先通過4大關卡

「為讓兒子放心結婚,請外籍看護來照顧自己,卻成全家生活夢魘…」 在家安心終老有多難?須先通過4大關卡

蕭婷方

幸福熟齡

shutterstock

2020-11-17 18:04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長照政策,希望用社會福利資源,讓長者可以放心在家附近安心終老;雖然如此,許多家庭因經濟、沒有長期照顧人力等問題,最後還是選擇聘一個外籍看護,來解決家庭問題。

請一個外籍看護來家裡分擔照顧重擔,真能解決所有長照問題?雖然外籍看護領薪水、看臉色工作,在勞雇關係中相對弱勢;但,在照顧問題上,雇主家庭其實一樣無助。

本文將從照顧家庭、家屬的角度出發,深入解析聘起外籍看護的4大關卡、以及每個環節的「眉角」。

今年60歲的陳得問,是家小電腦器材行的老闆,說起話來十分有條理、思緒清晰,卻因小兒麻痹,有著重度肢體障礙,屬重度身心障礙者,妻子也因輕度小兒麻痺,無法工作,需要兒子協助日常起居。20多年來,一家三口雖然生活簡樸辛苦,卻也能互相扶持。

 

直到7年前,陳得問為了讓媳婦放心嫁給自家兒子,不希望自己與妻子,成為兒子未來的生活負擔,申請了外籍看護來家裡照顧自己。

 

前6年,生活平靜恬淡。直到今年初,陳得問家中第2任外籍看護期滿回國,生活竟因此產生劇烈變化。

 

陳得問無奈地說,今年因為疫情影響,遲遲等不到新外籍看護來台,經營一家小店的兒子與媳婦為了照顧自己往返醫院、及各種生活所需,常常要中斷生意,嚴重影響家中經濟,無奈之下,靠友人介紹找了新的仲介,說手上有已在台灣、等待轉換新雇主的外籍看護,礙於時勢所迫,就「簽下去」了。

 

孰料,陳得問今年一連換了3個外籍看護,現在正在等第4個來家裡。陳得問說,「我只是想要讓兒子放心娶媳婦,請了外籍看護來家裡幫忙,現在卻頻繁更換,沒有盡頭的等待期,反成為全家的困擾」。

 

陳得問細數,今年第1個來家裡的外看,進家門第2個月就跟自己說,想要照顧「不會動」、長期臥床且獨居的病人,希望可以轉換雇主;由於重新找外籍看護十分麻煩、還有漫長的等待期,當下自己沒有答應。接下來的數個月,外看開始不做事、摔東西,直到自己受不了,同意與仲介協調轉換外籍看護的那一天。

 

仲介今年介紹給陳得問的第2個外籍看護,是安靜少話的人,先前已在台灣轉換2名雇主。雖然是「不吵不鬧」,卻因為車禍舊傷、傷及腦部,反應相當遲緩,一個半月後,仲介到陳得問家訪視,評估狀況不好,又替陳得問介紹了第3名外籍看護。

 

問及第3名外籍看護的狀況,陳得問無奈地說,由於家庭看護薪水較低,剛來的外看表示,自己因為經濟壓力,希望到工廠去賺取較高的月薪;自己不肯,外看就時常向政府投訴,導致他常接到關切電話,生活大受影響。

 

據衛福部統計,像陳得問這樣有長照需求的人,截至去年底止,約有79萬人,6年後將突破100萬人。由於政府長照服務項目限制、長照服務涵蓋率低、本國人力不足,以及聘請本國看護工費用較高等因素,有越來越多人,選擇聘請一個外籍看護來解決自身的需求。(詳見長照系列2》「在家養老真的好難,為不打擾子女生活,我還是請了外籍看護…」長照2.0上路4年發生什麼事? 3大面向解析

 

據統計,台灣截至今年5月底,全台外籍看護約25萬人,較去年同期的24萬人,成長約4%。衛福部估,未來人數還會持續攀升。

 

陳得問的遭遇,當然是聘請外籍看護的極端個案,卻也是缺乏政府健全制度配套下,雇主家庭的縮影。聘請了一個外籍看護,事實上未能解決家中的長照問題,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關卡一:如何開始申請?時間要多久?巴氏量表不過怎麼辦?

 

依照現行申請流程,家屬需要先帶家中長者到醫院評估,取得「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暨巴氏量表」;接下來,將申請聘僱外籍看護工基本資料傳遞單,連同前述證明書、巴氏量表寄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不過,按規定,長照中心優先媒合本國籍照服員,要媒合人選無法滿足家庭照顧需求時,才能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申請「招募許可函」後,才「正式」進入申請外籍看護的流程。

 

依現行規定,巴氏量表評估未滿80歲者,要有指定醫院醫師評估有全天照顧需求,若為35分以上者,要加註原因;年滿80歲以上者,經指定醫院評估有嚴重依賴照護需求,巴氏量表60分以下;超過85歲以上,巴氏量表評估為輕度依賴照護。(編按:衛福部、勞動部已於2023年9月召開會議,邀集民團、醫療及長照專家討論放寬免巴氏量表評估即可申請外籍看護對象,初步結論有3類族群朝向多元方式認定,包括使用長照服務6個月以上者、輕度失智症者以上、特定身心障礙等族群若申請外籍看護,可免巴氏量表,初估60萬人受惠。)

 

家中長者光是要拿到一張「符合可以申請移工的巴氏量表」就困難重重。照顧家屬小琪(化名)分享自身經驗,自己的奶奶已82歲、患有輕度失智,雖然生活都可自理,煮飯、穿衣、外出採買都沒問題,卻會忘記自己吃了幾次藥,常有重複用藥問題,煮飯時也常常忘記關火,需要有人24小時全天陪伴,這樣的症狀,卻很難通過申請外看的標準。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指出,家中長者一般要經過6個月以上的評估期,才能申請到一張「符合資格的巴氏量表」,期間有多次重複評估與檢查的程序,往返醫院、等待看診、回診與開立診斷證明,對家屬來說,就是很長的一段等待期。

 

關卡二:正式聘請移工 仲介V.S.直聘?

 

通過「巴氏量表」評估門檻後,台灣有9成病患家屬會直接尋求人力仲介服務。不過,好的仲介該怎麼選擇?如何找到好的外看來照顧長輩?

 

仲介:評鑑結果沒公開,家屬只能靠「口碑」

 

據勞動力發展署統計,目前台灣有1600多家仲介。雖然勞動部網站上有仲介公司評鑑查詢系統,不過總體評鑑結果沒有公開,現行民眾還是只能從「親友口碑」、或收到仲介廣告時上網查詢,選擇還是相當有限。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受訪時也坦言,「通常都是做口碑」。

 

失智症代表照顧者聯盟讀書會成員格桑卻敦表示,台灣針對從事移工仲介人員沒有相關認證,部分品質較差仲介,協助媒合的外看逃跑率高,或者有重大疏失,只要換了公司負責人、重新成立新公司就可以「東山再起」。

 

格桑卻敦直言不諱,現行外看進入台灣後失聯,雇主通報勞動部後,甚少有人能夠找回,因此台灣市面上有許多「無良仲介」,引渡外看來台工作後,又煽動移工逃離雇主家庭。

 

直聘中心:後續服務沒人提醒、勞雇爭議無人調停

 

除了仲介以外,為了提供雇主更多元聘僱的選擇,勞動部自97年成立直接聘僱聯合服務中心,供家裡有外籍看護需求的家庭申請,雇主與外看雙方可減免仲介的手續費與服務費。

 

不過,立法委員洪申翰指出,直聘中心僅是一個「媒合」的平台,當初只是希望減少家屬申請移工繁複的流程,家屬要自己了解繁複的申請程序,外看來台後的相關事宜、各種繁複的流程以及對應主管機關,都要雇主自行掌握,一般家庭根本難以使用。舉例來說,外看入境台灣有定期健康檢查、還有特定項目要審核,若沒有人提醒,將檢查結果函報當地縣市政府衛生局,最高將被處以30萬元罰鍰。

 

此外,現行雇主與外看有糾紛,通常由仲介第一時間介入協調雙方爭議、並私下溝通,大多狀況是雙方合議轉換,再由仲介轉介其餘適合外看人選。由於直聘中心僅提供媒合服務,照顧外看進到家庭後,若生爭端,將無人可居中協調的窘境。

 

 

關卡三:照顧移工來源? 新來台灣「好教育」V.S. 縮短等待期的轉介工

 

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統計,從家庭開始申請移工,一路到移工受訓完畢、踏入國門,平均需要3-4個月。今年年初起,受新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各國間嚴格實施出入境隔離檢疫政策,台灣由於隔離床位不足,一直到今年10月底都採用「抽籤制」,抽中的外看,才能搭上來台班機、接受隔離檢疫;這樣的制度,也讓不少家庭從年初至今,遲遲等不到幫手。

 

小芳(化名)家的外看,今年6月到期返國,依照原本進度,9月就會有新幫手抵達家門,現受疫情影響,一路到11月中都還等不到外看。約定採訪的當天,遲到的小芳粗喘著氣、手忙腳亂的落座在咖啡廳,一邊向記者說抱歉等下必須要提早離開,一邊解釋等待期間,自家聘僱的台籍看護工又臨時喊不來,家裡找不到人換手,自己隔天又要請假,笑說「常請假,早被老闆打入冷宮」。

 

被問及為何不由仲介媒合,聘請人已在台灣、正等待合適雇主的外看,小芳分享自身經驗說,已在台灣、轉換過雇主的外看,過去就可能有各種因素與雇主產生衝突,若有衍生的問題、自家可能也要轉換外看,將會面臨更不穩定、更不確定的轉換期,寧可咬牙等待新移工來接手。

 

就有北市調解員私下表示,轉換過僱主的外看,確實在文化適應、工作環境適應問題較多,相對也容易成為轉換雇主的「常客」,不過首次來台者,進入調解程序人數也不少,雇主最終還是「憑運氣」。

 

 

關卡四:文化衝突怎麼辦?該不該換人來?

 

好不容易,外籍看護終於進到家庭,幫手入住家庭後,真能解決家中的長照問題了嗎?

 

據勞動部108年外籍勞工管理及運用調查報告,有針對外籍看護進入家庭後續做問卷調查,資料顯示外籍看護進入家庭後,不少人面臨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各式衝突,而最基礎的照顧與護理技術,也需要磨合。

 

據統計106-108年6月,平均有3成5家庭雇主認為相處上出現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語言溝通困難(平均72.3%)、愛滑手機、聊天(42.9%)、工作態度或紀律不佳(15.25%)、護理或照顧技術不佳(18.4%)、衛生習慣不佳(16.2%);生活與工作環境適應相關問題,僅各占6.87%、4.06%。

 

北市勞動力重建處處長葉琇姍分析,近年實務上接觸到的衝突個案,大多是管理細節與照顧聘職的爭議,如是否能使用手機?工作過程是否能直播等,或者部分看護工不滿沒有休假等;此外,也有不少個案是雇主認為「不周到」,或是被照顧長者本身沒有不滿外籍看護,但是家人卻與看護工相處不快。

 

此外,移工來台灣前,雖然依規定有90小時的訓練課程、需要檢附專長證明,但受訓時間短,加上長者可能因時間推移,身體退化產生不同病症,或有失智症等問題,移工對疾病行為不了解,衝突也會加劇。格桑卻敦舉例,失智長者除了記憶力退化外,語言表達、組織能力下降,還會有精神行為症狀,也有一定比例患者會出現「性騷擾」的行為,若照顧的外籍看護無病識感,也很容易引起衝突。

 

轉換後的等待成本?家庭陷兩難

 

葉琇姍說明,雇主與外籍看護一旦發生爭執,實務上會先由仲介協調、私下溝通,希望由雙方合意轉換雇主,三方協議完成轉換後,由仲介向勞動部申報轉換許可。

 

後續,該名外籍看護將會被轉介到其他有需要的家庭,而僱主家庭則可選擇:一、等待自家仲介媒合合適、且正等待轉換雇主的外籍看護,或,二、重新從國外聘僱外籍幫傭。

 

葉琇姍分析,若雇主家庭選擇轉換外籍看護,轉換期約是一個禮拜到一個月;至於新任外籍看護可上工時間,還要看仲介手頭名單中是否剛好有適合、且正待轉換者,若恰好沒有適任者,就要一直等待下去。

 

至於選擇重新從國外聘僱外籍幫傭的家庭,就要「砍掉重練、從頭再來」,重新從遞交巴氏量表申請起,等待期至少3個月起跳。

 

據勞動部統計,現行有聘僱外籍看護的家庭,若目前沒有雇用外籍看護工的替代方案,近6成還是由家人照顧,其次才是送到老人長期照顧的安養機構或護理之家。言下之意,若雇主與外籍看護相處不快,任何一方提出轉換契約,雇主家庭就要先做好中短期自己照顧的心理準備。

 

對此,陳得問無奈分享經驗,曾遇有外籍看護到家後,表示想要照顧重症病患、不想照顧身障者,利用各種理由主動申請轉換雇主,外看順利轉換雇主了,自己的家庭卻因重新陷入等待期蒙受巨大損失,嘆雇主權益誰來顧。

 

葉琇珊觀察,外看到台灣照顧長者,心理與身體的負荷量都不小,若無心理與社會支持,小衝突容易因為情緒而放大;至於雇主,許多家庭請外看之前,沒有討論長者想要被如何照顧,就會不知道怎麼跟外看溝通。

 

相關文章:

長照系列2》「在家養老真的好難,為不打擾子女生活,我還是請了外籍看護…」長照2.0上路4年發生什麼事? 3大面向解析

長照系列3》長照基金上路僅三年 今年恐入不敷出 估三年後將由正轉負

延伸閱讀

0227更新:確診外籍看護去過哪?台北車站、板橋火車站...4天活動史曝光!

2020-02-27

確診外籍看護「活動軌跡」曝光 2/16-2/19曾到北車地下街、淡水、龍山寺趴趴走 

2020-02-27

當父母需要照顧時,外籍看護不是唯一選擇,幸好有「他們」的協助,到府指導、恢復健康不臥床!

2019-10-03

等不到居服員、搶不到外籍看護,怎麼辦?

2018-06-14

申請外籍看護的條件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