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策略一百分 實務不及格 P.54

策略一百分 實務不及格 P.54

在最近兩年蔚為狂潮的網路媒體中,聯合報系的聯合新聞網終於趕在一九九九年「世紀末」登場,再加上中國時報系為配合中時新聞網站而大幅改版擴張,國內網路媒體的主戰場總算將帥全到齊,準備在二○○○年正式展開廝殺的霸主保衛戰。對於成軍三個多月的聯合新聞網,內部主管的評語是「策略上一百分,實方面五十九分」。雖然自謙地打了個低分,不過新的一年,聯合新聞網想玩的包括社群網站、電子商務,也有評估投資網路、資訊業者的策略,新年新計畫頗有和中時電子報一較長短的意味,可並不低調。

為什麼有一百分到五十九分的差距?聯合新聞網創意總監吳仁麟表示,聯合新聞網整整籌備一年,直到去年九月才登場,為表示對「可敬的對手」的尊敬兼防禦,中時電子報在去年也是頻頻改版,不斷的推出各種新內容,顯示出對聯合新聞網不可輕敵的態度;在聯合新聞網籌備一年的期間,國內的網路環境也變得成熟,網站選在二十世紀末推出,剛好也趕上了國內的網際網路熱。


花錢繳學費還是不及格

就時間點來說,吳仁麟也認為聯合報已經比中時報晚了三、四年,如果去年沒有推出,直拖到今年,人家根本不會再問「怎麼聯合報沒有網站?」聯合報可能就在網路領域出局了。所以聯合新聞網可說是在正確的時間點做了正確的卡位,適度阻擋中時電子報在網路上的氣勢,不管在策略上,或是形式上,都值得給一百分。

不過,聯合新聞網畢竟是一群做新聞的人在主導網站規畫,技術方面沒有足夠的專業人才,必須外包給外界的資訊業者,廣告也委託外面的網路廣告公司,結果是花了一大筆學費學了很多經驗。吳仁麟表示,在技術和一些需要專業背景的項目上,聯合新聞網做得還不夠好,可以更好,因此得了五十九分,但是今年一定會有明顯的改進。

去年的三個多月只算是暖身期,今年開始,聯合新聞網開始朝向以特定的社群網站為發展導向,先做人力網,再做理財網,接下來還會創作多個不同性質的特定社群網站,這些網站都將整合在聯合新聞網之下,採用共同的入口,卻有獨立的性質。據了解,內部人員在評估時曾經擔心,這種做法會被外界抨擊為抄襲「C家族」(中時電子報之下也有十個網站),不過實在是大趨所勢,評估了很久後決定用「大家有不一樣的做法」克服「抄襲」的心理壓力,卯起來做就是了。不過聯合新聞網看上的人力、理財領域,也剛好是中時電子報今年重點發展的兩主要領域,甚至連電子商務也都是雙方今年要跳下海經營的目標市場,到底可以做得如何「不一樣」,對雙方規畫能力是一大考驗。

在網際網路世界中,除了燒錢,也要懂得賺錢。為了投資具有潛力的網際網路司,中時成立了創投基金,大舉投資國內外的網站。今年聯合新聞網也將謹慎研究投資計畫。不過光是成立一個「聯合報創投基金」,靠投資賺錢,似乎格局小,未來可能朝向以育成中心的方向投資,做資源與資金的提供者,培植國內有潛力的資訊、網站產業。 以聯合報的招牌加上聯合新聞網的「.COM 」格式,應該可以吸引投資者和技術業者的加入。


王文杉不想為了上市把網站搞得四不像

不過,對於許多網路業者的募資終南捷徑「IPO」(股票上市),聯合新聞網短期內未列入計畫。主要原因是因為主管並不想「為IPO而做網站」,對於許多網路業者為了股票上市而努力調整網站經營策略的做法,據說「小王子」王文杉並不想為了上市,為了未來老闆(投資法人)喜歡的趨勢,把網站改得四不像。專心將聯合新聞網經營成網路華文第一大媒體和社群網站,是目前經營的重心。這點和中時電子報積極推動上市上櫃的做法不太一樣。

新聞網站上線只是兩大報網路對戰的第一步,中長期規畫和對網路願景的看法,拉大了兩報網路戰場的布局,三十歲、年輕充滿活力的「小王子」王文杉對上白髮蒼蒼而雄心大志的中時報系大家長余紀忠,不少網路業人士都認為未來一年想必有得瞧。

網路事業看來前景大好,報系內部採訪記者對聯合新聞網看法則相當兩極。不少聯合報系員工初期是以「賠錢貨」(最高數字盛傳為將近新台幣二億元,不過據內部透露,實際花的現金應該低於一億元)看待電子報,但在營運開始上軌道,加上看得出老闆強力支持後,也有記者願意轉換跑道,到聯合新聞網開始另一種全新的工作模式,其中不乏資深記者,這對剛開始要「拜託」記者轉戰新舞台還屢屢失敗的聯合新聞網來說,顯示了報社內部開始的認同。



即時新聞累壞兩大報記者 撰文:劉曉茗

兩大報網系的網站大戰,除了拚人氣以外,網路新聞能否即時更新,儼然成了「大報」兵多將廣、動員能力的面子與裡子保衛戰。不過即時新聞戰開打以後,報老闆打的如意算盤,當然是一分錢賺兩分稿,線上記者和內勤作業人員顯然是各有怨言。

中時報系的財經新聞中心,線上記者不但整合路線,跑線的同時還得立刻機動發稿。有趣的是,為了進行改組後的「路線保衛戰」,不但記者會可以看到四、五個中時報系記者同時大駕光臨,更傳出記者以搶發即時新聞爭取老闆心中的好印象。不久前錸德年終記者會,就傳出中時報系包括通訊、網路、資訊、股市、光電各路線的記者浩浩蕩蕩來了十位,陣容浩大不下於採訪 APEC 記者團。記者會一結束後,許多記者忙趕場,只見中時報系記者全部忙著找電腦、電話發稿,根本無暇顧及下一場記者會。

不過,據當時到場的中時記者後來澄清:「哪有十個記者!來了三、四個而已!」但辛苦帶著電腦、傳回稿子的記者,往往只會接到長官一句:「這條稿子某某發過啦!」記者們紛紛擔心在路線重疊的情況下,除非是長官愛將,否則可能不但上不了報,連網路上都沒得見。

聯合新聞網的即時新聞早在九二一大地震時就因為即時上網,頗受網友好評而嘗到甜頭。聯合新聞網也開始「鼓勵」記者發即時新聞。並且在最近的跨年晚會、Y2K 危機等新聞事件發生時都順利地更新網站新聞。

不過在擴大實施後,想要記者拎著重達三公斤以上的電腦跑新聞,似乎太不人,於是聯合報系目前在各採訪中心配置值班的主管,讓記者用電話報稿,再由主管發出新聞,這個方式看似不錯,但仍然問題多多。首先是記者不太相信長久沒出去跑新聞的主管會曉得記者講的人名地名公司名?再者,聯合報記者到各記者會場素來都是馬上進入狀況跑新聞,眼看競爭對手已經開始抓人問問題,自己在這裡打電話和主管核對人名,真正是「心臟病都會發作」。而身為「長官」還要當記錄員、發稿,這種「勞力密集」的工作,當然也不是主管很喜歡的差事。雖然記者暗地埋怨老闆省錢省得太誇張,但由於還在蜜月期,記者的怨言聯合新聞網的主管怕是聽不到了。

延伸閱讀

醜蔬果變美食,迷途少年成咖啡師!「地表最強里長」學餐飲的兒子,延續父親小店造夢

2024-02-15

重考、退學、被1/2…他在山裡找到自己! 催生藍鵲茶,在坪林開出百年第一間獨立書店

2024-01-11

衛生棉含塑量高達90%,500年才能分解! 塑化劑易致不孕... 她因備孕催生「無塑環保生理用品」

2024-01-25

世界級秘境看日出、走石籠步道、探阿美族聚落… 基隆囝仔翻轉和平島,成亞洲第一永續旅遊島

2024-02-29

在「五公噸的垃圾」上烤肉吧! 焚化後的底渣變藝術品 ,他們用創作慢慢閱讀土地...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