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從震災看報業經營與反應機制 P.50

從震災看報業經營與反應機制 P.50

蒯亮

傳產

1999-10-21 00:01

傳統的新聞學有一條規律,即報業專業制勝的法則是「最早印出最晚發生的新聞」。用這條規律來檢驗台灣當代的報紙,只有《聯合報》、《中國時報》、《台灣日報》三家報紙,當天凌晨徹夜信守專業的精神,不計代價為讀者及時善盡知的責任,改版報導世紀災難集集大地震的新聞。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的時間, 為凌晨一點四十七分,正好是各報截稿( Deadline)後降版即將或剛已開印的時刻。從報業的組織作業流程,也正好是編輯部交卸給印務部,正準備銜接發行部門接棒的分際,放眼望去市面流通的數十份品牌的報紙,竟然只有前述三報禁得起考驗,值得進一步探究。

此次大地震新聞報導之反應, 中視等四台無線電視及 TVBS、東森等主流衛星暨有線電視,無不傾其資源全力應戰,儘管供電系統吃緊,用戶仍聚眾觀賞,電視全程報導逾一百小時,堪稱台灣電視新聞史上的盛事;就各報業在台創刊復刊史而言,也是僅見的唯一巨變災難,無論讀者、觀眾、聽眾等閱聽人,宜藉此次世紀性的台灣災難,檢視自我對媒體的定位是否須重新調整,存疑過去所選擇的報紙忠誠度標準,還停留在媚俗自誇第一的假象之上?


《聯合報》系統合戰力高

總體而言,《聯合報》此次大地震新聞反應機制表現,發揮高度專業統合新速完整的特性。據知,《聯合報》當晚由總編輯項國寧全程參與調度,賴清松執行副總、兼地方組張昆山副總及採訪中心主任羅國俊等各主管通力合作,配合機動性高的攝影組記者吳景騰的一版傳神照片,真可謂圖文並茂,涵蓋遍及一、三版質量均優。九二一見報的《聯合報》是換了三個版次,最後也把連戰前天參展的一版二題新聞全壓掉,一夜連換三版次,將整個編採印作業弄得馬仰人翻,確實開創台灣報業挖改版的紀錄。

非僅如此,《聯合晚報》總編輯楊仁烽素有虎將慓悍作風,半夜驚醒見機不可失,從地震醒起,與各一級主管連夜耳提面命,與《聯合報》另線同步即時配套,將原本晨八時的編前會議提前到七時開會,先回收半夜後早報的漏網新聞,並暨有的震情預判災禍的重心,大膽地將原先中午十二時四十分截稿,大幅超前到十一時收班,使得出報時間在十一時十五分就上市。

楊仁烽總編輯並協調聯晚總經理張漢昇加印零售報量一倍。在下午三時都會區再趕印二次版,增修死傷人數與草嶺活埋三十人的四版頭條消息,在短短三數小時,各零售點鋪貨全銷售一空,這種「搶快」也「搶量」的行銷策略,只有在十多年前的自立晚報全盛時期一度出現過。


《台灣日報》可圈可點

剛復刊接手三年北遷的《台灣日報》,在新東家顏文閂重整旗鼓下,確有可觀之處。集集大地震《台日》當晚已降版,總編輯劉志聰與編輯主任王永志才剛下樓未久,突然走路不穩天搖地晃,警覺大地震災難臨頭,急忙趕返報社,但總機已壞,只有用手機與專線電話召回重要採訪人員與值班幹部葉和祥、莊豐嘉分頭查訪,一方面緊急通知停印報待命挖版。

《台灣日報》九二一當天除了一版反白橫題搭配新莊災情照片外,還在二版頭條及三版補稿半版,兼顧各地與財經、警消救災及政府對應完整性,一直忙到清晨近六時,其間並配合林口廠、台中廠改版於清晨如期出報,在外傳台塑資方進駐、高級專員查帳與精簡人力前提環境下,轉型中的《台日》編採人員專業自主性,頗令人印象深刻。

據了解,《台日》當天出報各大零售點批報量均增加至三、五十份,在該報今年四月推出試閱五元的低價策略下,所有五大超商攤架均販售一空,使得社內士氣為之大振。


《中時》臨門一腳值班副總建奇功

《中國時報》當夜值班副總編輯余健洲留守編輯部,地震發生後即依總編輯陳國祥平日建立的重大新聞改版制度實施調度,將一版直排標題搭配災害照片補上。在照片表現方面,《中時》的補換機制此次略較延遲,致不若《聯合報》在一、三版共有五張照片之多,內文的量因較缺地方震災回報稿源,與《聯合報》相較亦呈不足。

據了解,《中國時報》發行人余建新已嘉勉值班余副總的表現,對第二天《中時》地方記者全力投入採訪,至表肯定。

至於《中時晚報》,九二一當天如常出報,黃清龍總編輯率陳琴富執行副總編策畫,一連十二個版面,氣勢上與聯晚勢均力敵,不過在爭取出報時效上似吃了個大虧,讓聯晚占盡先機。


《自由時報》大意失荊州未報災情

另以連續多季「閱報率」冠軍自居的《自由時報》,此次地震災情卻隻字未提,外界的反應認為該報正沉醉於冠軍的迷思,像這種偌大的國際級事件,該報對應有的新聞專業的漠視與「鈍化」則是前所未見。

據表示,《自由時報》自六月一日英文《台北時報》創刊後,印報流程拉長,又為配合該報的特有發行路線搭配車次時程,使《自由時報》印報提前,產生對集集震災的漏失新聞。雖然到了二十一日下午,自由以小量出報的方式報導震災消息,但是為時已晚;訂戶收到二次版時已是下午三、四點,甚至比晚報還晚。


《中央日報》及公營報紙全軍覆沒

國民黨正進行改造的《中央日報》、《中華日報》及政府經營的《台灣新生報》、《新聞報》等,在此次災情當天也未著墨,台灣公營與黨營報紙早已流失社菁英與中產階層讀者群, 剩餘的只是債務與年年赤字預算, 任由納稅義務人(Taxpayer )與全體國民黨員承擔。 當然各該報都有其階段性歷史貢獻與風光的歲月,趁此次震災痛定思痛,各該報反應機制失真,似應在無情的新聞學理洗禮下,像瓦礫堆隨風而逝。而《聯合》、《中時》、《台日》三報宜日新又新,祝禱再創願景。

延伸閱讀

經濟沉睡30年 日本再度站上全球舞台 美日結盟!日本製鐵重金併購美國鋼鐵

2023-12-27

謝金河:最值得投資的日本企業

2020-01-08

美國、歐盟找上台灣,全因民主價值制度受肯定!顏慶章:志同道合、經濟結盟就是台灣的機會

2022-07-01

做錯一個選擇,就丟了產業龍頭寶座!從麒麟、朝日啤酒的商戰,學常勝者的策略

2018-07-30

雇用改革》勞動生產力排在後段班 日本央行急獻策 「職務型雇用」打破終身制 日本企業經營新神器!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