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台灣第一個社區造校運動 P.46

台灣第一個社區造校運動 P.46

去年底,在戰火喧囂的縣市長選戰中,新竹市長蔡仁堅與台中縣長廖永來,分別與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人本基金會)簽下了乙紙教育改革契約書,創下了台灣選舉政見契約化的先例。

雖然兩位地方首長簽下教育政見契約的原始動機,是為了選舉。但是,契約形式的效力已然發生。在人本基金會的協助推動下,新竹市與台中縣的教育生態已開始出現變化,台灣第一個社區造校運動正悄悄在新竹市發生,社區居民一齊參與舊社小學的造校運動;台中縣政府則在十月中下旬舉辦了台灣教育史上最大規模的家長會活動,推廣新制家長會並引進家長的社會資源參與到學校教育。地方的教育改革進展叫人眼睛一亮。

本文:

談起心目中的夢幻小學,在新竹市東園國小任職的何正珍老師,頓時目光炯炯有神、精神亢奮,「每間教室都要有廁所、工作檯、校門口有接送區、社區內有學童的上下學步道、校區下面是停車場、教室的隔間是活動式、走廊大一點可以展覽學生各種作品、白天是小學課程,晚上是社區活動時間……」,除了硬體設備,課程規畫與教職員聘任,社區居民也都有意見與想法,社區義工媽媽提早兩年開始各項訓練,以便一開學就能立即協助學校與老師的教學活動。

這張建校藍圖不僅存在何正珍的腦袋裡,也是新竹市舊社國小學區內居民的期待。這所新建小學預定在八十九學年度開始招生,占地約為二.二公頃,位於新竹市舊社里內。舊社國小的學區包括了舊社里、金竹里、湳雅里、金華里、光華里、金雅里,屬於新竹市北區,由於社區人口急遽膨脹,目前學區內學童就讀的北門國小與載熙國小已達飽和狀態。



如果夢想能實現 願意再生一個小孩

根據當地人的說法,舊社國小校園預定地的徵收過程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才在今年初底定。依照教育部原先計畫,舊社國小的設校進度是今年七月發包興建,明年七月結案,但是在社區發展健全、社區意識強烈的舊社地區,卻無法接受教育部制式的安排,於是,舊社社區發展協會便發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規畫新學校,揭開了台灣第一個社區造校的序幕。

該協會在今年五月出刊的「舊社報」上表示,中央及地方政府要興建新學校,很少顧及地區民眾真實的需求,甚至是由少數決策者在辦公室決定。這次由地方社區居民結合地方社團共同參與新學校的規畫,在台灣是個破天荒的例子。

今年四月下旬,舊社社區發展協會舉辦了一場「湳雅國小築夢公聽會」(事後校名改為舊社),社區居民對於這所小學寄望很高,一位清華大學教授說,「如果一些夢想可以在湳雅國小實現,我願意再生一個小孩就讀這所小學」。許多地方區民都在這場公聽會上表達出對遠景的期待,像是教室內要有電腦可以上網際網路、有植物種植區、每間教室都應有廁所、學校應採複合式經營,結合幼稚園和托兒所,並且成立幼教班等,社區居民一古腦的說出自己的夢想後,也不禁覺得「這個夢胖了一些」。



社區造校 我能你也能

除了公聽會,還有多場演講,於是吸引了許多社區內年輕族群的加入,何正珍就是其一,還有家庭主婦的魯家緯。魯家緯說,只要社區內的媽媽聚在一起,談論現在學校教育制度的弊端、或是交換對新學校的想法,馬上就會吸引一批志同道合者共同參與。為了有個身分推動新學校的設立,他們組成了「舊社國小社區促進會」,何正珍擔任促進會的執行祕書,他們將在十一月八日透過記者會,向全台灣民眾推銷社區造校的想法,何正珍說,舊社在台灣是一個隨處可見的社區,沒有政商名流、只是一個由老、中、青混合的社區,他們期待社區裡更多的居民加入這個行列,同時向社會大眾展現「我們能,你們也能」的信念。

何正珍說,目前台灣教育的這批學生,正是二十年後主導台灣社會以及領導進步的菁英,他們是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孩子,如果我們用二十世紀中期的版本教育他們,這不是很可怕嗎?所以,何正珍和夥伴們藉由參與公共事物領域,給自己也給小孩創造機會與想像。

社區建校的做法如何落實呢?舊社國小社區促進會規畫了許多活動內容,針對社區居民的部分,藉由社區家長讀書會、演講、影片欣賞等活動,讓社區居民參與建校;成立社區媽媽(家長)成長班,了解教育問題與法令、凝聚社區居民對現有教育問題的共識、增進學區居民彼此的熟悉度;參與台灣各地的校園空間,激發居民對舊社國小的想像力與憧憬;建立「種籽師資」的培訓管道,讓有心在舊社國小任教的老師在建校過程中相互認識,也與社區居民的關係更緊密。

以社區小孩為對象的活動,則陸續舉辦了「校園,我的家,親子整建活動」、「親子放天燈」、「畫我校園繪畫比賽」、「公共圖騰的集體創作」、「認識校園、校園尋寶」、「校園模型創作」等,讓社區小孩從一片荒蕪的校園開始接觸,求學而至畢業、甚至步入社會後,再回到學校,仍然可以在校園中找到成長的點滴回憶。



社區內部意見與資源猶待整合

除了活動項目,舊社國小社區促進會還有具體的訴求,主張推翻傳統官派三位成員以兼任性質籌設建校的做法,建議新竹市政府籌組十一位成員的委員會,除了籌備主任、執行祕書與教師代表各一名,還應增加兩名學者專家、一名建築設計師、四名社區代表以及市府代表一名;除前三位委員是支薪的專職人員之外,其餘八名成員則完全是無給職;籌設主任就是日後的校長,必須由社區參與遴選,教師代表則開始規畫課程,這三名專職人員待學校建設完成便留在新校服務。對於無給職的人選,促進會目前已經有了腹案。

新竹市政府也請了規畫宜蘭冬山河的日本象集團,來負責舊社國小的校園規畫案,象集團已派遣人員多次在社區內親身體驗社區空間與居民的想法。為了支持象集團的投入,地方居民還免費提供位於精華地段的房舍,供象集團辦公使用。

目前舊社國小社區促進會正積極遊說新竹市府改選學校籌設委員會,經由介入籌設委員會,希望將社區居民的夢想付諸實現。社區居民對於社區造校的共識雖說一致,但因為學區包含了六個里,實際運作時仍處處可見地方各種勢力的角力,校名從湳雅到舊社就是一例;老、中、青混合的社區,老人家的意見就跟年輕人很不一樣,單是地方內部意見的統整就是大工程。

台大數學系教授黃武雄非常肯定舊社造校運動,他表示,舊社國小的造校運動,是台灣開始出現社區主義的雛形,從人事、課程到校園規畫,都由社區人事與學校教師共同討論、共同設計,並共同完成與實踐。雖然著手創建的只是一校一地,卻是台灣教育史上的大事,也是台灣重建的起點。黃武雄說,舊社國小的造校運動,呈現了「由下而上」的教育改革新方向。這些自稱「教改傻瓜」的夢想者,在推動社區造校的同時,正悄悄的改寫台灣的教育史、社區造校、甚至社區辦校,這類由下而上的社區主義,藉由舊社經驗,可望成為台灣中小學教改的新趨勢。

由於舊社國小社區造校的運動逐漸成形,不論是新竹市政府或是教育改革委員會均樂觀其成,新竹市長蔡仁堅的特別助理李其然說,為了辦好舊社國小,如果兩年時間過於緊迫,也可以延後一年再招生,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也將提供資源,一起協助居民打造一座屬於社區的理想小學。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台灣第一所社區小學吧!

延伸閱讀

「當初覺得付房租浪費才買房,結果租房反而更便宜...」一例子看懂:窮忙族的理財盲點

2020-11-09

租房大哉問:房東沒通知我就開門進租屋處,身為租客我可以以「侵害隱私權」要賠償嗎?

2022-12-23

從覺得租房一輩子也比買房便宜,到成為包租婆名下擁4房:26歲買房是我創造被動收入做的第1件正確事

2023-12-14

一家人住了20年的房子被房東收回,我們才知道原來租屋市場這麼夯...30歲的租房經驗讓我體會人情冷暖

2023-12-06

付了5千塊定金給房東,想反悔不租,錢可以拿回來嗎?律師真心話:租房子一定要懂的自保守則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