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中華電信釋股作業,可謂是備受各界期待,但在眾多引頸企盼人群中,中華電信工會卻認為國外鮮少像中華電信這般大量釋股的模式,因為股權大量釋出恐危及中華電信生存;就鄰近各國經驗,公營電信官股大量釋出至持股剩三分確不多見,但官股是否不宜釋出過多股權,站在市場法則,似乎也沒有一定的立論。
又如日本NTT的釋股模式,從一九八六年起到一九九八年底,NTT共進行了四次釋股作業,而每次的釋股比率約占總股權的一○%,而經過長達十四年的四階段釋股作業後,日本政府仍持有NTT五九.一%股權。
而與日本相鄰的韓國電信KT,去年五月在順利完成美國存託憑證ADR發行發出九千零二十萬張ADR,籌得二四.九億美元,創下韓國企業史上最大一宗股票發行案,尤其去年全年漲幅超過二五○%的成長趨勢,更是為國內看好中華電信股票行情者所津津樂道。不過,KT的釋股模式,亦是先將二九%的股權賣給包括電信工會在內的公營投資公司股東成員,去年五月再到美國釋出一三%的股權,折算下來,韓國政府仍持有KT五八%的股權。
放眼鄰近各國公營電信的釋股模式,鮮少像中華電信在三年內將官股比率降至三分之一,也因此,在整個電信產業自由化過程中,中華電信工會多持抗拒反對立場,並強調這樣的釋股模式無異是置中華電信於死地。
不過,公營電信事業釋股比率過高、官股比率過低真的會影響到市場開放、民營化之後的產業競爭力嗎?一位深諳KT海外釋股作業的專業人士即表示,公營電信公司轉成民營化的重點,在於所有員工要有民營化的認知與精神,改變過去濃厚的官僚氣息,如此才能提升競爭力,至於官股應持股多少,由於涉及國情及法律,甚至是當地環境對上市公司的監督制度,很難用一客觀的標準評判。
該人士以KT股票大漲及海外順利發行存託憑證為例,指KT的釋股民營化之所以能成功,至少包括了三個重要因素:第一,外資對全國電信產業的前景相當看好,KT釋股自然引起國外市場的高度關注,第二,KT在韓國電信市場占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且當地在行動電話及數據網路上,需求成長很快,因此,市場開放競爭,KT仍然是贏家,第三,KT管理階層很強,對投資者的訊息提供很開放,所有投資者可以清楚地掌握KT相關資料作投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