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同心山來玉,兄弟合力土變金」,這句話是華新麗華集團榮譽董事長焦廷標數十年來不變的齊家座右銘。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壞消息永遠比好消息多太多的今天,當年擠不進台灣主流的華新麗華集團,今天卻是好消息比壞消息多,新舊經濟兩得意,縱橫海峽兩岸,負債低、現金多。華新麗華集團的蛻變,讓每天忙著調頭寸、申請紓困的企業,既羨慕又嫉妒。
集資不易是現在所有企業的最大問題
今天的焦師父雖然掛名「榮譽董事長」,但華新麗華集團還是他帶著焦佑鈞、焦佑倫、焦佑衡、焦佑麒四個兒子,外加唯一的女兒焦佑慧,「一大五小」,不但父子同心,兄弟更是合力,不僅本業獲利穩定,操作股票的本領更是了得,賺錢的能耐令人讚嘆。焦師父已經很久沒在媒體上曝光,他在接受今周刊兩個小時的專訪中,從國內政經局勢談到跨入高科技的契機,以及集團大陸投資布局,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台灣最近的政經局勢面臨許多重大調整,有許多人對未來都感到悲觀,董事長一生歷經過多次起伏,能不能談談對台灣現在經濟局勢的看法?
答:台灣從大陸遷台以來,民國三十八年那個時候是最辛苦,今天的情形好多了,但是這一次的大調整來得又快又急,確實讓很多企業措手不及,結果造成一些企業的股價跌到票面以下,股價一跌到票面以下,集資就會發生困難,這是現在很多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
經營企業最怕負債過重,很多人說華新麗華集團很保守,但保守有保守的好處,我們的負債,只要處分一些股票,或是賣掉一棟大樓就打消了。近幾年來我們投資許多高科技事業,雖然最近有賣了一些股票,但手上還有八億股的華邦股票,華新科那麼好的股票手中還有七千多萬股,五千萬股的世界先進,如果真要處理,價錢也很好,到現在也沒有處理。
總部遷上海是子虛烏有
台灣由於是島國經濟,要土地沒土地,要資源沒資源,加上又有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環境本來就很辛苦,現在這種困境,無論是政府、企業或是人民,都要有一個體會,那就是要發展全民經濟,只有全民經濟才能讓台灣的國力一天比一天強大。
問:前陣子台塑王董事長召集包括您在內的四位企業大老,到總統官邸和陳水扁總統商談如何振興經濟,有沒有任何具體結論?尤其王永慶一直呼籲要放寬戒急用忍政策,在敏感時刻又傳出董事長準備將集團總部遷到上海,是真的嗎?
答:說華新麗華集團要將總部遷到大陸根本是子虛烏有,買幾萬畝地更離譜,現在華新就是那幾個廠在那裡,而且大陸每個地方的「規矩」都不一樣,所以要真正懂中國還真不容易。
至於王永慶董事長這麼熱心挺身而出,他講得很對,他的建議是對台灣人民有幫助的,我相當欽佩。新政府上台是需要過渡期,大場面、小場面都要見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所講的大家閨秀和小家碧玉,現在這個環境一切都要包容,不能一聽到什麼話就立刻反映,要先考慮研究,再慢慢去做。
華邦不會到大陸蓋晶圓廠
問:華新麗華集團的大陸投資布局目前仍以華新公司為主,但現在興起一股晶圓廠大陸投資熱,未來華邦會不會到大陸投資?
答:前些日子我到大陸廠看了一下,華新麗華為了爭取大陸的電纜市場,分別在上海、南京、江陰等地投資了十四個廠,尤其是南京的華新廠和華新藤倉廠,在當地還是「明星廠」,做得很成功,當初要去大陸投資時,也不曉得怎麼突然有那麼多的靈感做那麼多的點,我的家人最反對了,說到大陸去幹什麼呢?
不過回過頭來看,這幾個廠,今天都可以各別上市了,一上市後即可募集資金,至於獲利,光纖今年賺六、七千萬元人民幣,明年會更好,中國的光纜,我都有「踩到」,別人都沒有,在我看來比什麼都好,我在大陸投資的所有公司持股比率,都在五○%以上。
我們為什麼要去大陸?以台灣來說,電線電纜業的機會實在不大,固網開放雖然為光纖業帶來一些商機,但是中國因為正在進行大量的公共建設,像崑山,一間老房子都沒有,全部拆得乾乾淨淨,還有「三線下地」,全部地下化,連台灣都沒有這樣,城市一直在建設,對線纜的需求量增加,而且現在大陸的通訊市場也很可觀。
朗訊在上海投資,長江流域被美國人拿去了,法國的阿爾卡特在珠江三角洲,我們在光纖上面也投資了一、二千萬美元,樂觀一點的話,明年就可以將成本回收。其實到大陸投資,什麼事都得學,最重要的是,就技術面來說,當技術在那裡養成後,對台灣的技術提升也有幫助。至於華邦會不會去大陸?暫時不會的,反倒是華邦未來在設計上會再加強。
華新科要轉型到光被動元件
問:這一、兩年來台灣的電子業急速擴充,很多人沒看過像現在這麼嚴厲的大淘汰,DRAM 行情已經跌到三美元,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下降, 這樣下去連電子業都會出問題。
答:產業好的時候免不了會擴充,但保守有保守的好處,像華邦,他們一直說要建一個十二吋廠,本來預定明年二月就要動工,我就要他們放慢腳步,反而要強化通路,現在不是去建很多廠,因為一建廠,資金就無法靈活運用,就像自己為什麼一定要買輛車呢?最高明的人是出門坐計程車,滿街都是你的車。
華新科買飛利浦廠我也是極力反對,老三就說,我們要做什麼,你都反對,那個時候講要投資五億美元,後來沒拿到,他們天天講,你看這麼一條大魚跑掉了,現在回頭看,如何?現在擴充一個產量相同,全新的廠卻是價廉物美。 DRAM 現在價格不好,沒關係,天有晴天,也有陰天,我常說好也不一定好,壞也不一定壞。
問:華新麗華集團從電線電纜起家, 之後又跨入半導體、被動元件、TFT-LCD,董事長當初是如何決定轉型跨入高科技領域?
答:機會機會,做華邦時我的病還沒有好,還躺在床上,佑鈞、佑倫跑來跟我講,說要做華邦,我一聽,光是技術團隊就要二百二十個人,到哪去找啊?後來決定要做時,我就把手上的聯電股票賣掉。華新科是一股傻勁,佑衡在管,手機目前需求緩慢,中國有六、七千萬個用戶,被動元件有機會,華邦也在轉型,我常跟年輕人講,「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怎麼起家,怎麼敗家,慢慢地轉,華新科在轉型,轉型到光被動元件,我的策略是重用老人,培養新人。
大安銀行合不合併讓高志尚拿主意
問:華新今年三月處分掉台灣大哥大股票,現在又要賣掉泛亞,董事長對電信事業未來的看法如何?
答:當初大家沒想到電信市場會那麼好、那麼熱絡,的確處分台灣大哥大股票是賺了一點錢,我對電信事業的前景還是很看好。講到處理台灣大哥大股票那件事,在一百五十元的時候,我就叫他們處理掉,結果他們就說,唉呀,不用賣啦,會到三百元,最後是八、九十元的時候賣掉,當然也賺到錢。泛亞的獲利也不錯,有機會也會處理。股票就是這種,一百元不貴、五十元不便宜的事,股價哪有貴和便宜的道理。
問:在所有華新麗華轉投資的事業中,大安銀行恐怕是最辛苦的一個,現在財政部鼓勵銀行合併,董事長身為大安銀行最大股東,對於大安銀行的未來有什麼看法?
答:從前金融業人人羨慕,結果今天經營這麼困難,新銀行開放後,每家銀行為了衝業績,都幫客戶辦增資,於是就搞成今天這個樣子。我以前投資大安銀行完全是幫朋友的忙,「照應照應」,就投資了七億多元,今天只剩一半價,現在台灣的銀行這麼多,是一定要合併的,而且還要加速合併。
銀行業現在生病了,有病就要早醫,拖下去不但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醫藥費也貴了,經營銀行是兩難,不但競爭激烈,而且還要配合政府進行紓困,對企業放款拿到的抵押品不是房地產就是股票,這兩樣東西現在都不好,銀行債權的確保就有點麻煩。
大安銀行的績效還算中等,銀行問題政府要拿出點魄力,送作堆才可以,而所謂的銀行合併,我看現在沒有人會拿現金來買別人手上的股權,比較可能的方式是股權交換,十六家併成四家或三家,比較合乎市場需求。董事長高志尚對銀行業務很熟悉,也很賣力,未來大安要怎麼走下去,我想不用我來操這個心,就讓他來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