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73)
今年的房地產329檔期,再次出現「天量級」推案金額,但在推案沸騰背後,大型建商的財報數字裡,卻是藏著冷峻寒流。
過去幾年,建商積極開發新案、搶賣成屋,但卻不急著補進建地庫存,背後透露的,是建商們似乎早已預見房市冬日將至。
這也意味,無論是自住或換屋,買方將擁有更多的議價主導地位。
數字仍然十分漂亮,但若進一步細看,數字背後卻也藏著愈來愈多的警示訊號。這樣的描述,適用於近期的台灣房地產市場。
2月27日,台中市政府地政局進行土地標售,在此波釋出的133筆土地中,有54筆坐落在近年討論度極高、房價潛力備受外界看好的水湳經貿園區。正式標售前,外界形容台中市府這回算是端出了「壓箱寶」,也預期將有眾多指標建商積極投標爭取。
台中市政府日前標售水湳經貿園區土地,雖然決標單價創新高,但建商投標家數銳減,搶地氛圍已轉淡。(攝影/唐紹航)
標案藏訊號
台中地價創新高 競標狀況卻史上最冷
開標結果出爐,壓箱寶確實成為話題焦點,原本就被各方看好的水湳經貿園區「文商段四十七地號」,果然以每坪超過368萬元、總價將近38億元的得標價格,雙雙創下當地單價、總價的新高紀錄。
但定睛一看,這塊改寫天價的土地,其實僅有兩封標單投標,與原本預期的群雄競逐狀況有著鮮明落差。事實上,台中市府這場含金量十足的土地標售,雖然靠著壓箱寶創造新天價,但釋出133筆土地卻僅引來四十封標單,總共標出24塊土地,脫標率、也就是成功標出土地的比率僅有18%,標單數與脫標率,皆創台中市府土地標售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