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中國時報系向立法院「羅幫」宣戰 P.26

中國時報系向立法院「羅幫」宣戰 P.26

由於最近爆發的立委施壓新聞熱潮,使得過去一直不被社會大眾注意的創業投資公司,一夕之間聲名大譟;到底創投是什麼?立委又是如何用創投 A錢?整個事件又是如何爆發的?

如果以為只要一位財政委員會立委施壓,就可以讓財政部屈服,甚至協助其吸收資金創業,那可就大錯特錯!最近浮出水面的創投事件絕對是部分立委的集體創作,在中國時報系揭發此一事件後,已有不少立委向媒體記者打聽究竟媒體掌握了多少立委名字?有人甚至自艾自憐地說,很擔心沒吃到肉,卻惹來一身騷味,顯示四個立委名字只是冰山一角,還有人尚未曝光!


立法院羅幫隱然成形

最近擁連的國民黨立委羅明才、何智輝、林明義及擁宋的無黨籍立委謝章捷,到中國時報系揭發,涉嫌以脅迫施壓方式,要求十大行庫分別投資其所創立的哥倫布、聯誠、雲林、廣通等四家創投公司,由於羅明才、何智輝、謝章捷均為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成員,其中羅明才還是召集委員,何智輝則是國民黨團財政委員會委員長,財政部高層官員協助創業,要求相關行庫捧場投資,令人不解其中有何奧妙?尤其交通銀行對於四位立委所主導創設的創投公司相當配合,出資金額總計高達十四億元,更令人好奇,難道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委員的招牌真是如此好用?

對於台灣高科技發展相當具有貢獻的行政院開發基金,在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同意投資立委羅明才所主導創設的哥倫布創投公司,時間之短、效率之高,均令人懷疑,其中有何隱情存在?特別是,均以密件處理的投資案,為何幾乎毫無隱藏地被媒體全部公開?究竟誰是洩密者?而立委究竟有無施壓脅迫動作,在在引起社會大眾嚴重關切。

財政部因擁有查稅、查銀行帳目、道德勸服抽銀根或者紓困等職權,即使是長期駐守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的財團型立委,對於財政部均不敢太過造次,以免稍有失神,就引發財政部藉機反撲,大肆修理。

但是,此次羅明才、何智輝、林明義、謝章捷等人,為何可毫無忌憚要脅行庫投資,更可以得到財政部的青睞,大力予以協助?甚至在事件爆發後,還予以隱瞞?是不是財政部高層官員有何難言之隱?

利益交換 財政部任人予取予求

在今年一月十二日,也就是中國時報系揭發羅明才等立委利用職權籌設創投事件的前一天,財政部長邱正雄形色匆匆趕到位於立法院次級團體台聯會會址,與台聯會會長,也是國民黨團財政委員會委員長何智輝等人碰面,雙方交談內容有待日後雙方對外公布,但是,次日中國時報系以大篇幅大作文章時,相關立委均對財政部很不諒解,由此大概可以猜出前一日會面的內容一二。

從最近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的議事運作觀察,國民黨立委人數雖少,但在在野黨立委一味地杯葛策略下,卻給予國民黨籍立委高度運作空間,財政部想不配合都很難。雖然第四屆第二會期財政委員會被在野黨立委以人海戰術大舉攻占,但是,在野黨立委高舉清廉牌之際,卻忽略了對財經議題的深入研究,過度泛政治化的後果,就是全面杯葛財政部相關法案,導致財政部只好回頭向國民黨黨團求助,這時候利益交換、條件交換就成了談判的籌碼,財政部也只好任人予取予求。

過去駐守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的委員,不少是屬於財團聘請的長期「觀察者」,這些立委平常不會太要求表現,但是只要財政部將查稅大刀、查銀行帳目的行動侵犯到特定財團時,平常表現予人感覺是睡覺型的立委,就會跳出來,並且與財政部攀交情,因為財政部有太多法案需要這類型的立委護航,因此往往就會「拖過去」,或者予以輕罰了事。即使是在具有小鋼炮之稱的王建煊部長時代,面對部分財團也有力有未逮的遺憾。

然而如同部分立委所說的,打工打久了就會發現,最後往往一無所得。因為財團事業是人家的,一旦立委職銜解甲歸田,任何原來加諸在頭頂上的頭銜也就頓時消失,頭銜沒了,薪水、汽車、司機,甚至洋房待遇,也都會隨著落選噩耗逐一取消,可謂晚景淒涼。

所以第四屆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就出現一股創業牟利氣氛,但是要創何種事業「可長可久」,利益可以源源不絕,就困煞朝野諸立委了。

尤其台灣現階段經濟景氣不是很好,歷經亞洲金融危機風暴、九二一大地震後,傳統型產業集團根本無力對朝野立委進行任何「貢獻」,如果有也是相當微薄,對於選舉經費龐大,每天思考要如何籌集下一屆「入場券門票費」的朝野立委而言,可說是人人有危機。在彼此有共識,加上又有資金壓力情況下,要如何突破困境,也就成了朝野立委經常聚會討論的重點,慢慢地,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就有「羅幫」形成,並以羅福助、羅明才父子為首,代號則是「羅董」,與過去的華隆幫、富隆幫大異其趣。


創投不是問題 管理人是誰才是關鍵

中國時報系此次強大火力報導,將焦點集中在羅明才、何智輝、林明義、謝章捷等人施壓籌設創投公司,雖然點出羅明才隱身於昌明財務顧問公司,但是包括何智輝、林明義、謝章捷等人所主導的創投,未來將交由哪一家財務顧問公司管理,卻完全沒有提到,其實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因為創投所募集而來的資金是作為投資特定事業時使用,除非該事業賺錢,否則利益有限,但是,真正可以獲利的,則是替創投資金操盤的財務顧問公司,就如同證券投信公司一樣,不管基金經營績效好壞,都可以賺取管理費,而且是可長可久。

如果深究四家已曝光的創投公司幕後操盤手背景身分,就可以對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整體運作有一個相當全盤的了解。

根據了解,其實這四家創投推薦人雖然分別是由四位已曝光立委掛名,但是,還有不少立委隱名在背後,而且在有樣學樣的風潮下,還有不少立委打算跟進,就看此一事件如何發展。

最令人不解的,應當屬於財政部動作。過去對於立法委員並非如此尊敬的財政部,為何一反常態,協助起朝野立委創業?


交銀是最大的凱子

對此,有人解讀是為了連戰的總統大選,希望這些行庫高抬貴手,讓國民黨立可以獲得資金挹注,達到創業目的,但是,即使創投成立了,立委也無法將這些錢放入口袋,對連戰選情有何幫助呢?更何況謝章捷先前雖然是國民黨立委,但是因為挺宋楚瑜而被撤銷黨籍,變成無黨籍,財政部要幫「連總統」,怎肯連「宋總統」的人都幫呢?


尤其交通銀行一出手就是十四億元,行政院開發基金一開口也是一億元,更令人好奇,原因絕不單純。

追究下去,交通銀行肯如此大方,應與立法院同意修改交通銀行條例,大幅放寬外資購買交銀股票有關;尤其,交通銀行民營化進度一直被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卡住,要立法院放行,就得先通過委員長、召集委員這一關卡,否則,交通銀行在外資無法投資限制下,想要透過外資的投資達到民營化及國際化目的,恐怕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

尤其立法院在十四日通宵達旦審完相關法案後,十五日立法院會特別休息一上午,到下午才繼續審查交通銀行條例與農民銀行條例修正案,刪除交通銀行股東必須具備中華民國國民或法人身分限制條款,如果沒有相關立委的配合,恐怕很難如期完成交通銀行條例修正案三讀立法程序。

開發基金為何蹚入渾水?

另外,一向相當獨立自主的行政院開發基金,為何此次也會捲入風波之內?過去行政院開發基金對於具有立委推薦的投資案,往往在審查時會更為嚴格,因為審查官員的看法是,如果沒有問題,企業主自己提出申請即可,為何要透過具有特權的立法委員?所以很多立委不察,仗恃著具有立委身分,隨意向開發基金推薦投資個案,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因條件不合、經營團隊欠佳等因素,很快就被駁回。

但是,開發基金這次竟對羅明才、何智輝等人的創投如此買帳,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就承諾投資一億元,這種現象是過去少見的特殊案例。

既然是特殊,就有其幕後原因。根據了解,立法院在第四屆第一會期審查財政部預算時,針對行政院開發基金預算,曾做成一項附帶決議,那就是要求行政院開發基金對於已投資於上市、上櫃的公司開發基金資金應於一年半內全數撤出,轉投資於其他新興事業。

這項決議如果被徹底執行,將對台灣證券市場造成重大衝擊,因為行政院開發基金擁有台積電八億股,換算成張數就是八十萬張,台積電即使是體質再好,恐怕股價短期內也禁不起開發基金公股釋出的衝擊。此外,包括中國國際商銀、華票等已經上市上櫃的股票,開發基金持有張數均不在少數。

所以一月十二日,由立委羅明才率領七位立委考察台積電公司,雖然檯面上朝野立委均未提及創投投資事宜,但是,「項公舞劍意在沛公」,立委的企圖與想法,財政部又怎會不知道。

究竟是誰洩的密?

中國時報系究竟是透過如何的管道,得知整個事件來龍去脈,不僅立委好奇,連財政部也相當感到興趣。

表面上是因公營行庫不滿財政部施壓喊話,將立委主導籌設創投事件曝光,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關鍵應該出在開發基金或交通銀行,因為如果沒有開發基金或交通銀行內部人員提供資料,恐怕究竟有哪些人參與投資創投,四大創投股東名冊也就不會曝光。

尤其行政院開發基金的相關官員多年來一直保持相當獨立自主特性,對於立委公然介入施壓,早就心生不滿,但是,高層長官卻唯唯諾諾,就更令人洩氣,因為此例一開,行政院開發基金將成為眾家立委的私人庫房,想要怎麼投資就如此蠻幹,在高層官員沒有勇氣抵擋的情況下,媒體就成為最佳防衛尖兵。

很多參與其中的立委最不解的可能是,為何中國時報系此次動員如此龐大的力量揭發這個創投事件?這要與時報系最近將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中時晚報財經採訪部門整合為一有關,特別是財經採訪部主任,也就是工商時報總編輯陳永誠是時報系當前的紅人,靠的就是以批判金融財經弊案起家,這次如果沒有得到時報大老闆余紀忠的授權與肯定,是無法整合三報的力量及社論加以全面性評述及報導。

尤其羅明才一開始說謊,強調自己沒有參與其間運作更是一大錯誤!再者,按鈴控告中國時報系誹謗、公然侮辱更是危險,因為媒體手中如果沒有掌握確實書面證據,絕對不敢如此大張旗鼓加以撻伐,如果沒有相關人證、具體物證,又豈會一路刊登,早就登報澄清道歉了。

立委主導籌設創投公司其實無可厚非,如果羅明才等人並非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成員,又沒有為了加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拚命找人換籤移位,在法律不禁止立法委員經營商業或企業活動的前提下,也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羅明才、何智輝等人均屬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成員,又身居要津,分別擔任財政委員會召集委員、國民黨團財政委員會委員長,如今想要撇清,恐怕很難逃瓜田李下的非議。

尤其根據立法委員行為法規定,立委行使職權所牽涉或辦理之事務,因其作為獲取利益者應行迴避,立法委員行使職權就有利益迴避情事之議案,應迴避審議及表決。以監督法案或預算為要脅,遂行自己的私利,就是可受公評的範疇,不會構成刑法誹謗或公然侮辱等要件,因此,立委告時報系的戲碼要如何演下去,又不會傷到自己,恐怕相關立委就要傷透腦筋了。

延伸閱讀

台南機車族注意!3圓環今起「轉」錯要罰,勸導期至這天 紅燈禁右轉...唯獨1處「可穿越直行」

2024-01-10

10萬起跳電動機車,你會買單?Gogoro新旗艦款「轎車配備搬上二輪」、用高通晶片…高喊市占衝10%

2024-02-02

按摩椅、電動機車…Global Mall推2千元福袋這天開賣!200萬點數大放送,加碼抽巴黎之旅

2024-01-12

價格戰催不動機車買氣,新車大戰開打!三陽液冷掀話題、光陽預告3月底油電「雙喜臨門」

2024-03-21

電動機車龍頭「電池斷電出包型號曝光」!免責條款竟成免死金牌?4業者全被點名提車輛召回計畫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