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漲,加上央行信用管制,消費者需自備越來越多的頭期款才能買房。住商機構彙整聯徵中心數據,2025年第1季七大都會區中,以台北市購屋族平均需自備822萬元頭期款最高。
若和5年前相比,晚5年買房,則以新竹市平均需多準備271萬元頭期款最高。
住商機構根據聯徵中心2025年第1季新增房貸資料,彙整七大都會區的平均鑑估值與平均核貸成數,計算出各都會區購屋人平均自備款金額。
統計顯示,台北市購屋者在今年第1季平均需自備約822.1萬元才能買房,位居七大都會區之首,其次則為新竹市與新竹縣,平均自備款亦多達554.9萬、470.9萬元,排名七大都會區的亞軍與季軍。
台北市購屋,晚5年也需多自備127.7萬
另比較5年前同期數據,新竹市購屋人若是晚5年買房,平均得多需承擔271.8萬元的自備款,若是新竹縣買房者則須多自備187.7萬元的頭期款,雙雙名列七大都會區的冠亞軍。
至於本就為全台房市頂點的台北市,購屋人相對5年前,也需多自備127.7萬元的頭期款,為七大都會區的季軍。
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新竹縣市受惠於科技園區產業人口紅利,加上近年來重劃區開發日趨飽和,供給量緊縮,房價節節高升,加上銀行面臨滿水位問題難解,去年底以來持續限貸,令縣市民購屋需準備較重頭期款。
購屋族晚進場,面臨更沉重資金門檻
至於台北市,不僅房價持續上揚,且貸款成數在今年第1季降至七成以下,令市民購屋平均自備款大幅拉升,更讓晚進場的購屋族面臨更沉重的資金門檻。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現今購屋者的難處,不僅是薪資上揚水準跟不上房價,同時也有核貸成數下滑所導致的資金門檻限制。
尤其近期雖說房市交易量極凍有讓房價鬆動之勢,但受限於貸款條件不足,買房者同樣「壓力山大」,建議消費者如覓得心儀物件,除大膽議價之外,亦需準備充足本金,以面待銀行鑑價出爐,才因資金缺口而產生違約風險。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創業史超狂的她 靠高通收購案進帳70億元 身價達千億首登富豪榜
AI/AR 眼鏡變日用品!高盛:陸市場2030飆破10億美元 按讚八台廠受惠
整理包/006208重磅宣布調降費用率 能與0050競爭嗎?一文帶你了解指數化投資的魅力!
整理包/川普對等關稅 你家產品中鏢了嗎?查詢方法、豁免清單、政府支援一次看
整理包/最熱門生成式 AI 大拚場 ChatGPT、Gemini、Grok、DeepSeek 各擅長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