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胡洪九總是讓人跌破眼鏡 P.30

胡洪九總是讓人跌破眼鏡 P.30

日前,胡洪九從太電公司退休,但是,他並沒有閒下來,又飛往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因為,茂矽集團正處於關鍵的轉捩點,還有很多的事情等著他去推動。        

胡洪九加入太電已近二十年,受到董事長仝玉潔、總經理孫道存的重用,從總經理祕書,一路升到財務長、執行副總經理、常務董事等高階職位,在過去家族企業濃厚的太電公司中,是具相當影響力的專業經理人。九月一日胡洪九年屆六十,達到法定退休的年齡,太電同意「放人」,讓胡洪九離開太電,專心照顧茂矽、茂德兩家上市、上櫃公司。 

八月三十日,茂德召開現金增資詢價圈購法人說明會,預計要募集六十五億元的資金,擴充未來的產能設備,由於 DRAM 價格甫從谷底回升,會場中出現數百位關心產業前景的法人,對茂德及競爭同業有相當多的疑問,胡洪九帶著茂德總經理陳民良,執行副總經理侯家翰等主要幹部,一一回答法人的問題。     


發行一億股 GDR  集資三十億元

五日,他又和茂矽副總經理梁明成、茂德總經理陳民良等主管飛往新加坡及香港,為茂矽募集一億股海外存託憑證( GDR )舉辦說明會( Road Show ),這個增資計畫預計募進三十億元左右,為茂矽下一步擴充做準備,據主辦承銷商野村證券初步的統計,原來計畫再到歐、美舉辦的說明會可能會取消,因為,「新加坡及香港兩地投資人反應熱烈,預訂額度已達到目標,歐、美兩個地區可能不必去了!」                           

緊接著,十日他再趕赴日本,代表茂矽與日商夏普公司簽訂代工合約,這個已祕密進行約一年的計畫,將敲定兩家公司在半導體設計及製造上的長期合作關係,對於積極轉型的茂矽六吋廠來說,這項合約也讓 DRAM 廠轉型至晶圓代工廠成為可能。    

過去三年 DRAM 產業經歷有史以來最慘烈的變局,茂矽集團下的公司也出現巨幅虧損,但是,在這慘淡的三年中,許多大廠面臨撤退或被合併,茂矽集團卻悄悄布好全局、擺好架式,準備要在這一波浪頭掀起時,搶一個競爭的架構。


茂矽已有多角化 IC 集團架構

這三年內,茂矽集團做了什麼事?從橫軸面來看,茂矽集團已擴充到擁有茂矽、茂德、南茂、勤茂四家公司,領域從 IC 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到通路的上下游體系,產品則橫跨 DRAM 及非 DRAM,並且推動茂矽、茂德分別上市、上櫃。

若從晶圓廠的縱線觀察,茂矽也擁有四吋廠(位於香港)、六吋廠及八吋廠的經驗,其中四吋廠主要是為摩托羅拉代工,六吋廠未來也將替夏普及多家大型 IDM廠代工生產,八吋則以生產 DRAM 為主,至於十二吋廠也在規畫中,其中茂德確定在二○○二年開始量產,至於茂矽在加拿大規畫的十二吋廠,時間將比茂德的新廠稍晚。          

產業競賽中最關鍵的人才,茂矽集團也已充分掌握,具有專才的主管已一一就位。例如,中央實驗室的技術研發工作由段行迪負責,與策略夥伴進行的技術開發及業務開展由司徒汝奐擔綱,行政及財務工作由陳文藝負責,這三位執行副總去均在產業界多年,前兩位是被合併前的華智公司副總經理,後者則曾任華旭電子副總經理。

在六吋及八吋晶圓廠部分,則分別劃歸梁明成及陳民良,兩人分別任職過德碁及美國貝爾實驗室,至於投資業務部分則由張東隆負責,南茂及勤茂等下游封裝測試及通路部分,由過去負責茂矽後段製程的鄭世杰出掌,整個集團的高階主管均已到位,人事布局已經完成。

至於在國際間的聯盟夥伴部分,從早期茂矽華智合併時代與日商沖電氣的結盟,到後來茂德獲得西門子技術支援,以及在晶圓代工部分與摩托羅拉、夏普建立緊密關係,加上最近幾年茂矽在美國收購數十家 IC 設計公司,茂矽集團內部充滿了橫跨美、日、歐等大廠的國際色彩,整個集團也因不斷增加的結盟夥伴而獲得更多的養分。   


茂矽一度岌岌可危 

這一連串的布局,胡洪九是主要的推手。很多熟悉茂矽發展的業界人士說,當初茂矽華智進行合併時,面臨董事長出走、人才流失、減資等風暴,岌岌可危的茂矽,沒有人看好它的未來,當時,被推出來接掌董事長的胡洪九,半導體業對他相當陌生,也沒有抱太多的期望。                    

這種懷疑是有些道理的。因為,放眼望去,國內眾多半導體公司中,那家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不是浸淫產業二、三十載的科技菁英,誰會對公職出身及以財務背景為主的胡洪九寄予厚望? 

不過,胡洪九確實讓很多人跌破眼鏡。從一九九二年接掌茂矽董事長兼總經理後,茂矽每個改革、策略及投資,都有胡洪九在推動,而且,在每次的關鍵時刻,由於胡洪九能夠整合不同意見,並堅持方向及原則,因此讓茂矽的決策更為順暢。                           

茂矽幾次關鍵的決策,例如當初決定興建六吋或八吋廠,以及是否要和西門子合作,最近茂矽六吋廠轉型等,都曾經引發內部不同的爭端,也形成經營階層緊張的關係。一位茂矽主管說,「儘管胡洪九不是半導體專業出身,但在策略思考及專業管理上有過人之處,反倒對技術人才組成的茂矽帶來相當大的助益,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對茂矽的貢獻相當大」。           

胡洪九出身公職,分別任職過國科會及經合會。他說,國科會的工作讓他學習用制度管理各種計畫,經合會時代,則讓他有機會多次赴日、韓考察高科技業,兩個工作均對後來到民營機構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也因為這種專業管理的能力,他能夠在太電公司從總經理祕書一路幹到執行董事,並且將茂矽、茂德集團的規模不斷擴大。  

段行迪、司徒汝奐、梁明成、蘇崇文組成堅強團隊

也因為這種尊重專業的特質,茂矽集團的主要幹部並沒有太多流失,也能夠吸收到同業人才的加入。例如負責技術研發工作的段行迪,早年是華智的研發副總,在 DRAM 產品的開發上已累積二十餘年經驗,至於司徒汝奐也是華智時代的副總經理, 近來兩個人主導成立茂矽集團的中央實驗室外, 並已在美國收購數十家IC 設計公司,對茂矽在半導體的技術領域貢獻不少。      

至於六吋晶圓廠則劃歸梁明成。由於去年及前年 DRAM 價格大幅滑落,茂矽六吋廠生產 DRAM 已不符合效益,因此積極朝向晶圓代工轉型,但這項工作吃力不討好,轉型期間又有很多意見,期間也走了一些人才,從德碁轉檯到茂矽的梁明成,成為這項計畫的領導人。在經過一年以上的調整及試產工作後,茂矽最近已定與夏普的代工合作協議,範圍則擴及到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領域,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茂矽六吋廠也是一個少見轉型成功的案例。 

有趣的是,目前擔任日商夏普在台灣的總經理蘇崇文,十年前是德碁創立時的副總經理,在當時生產線中的蝕刻、顯影、擴散、薄膜等四個部門中,梁明成是顯影模組部門的經理,兩人有相當長的同事情誼,茂矽六吋廠能夠順利與夏普締結聯盟,老同事的情誼也在這個結盟案中發揮了一些作用。

至於原來負責茂矽前段生產的副總張東隆,目前則負責投資業務,其中包括國內最早宣布的十二吋廠計畫,近來張東隆頻頻往北美等地進行考察,成了出國次數最頻繁的空中飛人。另外,在南茂及勤茂等下游的封裝測試及通路部分,由過去負責茂矽後段製程的鄭世杰出掌。


陳民良是茂德的靈魂人物

近來表現傑出的茂德科技,總經理陳民良則是公司的靈魂人物。出身屏東鄉下的陳民良,早在八十一年就加入茂矽,從晶圓廠專案部門民生產品開發處長做起,後來升任茂矽技術發展部門副總經理,在茂德前任總經理蔡南雄離職後,他便臨危受命接下這個職位。由於陳民良與茂矽關係至為密切,在茂矽有影響力,又獲得胡洪九的充分信任及授權,因此在茂德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另外,茂德執行副總經理侯家翰,原來在德國西門子擔任研發處長,目前為副總中的第一把交椅,任務則是派駐到茂德總經理室中,負責西門子所提供的營運諮詢。茂德從上櫃以來舉辦多次的法人說明會,雖然滿場講的都是侯家翰聽不懂的中文,但是他仍然每次都會參加,而且每次都透過同步翻譯,了解每個人的問題及主管的回答。

負責茂德晶圓廠營運的梅倫,若聽他口中操著流利的英文說話時,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很像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其實他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畢業於成大電機,赴美取得伊利諾大學材料博士學位,早年在茂矽及華智合併時,曾經擔任茂矽的總工程師, 後來他赴美商 Readrite 公司擔任晶圓廠處長,Readrite 是以生產磁碟機等零組件為主的公司,市值達三億美元,在半導體業也小有名氣。           茂德生產效益超過德國總廠

若論績效, 西門子在全球有三個生產據點,其中母廠位於德國的 Dresden 廠,另外兩個子廠分

延伸閱讀

勞工們注意!勞保、勞退外滿足2條件再領「第3筆退休金」最高6萬 資格條件、金額計算一次看

2024-06-05

17所「黃仁勳大學」放榜,中正、政大2頂大為何變遺珠?這大學被老黃點到,不少人卻喊可能先倒

2024-06-03

國中會考落點怎麼抓?進建中、北一女、成功、松山高中要幾分?校長教戰選填前5志願3大要素

2024-05-20

晴空匯急徵搬家工人!時薪600領現但須「穿雨鞋、戴N95爬20樓」 特殊應徵條件原因曝光

2024-06-06

亞泥(1102)無預警停牌,外媒猜這動作!股價短線修正1成、40元能守住?開記者會曝原因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