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台銀、華銀合併 玩真的!P.18

台銀、華銀合併 玩真的!P.18

台灣銀行業合併,過去被認為是幾乎不可能的事,但是,金融風波結束後,政府高層深刻體認到,台灣的銀行真的太小了,躲過這次金融風暴,不一定躲得過更劇烈的下一波。


不過,推動銀行合併最積極的不是銀行本身,也不是主管機關財政部,而是李登輝總統。李登輝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私下和企業界好友,頻頻提到國內的銀行應該要合併的看法,而且,更曾經私下點旗下有三家金融機構的國內某大企業集團,應該要合併,總統如此心急,開始點起鴛鴦譜,財政部也跟著急了起來,行政院長蕭萬長更直接在院會裡表示,公營銀行應該要率先合併,作為其他銀行合併的模範。(請見第三十二頁邱正雄專訪)


華銀挾合併題材上漲

於是,財政部開始起草「金融業合併法」,作為銀行合併的法源,也開始研究應該如何「撮合」第一宗合併姻緣,如何選對象才是「門當戶對」,皆大歡喜的安排。結果,財政部長邱正雄說,年底前要推動銀行合併,最短的時間之內,一定要有銀行合併。財政部長陳在立法委員質詢時,脫口而出表示,以學理上來說,台灣銀行、華南銀行合併的困難度最低,一時之間,台銀、華銀的合併版本,在金融界引起熱烈討論。最敏感的股票市場,也呼應合併題材,股價原本落後一銀的華銀,受到這個「利多」消息的激勵,股價立刻超過一銀,在三商銀中一枝獨秀。

反對三商銀合併的華銀董事長簡弘道,原本也對台銀、華銀合併不抱期待。簡弘道曾經針對台銀、華銀合併指出:「新郎」還沒有準備好,「新娘」如何能嫁?不過,沒有幾天,簡弘道也改口說,台銀、華銀合併是「一加一等於三」。華銀總經理許德南也說,如果股東同意,政府政策主導,華銀樂觀其成,華銀更在最近派人前往韓國, 考察銀行合併之後電腦相容問題, 因為,台銀的電腦系統是Unisys,華銀則是 IBM。

種種政府到銀行本身、到股市的反應,都對台銀合併華銀「樂見其成」,顯然陳●「學理上的判斷」,經得起「實務界」的考驗。
台銀、華銀合併真的是大利多嗎?合併大業又會踫到什麼技術上的問題,又要如何克服?如果台銀真的和華銀合併,會不會帶動其他銀行的合併風潮?合併真的能提高國內銀行的國際競爭力嗎?

財政部長邱正雄很明確的指出,台灣的銀行合併的三個要件是:一、前一百大,二、體質好,三、有能力合併問題銀行。依照這三個要件來看,具備合併別人、或者是被合併的銀行,必須是好的銀行,否則根本無法達到國際標準。所以,台灣目前最大的銀行──台銀,成為合併別家銀行的準新郎,接下來,誰才是能夠和新郎匹配的準新娘呢?



逾放最高的彰銀曾是合併的候選人


陳●點名華銀是有道理的,因為台銀是華銀持股三五%的最大股東,華銀另外一個公股股東是持股三%的財政部。華銀的股權比較集中、單純,如果兩家合併,技術上的問題比較少,當然台銀也可以和一銀合併,不過一銀的股東結構比較複雜,財政部、合作金庫、台灣銀行都是股東,較華銀複雜。

據說,原本財政部有意撮合的對象是台銀、彰銀,主要是因為彰銀逾放比一直居高不下,為了盡速解決彰銀資產品質惡化的情況,財政部本來認為如果彰銀合併到台銀,彰銀的高逾放立刻能夠消弭於無形。不過,邱正雄認為,合併後的銀行必須能夠照顧其他體質差的銀行。台銀吃下彰銀的高額逾放之後,恐怕會自顧不暇,很快的,彰銀被合併的方案摒除在外。

當然,也有人提到台銀、土銀、合庫三家合併的方案,因為這三家都是公營銀行,只要財政部一聲令下,就變成一家銀行了。不過,土銀、合庫都是專業銀行,向來負有政策使命,合併起來,雖然達到「大」的目的,但是,離國際化、現代化還有一段路,並不是財政部心目中理想的合併拍檔。


台銀「資產重估」有增加二千五百億元的空間!

台銀如果和華銀合併成功,以 The Banker(銀行家雜誌)去年七月的排名來看, The Banker 採用「第一類資本」作為排名條件,也就是銀行的普通股、資本公積法定盈餘公積等項目合計,台銀、華銀合併起來的資本是四十七億美元,將能夠擠進第八十二大銀行,如果是用總資產排名,兩家銀行合併資產是八七○億元,排名第九十五名,達成邱正雄前一百大銀行的
標準。

不過,由於台銀目前尚未公司化,所有的資產也未重估過,因此,台銀所公布的資產,尤其是房地產部分,是被低估的。台銀主管私下估計,台銀的房地產市價至少價值三千億元,不過,在報表上顯示出來的才五百億元而已。

因此,如果以三千億元來重估台銀的資產,台銀的總資產至少應該要增加七十多億美元,排名也會往前進好幾名。
接下來的問題是,台銀、華銀合併,華銀已經民營化,不可能再把所有已經辦理退休的員工,再恢復成公務員身分,併到台銀裡面。因此,比較可能的規畫是,台銀先公司組織、民營化,再和華銀合併。


「台銀上市條款」將特別量身定做


台銀要民營化最快速的辦法是上市,一次將股份釋出到五成以下;而且,由於台銀是公營銀行,公營銀行申請上市,免五年輔導期。證管會還曾經為中油申請上市,八十七年為中油量身定做「中油條款」,所謂中油條款,是指公營事業公開發行之後,只需要看一年會計師簽證的財務報表,前一年可以採用審計機關的報表,在中油之前申請上市的公營機關,都必須繳交兩年經會計師簽證的報表。

當然,台銀如果要比照中油只交一年會計師簽證的財務報表,那上市的時間勢必要延後,如果財政部急著在一、兩年做出業績,不排除台銀可以時間緊急,連會計師簽證的財務報表都不必,直接以審計機關的報表申請上市就可以了。以台銀的體質、獲利能力來看,要通過上市關卡,根本不是問題。

不過,比較恐怖的是,台銀資本額高達三百二十億元,今年還要增資到四百多億元,一口氣要賣掉兩百億資本,資金的排擠效果、承銷等問題,都不是一般上市公司能夠相提並論。一位不願意具名的銀行總經理說,台銀如果釋股,一定會熱賣,因為台銀僅次於台糖,是台灣最大地主,全省遍布未開發的房地產,增值的潛力十分可觀,買到一張台銀股票,就好像手裡握著一張一定會漲的土地權證一樣,買了就等著增值效益顯現,這就是台銀合併華銀的消息一出來,華銀股價立刻水漲船高一樣。

接著,只要台銀順利民營化(財政部規畫台銀、土銀、合庫三年內民營化),掛牌上市,和華銀合併就是輕而易舉的事,只要計算出兩家銀行的換股比率,再敲定一個良辰吉日,華銀下市,華銀的股票全部變成台銀的股票,合併大業就完成了,就好像花旗銀行和旅行家集團合併一樣,只是在證券市場股權轉換而已。


銀行合併和民營化一樣 做不做而已

這樣,兩家大銀行就合併成台灣第一大銀行,看起來很容易,只是要不要做而已。一位曾經參與三商銀民營化的主管說,銀行要合併看起來很難,就好像當初三商銀要民營化,喊了三、四十年,要做也是一夕之間就成形,而且,實際執行的時候,也比預訂的時間表早了一年,只要想做、要做,指派一組人馬專門負責這件事,就水到渠成了。

台銀、華銀合併阻力小的一個原因是,台銀擅長在公教貸款,華銀在工商企業貸款方面較有心得,兩家銀行業務重疊的部分不大,合併起來較能收相輔相成的效果。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台銀、華銀很多分行都設在附近,將來合併之後,一定要合成一家,以免資源浪費,分行要裁撤,員工會面臨失業問題,會成為合併的阻力。

一位總經理說,日本第一勸業銀行合併之後,兩家文化融合經過十年才完成,因此,如果台銀、華銀合併,也不必急著在短期間硬把兩家銀行合成一家,可以分階段,一步一步融合,以分行為例,初期仍然分別由兩家分行負責其專長的業務,中小企業還是找華銀的分行、公教貸款還是找台銀的分行,一段時間以後,再慢慢把兩家分行合成一家,必須是循序漸進。

至於員工的反應,退休金全部「寄放在股市」的華銀很直接的說,只要股票能夠解套就好了,最近華銀股票漲了一點,讓華銀的員工合併的信心增強不少,至於台銀,倒是對民營化比較關切,大家觀望的心態濃厚。

其他銀行,像最近幾年業績表現突出的一銀,本來以為已經遠遠把彰銀、華銀這兩家數十年來的大對手拋到後面,沒有想到華銀一下子規畫要和台銀合併,讓一銀有點措手不及,將來這兩家銀行合併之後,變成最大銀行,一銀要趕也趕不過去,一些比較有遠見的員工,希望一銀也能搭上台灣這股銀行合併的趨勢,是否因此又促成另一個合併案,肯定有好戲可瞧呢!

延伸閱讀

寶林茶室案有新進度!是人為下毒?北市警局長曝重大發現「應該會破案」…偵查「相關嫌疑人」

2024-04-18

寶林4人搶命已1人腦病變…理賠有譜:遠百保單cover數億元!9天91筆消費曝光「3症狀快就醫」

2024-03-29

天選之人?糞便驗出邦克列酸人沒事,寶林茶室廚師遭疑「傷寒瑪麗」翻版...毒物權威分析情況

2024-04-07

寶林禍首「米酵菌酸」謎團解開最大功臣是它!1瓶要3.8萬、彰基為何有全台唯一標準品?過程全還原

2024-03-29

寶林中毒案/緯創集團旗下工程師急救中!他孝順顧家是經濟支柱、公司動員募捐集氣…5重症已2人需換肝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