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合併是一種專家 P.78

合併是一種專家 P.78

當台灣舉辦的第十任總統大選進入最後的關鍵時刻,美國的網路界也發生多件重大的合併與聯盟案件。其中,尤以雅虎( Yahoo!)與電子灣( ebay )的合併最受矚目。儘管此合併案目前尚未塵埃落定,但其實已宣告了一個必然會發生的未來趨勢,亦即水平與垂直性的整合。

這些年來, 雅虎在拍賣( Auction )方面投下不少心力,但最後還是不惜用談判合併方式,以能在最快的時間內獲取更鞏固的地位。而這其實也頗能刻畫出未來大中國區的發展,在網路界第一層的好手( player )將慢慢要找到一棵大樹,以聚集成更具經濟規模與市場的地位。所以,我想單打獨鬥的日子至多再持續一年,然後就會見到大家開始紛紛靠行了。

雖然雅虎與電子灣的合作, 不免令人聯想到先前美國線上( AmericaOnline,AOL )與時代華納( TimeWarner )的購併,但兩者之間其實有點不同。

合併之前的美國線上, 在資訊平台上,由於旗下的瀏覽器( Browser )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高居第一,其所扮演的是全美第一通路的角色,同時美國線上也是全美ISP( InternetServiceProvider )的代言人。 由於美國線上不斷在上網第一站的瀏覽器端和撥接端發展和擴張,因而美國線上的商業模式很明顯的,不是一個入口( Portal )而是一個目的地( Destination )。

而時代華納是一個提供內容( content )的媒體業者,與美國線上的合併, 等於把資訊的生產單位和資訊的配送單位做深度結合,絕對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高度經營價值。如同我們常套用一個數學公式,一家公司是 x,另一家是 y,當兩者合併加乘後,就會多出 2xy。

但在雅虎和電子灣之間,並不像美國線上和時代華納有深度的依存關係,而是為了版圖擴張的策略性結合。如果兩方合併,在互相牽引而聚集更多的人潮後,將成為更強大的前端。

所以,美國線上時代華納是一個垂直的合併,而其他層面的業者如,入口、內容、系統、ISP、ASP( 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 ),一路下來,都是美國線上試圖結盟、合併以壯大自己的對象。至於雅虎所走的路線則是水平式的整合, 像先前購併的 Geocity、Broadcast.com,都在增加雅虎更多元的服務組合,以維持雅虎的龍頭地位。

不過,無論是垂直或水平的整合,互補的概念必須從一家公司初始的經營模式出發。就像美國線上,由於一開始就具垂直式的發展性,因而投資了相當多的金額在內容為主的育成公司( incubator )上。 美國線上的溫室計畫,養了許多個體戶以開發內容。而做為入口的雅虎,則用商業結盟的方式來擴大自己。

在美國陸續發生大宗合併案後,很多人預期不久後台灣也會跟進。但我認為,台灣的問題是,市場經濟規模較小,要養出世界級像時代華納般的內容提供者,有先天上的限制。當然純就台灣內部的市場而言,也會發生類似的合併效應。

只是,不得不看的是,台灣畢竟是一個開放的市場,這類的合併要綜合考量國際間在網路上的風潮,美國線上、雅虎、微軟都勢將以其擴張方式,進到大中華區,目前美國線上雖還沒進到台灣,但已經是山雨欲來,像在香港,外商就已經鋪天蓋地地進入了。

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更是前景可期,目前美國的各種商業模式幾乎都已被複製到大陸,所以才出現了 C2C ( copytochina )的玩笑話。除非在整體環境上有大的變動,否則中國大陸會再走一次美國矽谷所發生的事。

而當中國大陸變成很大的網路經濟體時,就會開始往外發展,而台灣就是一塊最好的擴張範疇。所以要提醒國內業者,必須規畫好自己在未來的發展性,才能盡速到香港、中國大陸尋找可合作,甚至是可創造雙贏機會的模式。

只是台灣業者若真要採取合併路線,除非是像奇摩與電腦家庭的集團式大企業,或像蕃薯藤與網擎般底子好的個體公司,不然就只有兩種作法,一是在本地找夥伴,一是引進外來的合作夥伴。但現在,本地並沒有太明顯的標的可選擇,因而只有靠與外來業者的合作了。

不過要與外來業者,尤其是美國網路公司合作也有一定的困難度。美國許多的業者擁有的資金,建立的品牌知名度,乃至已經在美國歷練過成功的商業模式與經營團隊,因而多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當然,對美國業者來說,主戰場還是在美國,大中華是邊境市場,要投入人力資金,必會考量投資報酬率與對公司股價的影響。有此牽制,就必須與在地經驗豐富者合作,由於台灣業者是以百分之二百的心力擁抱大中華區這個市場,而這又給台灣業者相當好的機會。

所以對台灣業者而言,現在要做的是移植或學習美國的優點,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不但提升自己的價值,也壯大自己的力量,這方面的動作要愈快愈好。因為,目前美國市場已有趨近飽和的狀態,所以接下來應該會開始向外擴張,而中國大陸正是大家有志一同的目的地。根據預估,明年將會有十億美元以上的創投資金進入到中國大陸。

雖然進軍中國大陸乃勢在必行, 但很多人都鎖定在電子商務( e-commerce,EC),我認為這還有待觀望。因為中國大陸的消費環境不夠成熟完整,交易之間仍充滿了不信任,所以目前在中國大陸發展EC,時機還不對。

所以要打進中國大陸,台灣業者不妨從香港著手。因為香港在體制上隸屬中國大陸,經濟上則較接近台灣。而最值得鎖定的市場就是ASP。過去以來,香港的工業開發較淺,大多用經濟包裝的方式操作,所以在網路產業方面,也會如法炮製。像最近炒翻天的 tom.com、HK.com 都是一例。

在香港,網路就好像是一個新蓋的空中屋頂,蓋好後再在中間灌上鋼筋水泥、填上柱子。而能快速完成的方式,就是直接花錢買技術。所以,ASP成為香港業者最需求的項目,而由於這是台灣業者過去著力較深之處,台灣業者不妨積極建立與香港業者之間的人脈關係,以做為事業發展的跳板,甚至透過在創業板上市,都能尋求最好的合作夥伴。至於在入口網站的部分,在香港已經非常擁擠,雖然廣告金額是未來台灣的二到三倍以上,但市場卻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因而競爭強度更加激烈。

如果不從香港著手,與有心到外地取經的中國大陸業者合作,也不失為一個良機。為了實現以大中華區為市場的組織架構,並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所以許多業者極有意願向台灣業者汲取經驗,而台灣業者在提供經驗時,也可以藉由合作夥伴的力量順勢進到中國大陸。

無論是從香港轉戰中國大陸,還是透過合作方式進入中國大陸,基本上,台灣業者必須先對中國大陸的整體環境與市場有所了解。雖然目前,中國大陸對新聞與社群( community )的管制嚴格,但也因為有瓶頸,才有賣點。 而比較安全的作法,就是走不具爭議的領域,像是音樂、娛樂、體育等沒有意識形態包袱、經濟價值較高的市場。爾後即使由此向EC延伸,也不涉及太多的物流與金流。何況, 中國大陸未來最大的力量是 C2C ( consumertoconsumer ),整體人數夠多,很快就可以爆出活絡的市場。

中長期而言,台灣在ASP好好經營,必會有一定的地位和機會。因為ASP需要長期的經驗累積、技術要有厚度,而這正是台灣業者的優勢。只是,台灣限於本身市場不夠大,以致所發展出來的技術與服務,能否供應中國大陸如此大的市場還有待考驗。何況,美國ASP業者也準備要進攻這全世界最大的一塊沃土。

可惜的是,國內業者太膠著在本地市場,所以花太多心力在搶奪台灣國內市場,反而無力去爭取真正的最大市場商機。而且在做到產業的龍頭之前,還是想放手一搏,所以多半不曾考量所謂的合併與策略聯盟。雖然合併不是一種概念,而是涉及財務、人事組織、企業文化、理念等層面的專業,但其實,合併不是一種妥協,而是一種再生。


因此,台灣業者如果把視野放大,到香港、中國大陸看看,會發現真正的市場爭不在自己家裡,而是在外頭。只有開了眼界,經營模式也才會更開放而多元。現階段來講,台灣業者實應一方面迅速壯大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採行策略聯盟或合併。或許台灣的網路產業,不如先進行一次整理,然後直接進軍大中華區,則台灣的競爭力將更不容小覷。

(蔣顯斌為新浪網創辦人之一,現為新浪網副總裁)

延伸閱讀

鴻華相中橋科,斥資10億投資電動巴士新廠,2025年市占上看5成…導入國產馬達、電池自製率將衝7成

2024-04-11

「我們總裁是學化工的」 前股王大立光投資4.5億台幣做電池材料!著眼4500億美元商機 有機會重回股王?

2024-03-12

與寧德合作喊卡?福特暫停興建35億美元電池廠!寧德:「假消息」推進順利,股價先跌再說

2023-09-26

特斯拉、比亞迪也比不過?輝能固態電池那麼厲害?陸行之潑冷水:投資新創公司還是要小心點

2024-01-25

億元大戶肺癌末期,擁100張台積電、100張鴻海,如何贈與妻子最省稅?遺產律師:做錯1件事,多被課稅550萬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