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尋找台股出類拔萃經營者 p.30

尋找台股出類拔萃經營者  p.30

在產業競爭的食物鏈裡,從美國的創新→日本的發揚→台灣的跟隨→大陸的傳承,台灣結合了大陸,在跟隨與傳承的製造領域中,擊敗了日本;美國結合了台灣,在行銷降低成本的商戰中,也擊敗了日本;以製造為骨幹的台灣,核心競爭優勢,造就了台灣股市無數的出類拔萃第一代經營者。

投資任何一位優質的經營者(執行長 CEO), 他都應該是一位立足台灣、有經營整個橢圓地球的謀略及掠奪市場的雄心壯志,也絕對要是一個具備拋棄傳統、追求夢想的執行者,這才是我們投資者投資的最大保障。尤其在市場變動激烈中,除了營收、收益、配股等不確定性與波動性大的數字外,如再加上經營者的特質,更能降低風險,賺取利潤。

在此我提出「投資第一代創業家,觀察第二代企業家」的看法,我的理由是,一九一四年亨利福特改良生產線,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後,在工廠、零售業、服務業大量採行,形成工業生產線革命,沒落了鐵路載客行業,並促成了一九二○~一九二九年美國大繁榮,但亦給當時產業界帶來大震撼。


「捲起袖子、撩起褲管」親身感受速度、彈性與變遷

為了讓新工業興起,舊工業必須消逝,事隔七十年後,很可能再次由網際網路普及,大幅改變市場行銷策略及經營成本,顛覆的商業形態,帶來大商戰,促成一波大繁榮,台灣四面環海,人口有限,在如此變局中,對值得投資的 CEO,我的投資標準,絕對要是一個能夠「捲起袖口、撩起褲管」辛勞投入工作的第一代創業者。未有任何改變的第二代企業家經營的公司,必須從投資標的中列為觀察。

台灣只有八.五兆元新台幣的 GDP(國內生產毛額), 要去掠奪日本五兆美元(相當於新台幣一五○兆元)、 美國八兆美元 GDP(新台幣二四○兆元)及歐盟近八兆美元 GDP (新台幣二四○兆元), 我們如何放心去投資一個身為上市上櫃公司中的 CEO,但卻只願意待在辦公室開會做決策、看報告做投資發表高論,並積極參加聯誼組織,而不選擇前往第一線,去感受商戰的快速、彈性與廝殺。

如果一位優秀的第二代,能像第一代創業家一樣「捲起袖口,撩起褲管」地投入到第一線,去感受「速度、彈性與變遷」,他就等同第一代創業家。

在台灣的上市公司中有三家非常優秀的第二代經營的公司:(一)最大玻璃公司,第一線有六大營業部門。(二)最大電機公司,第一線有二大營業系統部門。(三)最大保險公司,其第一線有專招區域合共二十二大營業部門;這三家老闆都很優秀,但是,他們都缺乏走向第一線,感受時代變動的經驗。


奇異的經營傳奇

老闆只要走向第一線, 架起願景驅動力(Vision Driven),和員工形成共同的願景,甚至做到將來公司的政策,連說明也不需要就動起來了,這才是核心競爭力來源。亦是一百二十年的奇異電器,到二○○○年五月二十日,仍能以市值新台幣十五兆元(台灣股市總市值約十二兆元, 八十八年台灣的 GDP 為新台幣八‧五兆元),高居世界第一大公司之最大動力源。

台灣優秀的產業能出類拔萃勝出世界,成功的憑藉即是開創者一步一腳印,在第一線打出來的天下,投資者應該不要選擇坐在辦公室聽受聘的總經理或副總經理報告做決策的經營者,應該選擇以台灣產業發展軌跡,以台灣曾付出的社會成本,及在產業保護政策下形成的上市、上櫃大公司,每一個投資者都有百分之百的權利去抉擇:「投資第一代創業家,觀察第二代企業家」。

在此,我願意以最近的觀察、體會,提出六位屬於「第一代」台灣優秀的 CEO,供讀者參考。他們分別是:國巨陳泰銘、美律廖祿立、國碁李光陸、強茂方敏清、威盛陳文琦、百容廖本林。

一、國巨陳泰銘:陳泰銘預計以一八○億元新台幣,購併飛利浦的陶瓷材料與磁性材料兩個部門,包括北美、歐洲與台灣等十個工廠,並以七月一日為合併基準日;以一一八億元股本,投下一八○億元,創下了台灣購併案中最大金額的海外收購;對被動元件業的生態重組與股價的調整,都不能等閒視之。


陳泰銘有 Chambers 的雛形

思科執行長 John Chambers 加入思科十年(今年才五十歲), 購併上百家公司,每次都是主導與被購併者直接談判,是一位具有強烈執行能力的 CEO,透過不斷購併、不斷成長,讓思科在二○○○年三月二十四日總市值超越微軟,成為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 Chambers 建立了最純的網路設備公司,成為美國股市一個典範,投資者給予了最高評價:二○○○年五月十九日本益比一百倍。

觀察陳泰銘,前兩年的「不務正業」,包括參與高鐵、買大樓等,讓投資者有不同的評價,但是,這次的巨額購併案,我們看到了台灣的 John Chambers,他出了做為一個台灣第一代創業家,應該要拋棄傳統,追求夢想的特質,經由本次飛利浦購併,陳泰銘將國巨拉回了最純的本業。

近代全球產業發展軌跡,企業經由不斷購併而壯大成長,國巨將成為橫跨美、前三大被動元件大廠之一,八十九年七月一日合併基準日生效,在全面接飛利浦技術及通路後,爆發力十足,我也相信,陳泰銘的另一個生涯高峰,將會反映在股市。

從國巨在晶片電阻產業的歷史可以發現,國巨可以做到讓國內其他晶片電阻通路商,幾乎全部陣亡的地步,因為國巨對客戶的服務已經做到 Just in Time。 相同的故事,很可能在本次飛利浦的購併案重演,國巨實力的引爆,面臨最大考驗的可能是禾伸堂。

華新科、天揚、禾伸堂(自己生產部分)三家公司二○○○年營收大概分別為六○億元、三○億元、一○億元,合計共一○○億元;而這三家公司的市值依二○○○年五月二十日估算,分別為三一三億元(華新科)、一一二億元(天揚)與二六七億元(禾伸堂),合計為六九二億元;對照飛利浦以一八○億元台幣出售其全球十個廠共一○○億元台幣營收(包括技術、通路、品牌、人員),其價格高低,已很明顯。

國巨產品於二○○○年五月全面調價,購併案後,晶片電阻產能增加三五%,晶片電容產能增加三○○%, 並在○四○二手機用產品及 BME 製程技術上取得領先,整個晶片電容產業將因此產生變化,身為投資分析者,應高度注目。


美律有獨一無二的聲波人才

二○○○年國巨的營收與股本比率在購併飛利浦後,將接近於二,其股東權益報酬率也將大為提高,雖然有飛利浦之經營文化及景氣持續力等顧慮,不過就企整體全球大作戰而言,國巨在自有資本率高達九○%情形下,經營者以第一代創業家精神, 展現的鬥志,應該是另一個萌芽,估計二○○○年每股稅前 EPS 至少四元以上(含飛利浦購併營收利益)。

二、美律廖祿立:美律的股本六.二九億元,今年的營業收入可以達到十六.五億元,經營者積極投入,在麥克風、揚聲器領域可以做到全世界最大,跟易利信長達二十幾年的合作關係,表示美律在技術、研發上的獨領風騷。四月的營業利益率爬升到一五%,去年才六%,可以明顯看出這是一家成長中的行業。

美律所製造的授話器、通話器,全世界僅有七家製造,台灣只有美律一家,沒有其他的廠商能找到和美律一樣的聲波人才,進入這個領域,我認為美律已經取得先機。

美律選擇了法國的 SAGEM、Alcatel 並和這兩家中小型公司一起成長, SAGEM、Alcatel 在歐洲股市幾乎是不回頭的,我認為美律經營者的智慧,在模具的開發與在研發的投入上,都是一位勝出的經營者。


李光陸身上有施崇棠的影子

三、國碁李光陸:李光陸是柏克萊的 PHD, 柏克萊的 PHD 已經讓人在專業領域裡安心一半,國碁一開始進入行業,就是模組經營,台灣未來五年、十年的零組件公司,會慢慢看不到單體交貨,改為進入模組交貨,未來台灣零組件商會進入廝殺期,國碁一開始就直接切入模組,是十分有眼光的決策。

在李光陸身上讓人看到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影子,他讓人家感覺非常踏實、樸素,尤其他從專業裡面讓人產生的信心,可以讓投資人放心。

四、強茂方敏清:方敏清非常年輕,在突波抑制器上的研發和其為公司帶來的利潤,我認為定位很清楚,往後強茂的經營布局已經走向全球化,值得信任。

全世界整流二極體一家一家關廠,outsourcing 到台灣來,我認為強茂是最大接手者,主要是台灣整流二極體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直接持有強茂股權最多的就是強茂本身,其他廠商都是授信階級,一個授薪階級的經營者跟一個經營、所有權歸自己的經營者來比較,符合第一代創業家的精神。

我們看到摩托羅拉股價修正時,強茂卻接收了摩托羅拉因為成本過高,關掉整流二極體後的效益。

五、威盛陳文琦:威盛以三七.七億元的股本,營收將近二○八億元,棒打英特爾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不多著墨。以一家股本僅三七億多元的公司,能夠讓英特爾感到威脅,威盛成為亞洲的英特爾趨勢應該已經形成,值得期待。


廖本林在小池裡找大魚

六、百容廖本林:百容今年營收七.五億元,股本才四.一億元。百容是我全省走透透中,感受到企業經營中,最知道企業經營的體力,從縱深的角度去經營自己的企業,每開發一件產品,都從產品的生命周期去考慮,它每一件產品的毛利率都超過四成,而且是經年累月地在維持,產品品質的優異性顯露無遺。

這裡我們要特別提出來的是,百容早期的毛利率高,但營收股本比不大,像今年營收七億五千萬元,股本四億多元,營收股本比不到二,但是,從今年開始要現金增資五千萬元,溢價一二○元,籌資五億元,股本只有四億一千萬元,卻要籌措五億元,表示在往後的兩、三年裡面,百容看到了很大的商機,我們原來要考慮的就是營收股本比不高,對股東的報酬率不高,但是,經過這次現金增資以後,這個疑慮消除,我相信明年營收會達十二億元以上,營收股本比拉大,拉大以後會提升股東權益報酬。

百容廖本林的經營理念是經常在小池裡面找大魚,而不在大池裡面找魚,以他獨特的經營手法,相信投資人可以和他的公司一起成長。


尋找會創造 name 的經營者  
撰文:呂宗耀 

name 表面來說就是名字,我是某某建設公司,我現在改名為開發公司, 我是某某食品公司, 現在改名通訊公司,我要講的 name 不是這種 name,而是名字沒有改變的情況下, 一個經營者(CEO)如何讓所有投資人來定位你的「name」。

怎麼說,美國可口可樂的本益比三十六倍,福特汽車的本益比八倍,通用汽車也是八倍,福特、通用會比可口可樂小嗎?不會,都是行銷全世界,可是可口可樂的經營者有辦法讓投資人在買可口可樂時,把可口可樂想成通路股,但是,福特、通用卻想成工業產品的製造廠商而已,這就是關鍵。

通路跟製造商形象的差別就在於經營者如何塑造,印證到台灣,大榮貨運是台灣最大的貨運公司,股價經常在二十元,如果經營者眼光夠銳利,經營者應該把大榮塑造成美國的 UPS,讓投資人看到大榮貨運就想到 UPS,而不是只是一家「送貨的」,只要有這樣的聯想,本益比就拉起來了。

第二個美國的 HOME DEPT 本益比四十三倍,WALMART 百貨三十八倍, SEARS 百貨八倍,同樣的邏輯,WALMART、HOME DEPT、SEARS 都是大賣場,賣給老百姓,為什麼本益比差別這麼大,因為投資人把 SEARS 當成百貨公司,把 WALMART 跟HOME DEPT 當成通路商,通路商潛力無窮,可以賣很多東西,百貨公司卻只能在定點賣東西。

台灣什麼時候會 COPY 這個邏輯,將來就會在相同的產品裡面出現一樣的情況。

延伸閱讀

林本堅院士的告白:在美國38年,為什麼我選擇在年近60歲那年,為了去台積電工作回台灣?

2022-06-17

劉德音:別因薪水高就來台積電…想來要有2特質!為何台灣難有谷歌、SpaceX?他說跟「這」有關

2024-05-31

台積電、聯發科、鴻海掀搶人大戰!「台清交成」設半導體學院,能解決人才荒?

2021-10-13

從光學走進半導體業 曾助台積電、艾司摩爾站上要角 林本堅再挑育才大樑 傳承「深思好學」心

2021-09-15

台積電要成為世界的台積電!劉德音80分鐘談6年磨練…面對國際情勢台灣是被動的,擔心之餘怎麼做?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