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還有什麼企業不會倒?P.14

還有什麼企業不會倒?P.14

眼見著兇猛的虎年就要過去,但是老天似乎不給台灣企業一個喘息的機會,就連在老虎最後甩尾的幾天,都還有許多企業跳票倒閉,今年的年關,真是鬼門關!


好壞不分,是台灣經濟不斷惡化最關鍵的因素。像劉炳偉、吳祚欽、侯西峰這類喜歡買賣股票、需要大筆資金維持政治勢力的,只要股票下跌、銀行抽銀根就應聲而倒;但是有許多老闆不做股票,本業沒有不當擴充的公司,銀行一樣拚命收錢以求自保。結果,壞的企業倒了,好的公司也搖搖欲墜,這是台灣目前經濟風暴的根源所在。

要舉這樣的例子隨手可得,但是說了又怕引起這些企業更大的困難,就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吧!例如某家生產化纖產品的紡織大廠,過去老闆操作股票聲名狼藉,但是最近幾年來換人經營,公司專注本業,產品品質甚佳,也沒有大幅不當擴充投資,公司自有資本率有四五%,堪稱財務健全,只是化纖產品近來行情實在太壞,五年來首度出現虧損。

這家公司雖然在去年多次風暴當中安然度過,可惜的是,銀行並沒有因此就放心,仍然不斷收縮對這家企業的放款,不少外商銀行就要求在農曆年前回收一半、甚至全額的貸款,逼得這家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只能四處籌錢。為了償還銀行的貸款,把部分上游供應商的票款延期支付,造成整個供銷體系連鎖性的財務緊縮壓力,過年之前會不會有廠商因此倒閉,沒人知道。

還有不少資產雄厚、現金充裕的企業,現在都已經是「無負債經營」,只是他們不是主動規畫,而是被銀行逼得不得不清償所有貸款,「被迫」採取無負債經營。

銀行不斷抽縮企業的銀根,許多人會指著銀行的鼻子大罵「當鋪心態」,但是,我們倒認為,政府政策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引發銀行對政府的信心危機,一切只想自保求存,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面對這麼困難的環境,所有人都要求政府「拿出辦法來」,令人惋惜的是,號稱財經專家的蕭萬長內閣,卻從一開始就錯估情勢,雖然不斷拿出所謂的「振興方案」,但是仔細研究這些方案,卻都是扭曲市場機能、圖利經營不善的問題企業、只想拉抬股市、對於健全經濟結構沒有好處的短視方案。

蕭萬長內閣最大的錯誤,是誤以為只要把「股價」救起來,台灣的問題就都解決了,這犯了最基本的經濟常識錯誤。因為台灣這次的問題,是房地產與股票炒作,引發金融體系的結構性問題,這剛好又碰上亞洲金融風暴,傳統產業出口市場突然萎縮,傳統產業、房地產同步惡化,背後支持的銀行體系受傷慘重,只剩下電子廠商獨撐大局,台灣經濟四隻大腳去了三隻,經濟實力當然受損。

過去半年多以來,我們只看到認真執行上級命令的財政部長邱正雄,像無頭蒼蠅一般,不斷想要拉抬股價,這正如同一個摔斷腿的籃球國手去找醫生,結果醫生不開刀把斷掉的骨頭接起來,反而草率地找來一副外表華麗的支架,搭上之後就要這年輕人再上場衝刺,結果,籃球國手不僅沒能力灌藍得分,而且還把另外一隻健康的腿給跑出病來。

要拯救台灣經濟,不能夠妄求特效藥,首先,必須承認台灣經濟結構出了問題,才能夠做出正確的「振興方案」;其次,最重要的觀念就是要「分清好壞」,那些政商關係糾葛不清、炒作股票牟利、對於人民就業、經濟生產毫無貢獻的投機政商名人,該倒就讓他倒;第三,更要趕緊修訂「企業購併」的相關法令,讓好公司在專業、自主意願之下,能夠有機會快速地購併出問題的企業。

美國經濟在九○年代初期也曾經是千瘡百孔,但是靠著企業購併與瘦身減肥,培養出高效率的經營團隊,造就了道瓊指數萬點行情的榮景。台灣其實正是陷入企業經營效率低落、資源大量被政治力量誤用的泥沼當中,只有面對現實,才有重新恢復活力的機會。

如果蕭萬長還妄想靠著拉抬股價來解決問題,再過幾個月,恐怕人們見面的口頭禪將不是「哪家企業又倒了!」而是「哪家企業不會倒?」到了那個時候,台灣「菲律賓化」才真是指日可待呢!

延伸閱讀

00878、00922換股,前10大成分股全曝光!為何理財達人說:不知怎麼挑市值型ETF「就挑貴的」

2024-06-03

名醫擁91房當「超級包租公」竟逃漏稅!5戶以上囤房大戶逾半要補稅…分割小坪數避稅政府怎麼抓?

2023-06-15

假如黃仁勳在台灣長大?「頂多郭台銘等級」...造就AI教父9大關鍵,他喊話:移居國外失敗例子更多

2024-06-06

0056、00878、00919…這檔ETF「息利雙收」!存股達人點3大優勢:一次就領20萬股息

2024-06-04

黃仁勳為女粉絲簽「3兆胸」 紳士手畫面瘋傳美國人超驚訝!這位科技大老被點名:沒人會為他「挺胸而出」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