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學童災後心理復健 亟須專業人才庫 P.123

學童災後心理復健 亟須專業人才庫 P.123

埔里鎮一名四歲的女童幼幼,個性本來很開朗,地震後開始變得不太愛講話,且很黏媽媽,睡覺時一定握著媽媽的手,連吃飯都吵著要媽媽餵,只要媽媽一走開她的視線,她就會嘟起小嘴,生起悶氣,責怪媽媽不關心她。

草屯鎮上的小茹,災後被爸爸送回去幼稚園念書,每次一到幼稚園前就裹足不前,急著跑回車上找爸爸,深怕放學後爸爸不會來接她回家,過了三、四天後,才終於放心地放開爸爸的手,回到幼稚園和同班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台中縣大里市,不到兩歲的珠珠,每次被媽媽抱回家裡面休息,就開始大聲哭鬧,一直到回到災民收容所的帳棚裡睡覺,才會破涕而笑,安心入眠。


學校復學 老師處理學生心理復建

家住中寮鄉,國小四年級的敏中,在震災中親眼目睹父親悲慘的死狀之後,變得沈默寡言,晚上則是惡夢連連。被親戚送到台北寄讀的第一天,在教室門口徘徊不已,害怕地震如果再來,教室會倒下來逃不出來。

災後已兩個多星期,災區各級學校先後復學,學校老師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處理班上同學心理復健的問題。

迦樂醫院精神科醫師顏永杰指出,小孩子的心理復健問題往往比大人來得複雜因為遇到災難時,一般的兒童並不像大人一樣容易感到驚慌,也比較不善於表達自己不舒服、難過等負面情緒,甚至會在表面上呈現一種對災難麻木的現象,父母親很難用大人的經驗來判斷小孩的心理反應。

例如,台中王朝的張景閎小朋友在獲救之後,一直被媒體稱道很安靜、沈著不哭鬧,但從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是否可能張景閎小弟弟把遇難的恐懼和悲傷壓抑下來。

顏永杰表示,小朋友心理受創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約可分為兩種:一是對外發洩,以憤怒、反抗父母等為主,另一則是往內發洩,變得沈默不語,表面上變乖了,事實上可能是因為將災變的責任往自己身上纜,而演變成退縮、自責、內向的性格。

根據國外的研究文獻報告,在遭逢重大災難、家庭變故或意外受傷後,十五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出現心理障礙的危險性遠高於成年人,若這些心理障礙未能即時受到妥善的治療,成年後很容易導致包括刻意不服從社會規範、冷酷無情、孤僻、不善表達情緒、自怨自艾、自責、性格退縮或對社會充滿敵意等根本性的人格偏差,不僅個人生活受挫,也會造成潛在的社會問題。

一九八九年澳洲大地震後,澳洲政府出資邀請相關醫療與學術團體,針對三千名受災民眾進行為期兩年的心理狀態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有百分之二十的受災民眾,在災後兩年,仍出現中、重度的心理障礙,無法與一般人一樣過正常的生活,也難以適應勞動現場的要求。若以同樣的比例來計算,此次集集大震受災居民及學童長期的心理復健,將是一大工程。

現任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的台大心理系教授黃榮村表示,災後學童心理復建的第一工作是訴說和傾聽。一般人即使沒有心理諮商、治療的專業能力,但若能引導受災學童說出災難現場的狀況和逃難的經過,幫助他們回憶並面對當時驚恐、悲傷的心理狀態,有助於學童的情緒發洩,也可讓小朋友感到有人在關心他、在意他。


透過分享 學童跳脫孤獨感

就團體心理治療的觀點,讓有相同受災經驗的學童彼此分享心裡的感覺,對於情緒的紓解助益更大,在分享的過程中,學童比較容易跳脫「沒有人了解我」的孤獨感覺和自憐的心態,也會從同儕的支持中得到心理的安慰。而由於兒童比較不善於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感受,在治療上,比較適合採取團體遊戲、音樂、繪畫等較直觀的方式,讓學童發抒情緒。

不過,由於中小學的輔導諮商系統普遍資源不足,如何訓練基層教師的專業輔導、諮商能力,以面對災後學童的心理復健工作,已成當務之急。目前,台大、輔大、中原等大學心理系師生已組成九二一災後心理復健小組,結合各大醫院精神科的資源,在災區各地進行對災民與學童的心理復建工作,並透過各地教師協會的網絡,訓練中小學老師輔導學生心理的專業能力。

不過,黃榮村也指出,災區學校的許多老師本身也是受災者,如果這些老師無法面對、處理自己的心理問題,即使有心幫助學童,也很難真正發揮一己之力。

例如,草屯鎮一位男性國小老師,就因為家中屋裡全毀,只得搭帳篷暫住在學校的操場,由於在災變中受到嚴重驚嚇,成天神情恍惚,每次要進入教室一定要先戴安全帽。在災區,跟這位男老師狀況相似的教師人數並不少,有些老師因為家人傷亡,自己根本無法面對災後家變的事實,有些則忙於家屋修復的工作,自顧不暇,很難分心關心班上的小朋友。

針對這個現象,本身也是受災戶的南投縣教師協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將鼓勵各校老師先組成自我心理治療的小團體,請九二一災後復健小組的成員來支援,先將教師們的心理建設好,並透過集體經驗分享的方式,交換心得,共同幫助學童走出災後心理陰霾。

此次集集災變,衛生署下令各公立醫院設置專線,提供受災民眾的心理諮詢服務,同時也主動進入校園,協助老師幫助受災學童走出心靈創傷,可說是國內的一大創舉,但也暴露出國內缺乏災後心理復健專業人員及本土臨床研究經驗的問題。

學者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應以此次震災經驗為借鏡,正視災後心理復健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的資源在專業人才培訓與研究上,並建立完善的受難後心理復健支持系統。


說出情緒 勿勉強忘掉悲傷

集集震災所帶來的心理震撼、恐懼和悲傷,並非災區民眾所獨有,而是大多數台灣人民共同的心理經驗。台大九二一災後心理復健小組特別提出十大行為守則,鼓勵大家自我復健,走出災後心理陰霾。

一、不要隱藏自己的感覺,試著把你的情緒說出來,並且讓家人與孩子一起來分擔你的悲痛。

二、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或忌諱,而避開和別人談論這次經歷,讓別人有機會了解和關心你。

三、不要勉強自己去忘掉它,傷痛的感覺會跟著你一段時間,這是正常的現象。

四、別忘記你的家人和小孩和你有一樣的經歷和類似的感受, 試著和他們談談。

五、一定要好好睡覺、休息,並且和你的家人或朋友聚在一起。

六、如果你有任何的需要,請向家人、朋友或相關單位說出你的需要。

七、在傷害與傷痛過去後,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生活作息盡量恢復正常。

八、聽聽孩子們對這件事情的想法,可讓他們由遊戲或畫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九、如果可能的話,讓你的小孩回到學校,開始參與學校裡的活動。

十、工作或開車一定要小心,因為在重大災難過後,意外(如車禍)更容易發生。

經過大災難的人,容易有以下的感覺:

一、對家人感到愧疚。

二、覺得上天怎麼可以對我這麼不公平。

三、救災的動作怎麼這麼慢。

四、很生氣他們沒有盡力搶救。

五、別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六、他們的處理方式讓我很生氣。

七、一直想到親人,心理覺得很空虛,無法再想別的事情。

八、期待重建家園。

身體可能有的症狀包括:疲倦、發抖、失眠、呼吸困難、做惡夢、喉嚨及胸部感覺梗塞、心神不寧、噁心、心跳突然加快、記憶力減退、肌肉疼痛、注意力不集中、子宮痙攣、暈眩、月經失調。

若有需要,你可使用以下的電話,獲得心理上的支持、諮詢與援助:

九二一心理復健小組諮詢電話 02-23634746、02-23626434

台大心理系免付費諮詢電話 080-080990

台北市立療養院安心專線 02-27262153

延伸閱讀

COMPUTEX將開展,為何領軍AI的國際大咖全都來了!揭密台灣在科技業的「3大吸引力」

2024-05-29

不只黃仁勳!AI四大天王Computex全到齊,台股催下去?台積電、華碩、技嘉…大摩點名14檔看俏

2024-05-27

魏德聖一句:台灣電影不如韓國片紅「當家的選台積電和我啥關係」?被罵爆後向員工道歉做這事

2024-05-23

0056存股16年,他38歲提早退休身價上億,現在多存1檔00919的5個理由:一進場就往上漲「有效買點」曝光

2024-02-26

免看聯準會臉色苦等降息 台積電持有前10大債券都是它!「這種債券ETF」表現強勢,投資人直呼:係金ㄟ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