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傳統產業老闆應向焦師父致敬 P.32

傳統產業老闆應向焦師父致敬 P.32

如果要從國內傳統產業中選出一個轉型成功的例子,焦廷標主導下的華新麗華集團絕對榜上有名,因為在台灣進行每一次的產業轉型時,例如從被動元件、半導體、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TFT LCD ),甚至到通訊產業, 華新從來沒有缺席過,而且都能延攬專業人才並主導及參與轉投資公司的經營,相較於許多傳統企業沒有進行轉型、甚至被時代淘汰的慘況,焦家藉著投資高科技並掙脫傳統產業的宿命,確實值得記上一筆。

華新在高科技業的布局,外界最熟悉的是華邦電子,最主要是半導體業是台灣八○年代產業發展的主流,早在上一波景氣高峰一九九四、九五年,台灣半導體業就已在國際間打出名號,當時以生產 SRAM 為主的華邦電子,每股稅後盈餘高達一六元以上,當然眾所矚目。不過,華新麗華在高科技業最早的布局,卻是去年大放異彩的華新科技。

華新科前身是萬邦電子


華新科技的起源很有趣,而且與半導體有很深的淵源。華新科技的前身是萬邦電子,萬邦成立於民國五十九年,為國內第一家製造發光二極體的公司,當時的投資者包括現任旺宏電子董事長、當時是工研院電子所第一任所長的胡定華,以及現任的交大校長、當時取得交大電子所第一位博士學位的張俊彥等人;至於當時的員工有現任聯電董事長宣明智、現任台積電總經理曾繁城,以及現任聯友光電董事長劉英達等人,這些後來在半導體業吒●風雲的人物,早在二十出頭都在萬邦電子工作過,若把萬邦喻為國內半導體的「人才訓練所」並不為過。


不過,由於當時國內產業環境尚未成熟,萬邦電子的經營績效並不好,民國七十八年華新成為萬邦最大的股東,民國八十一年華新將萬邦改名為華新科技,並把華新的電子事業部併入華新科,併入項目包括積層電容、陶瓷電阻等精密陶瓷電子元件,華新科就順勢從原來的半導體及光電產業轉型為被動元件廠。

從民國八十一年起,華新科逐步投入 MLCC 及 PTCR 產業,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建立起晶片型電阻、電容及電感三大被動元件的研發及製造能力,不過,在華新科轉型的過程中,雖然業績持續成長,但是獲利並不特別突出,只有在民國八十四年景氣最好那一年每股盈餘達到二.三七元,其餘不是虧損就是只在一元上下,甚至在民國八十六年上櫃當天,開盤之後的第二筆交易就打到跌停價位,華新科早期不被重視可見一班。一直到去年日商大舉退出低階產品,國內被動元件在苦了多年後,業績才出現爆發性的成長,華新科也才得以鹹魚翻身。

雖然被動元件的景氣已出現下滑,但是華新科估計今年每股盈餘仍可達七元上下。至於股價則在今年四月創下三二八元的天價,華新科熬過八年有成,如今終於開花結果,母公司華新麗華當然獲利最大,尤其是華新在高檔出脫不少華新科的持股,讓華新賺進不少業外收益。

華新科的崛起,華新當然功不可沒,最主要是華新早在民國七十四年就開始發展電子陶瓷事業,這麼早就開始進行被動元件的布局,眼光算是相當獨到,早期華新培養出來的技術專才,後來又逐漸擴散到其他公司,華新也算是間接為國內被動元件產業培養不少人才。

華新撐腰華新科嶄露頭角

有華新在後面撐腰,華新科也比其他同業獲得更多的資金及擴充上的優勢。兩年前全球被動元件產業景氣惡化,華新科技甚至一度傳出要賣掉,可是去年中景氣開始出現翻揚的跡象,華新加緊投資擴廠,因此掌握到景氣回升所帶來的好處,若以兩年前華新科與天揚精密相較,當時兩家公司都是月營收約一億元左右的公司,但是兩年後,積極掌握技術並進行擴廠的華新科單月營收已達到六億元,但天揚還是停在二億元左右,可以看出其間的差異。

一位被動元件的競爭同業指出,今年飛利浦傳出要賣掉被動元件部門,當時有「資格」競標的公司並不多,結果華新科也在傳聞之列,如果是兩年前,任誰都想不到華新科會有能力去收購一家跨國大企業的部門,而且金額高達上百億元以上,雖然後來是由國巨買走,但華新科的地位及影響力由此可見,當然大部分人看到的還是背後華新集團的雄厚財力。

另外,同業對華新高薪挖角的動作也相當「佩服」,尤其是華新科挖走飛利浦建元廠的重要人物陳春貴到華新科擔任資深副總經理,由於他同時還帶了一批技術實力超強的團隊一起跳槽,成為華新科提升技術水準的主要力量,並與來自華新集團、業務出身的總經理朱有義密切搭配,華新科的專業分工得以建立,也是華新科得以領先的原因。

近來被動元件景氣反轉,許多廠商現金增資一波三折,華新科由於有華新集團的全力支持,最近已順利完成募資計畫。另外,華新科的擴廠計畫,由於華新集團旗下還有包括華新先進、華東先進、瀚宇彩晶等轉投資公司,這些公司在高雄及楊梅等地均有廠房,華新科得以與這些「兄弟」公司一起運用廠房及產能設備,也讓華新科的發展更為得天獨厚。

焦佑鈞眼光獨到楊丁元喜遇知音


華邦電子的起源當然也值得記上一筆。華邦成立於民國七十六年,當時聯電與台積電順利從工研院電子所衍生為獨立公司,當時擔任電通所所長的楊丁元也有創業念頭,因此找到工研院同事陳錦溏(專精建廠)、林京元(專長設計)、張致遠(專長行政)等團隊,並且與國內許多財團進行接觸。結果,當時焦廷標的長子焦佑鈞剛從國外回來,對楊丁元的創業計畫相當感興趣,並且是在眾多財團中第一個回覆楊丁元並找他來談,於是華邦電子就在雙方均有意願下談成了。

由於華邦掌握了台灣產業的主流,加上員工又大多來自工研院的技術專才,因此華邦也是跟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長腳步扶搖直上,雖然有人說,由於聯電及台積電之前就已獨立出來,並且將工研院一級人才全都挖走,華邦的創業倍覺艱辛,但是若不拿這些衍生公司比較,而是與同時期由財團投資的華隆微電子(華隆集團投資)相較,華邦電子的績效當然好很多,若是再比較太電投資台灣茂矽的例子, 太電至目前為止幾乎已把茂矽的持股賣光,但華新還持有華邦二二 % 以上的持股,並牢牢掌握住公司的經營權,高下立即分出。

由於華邦電子的規模逐漸擴大,目前的資本額及市值都遠超過華新母公司,加上在產業鏈中掌握上游關鍵零組件,因此華邦已成為華新集團在高科技業版圖中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艦」,並且成為另外一個轉投資的重鎮。華邦除了投資不少半導體事業,如華新先進、華東先進、世大、合邦、勝創等公司以外,持有瀚宇彩晶也達二一%以上,和華新的投資比重不相上下,對於瀚宇彩晶的營運也具有主導力量。

另外還有一件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華邦電子長期經營半導體事業,並且在聯電轉型為晶圓代工事業之後,華邦成為台灣第一大具備自有產品及生產能力的整合元件製造廠( IDM ),在一九九五年前後日商來台尋找合作夥伴時, 華邦電子由於擁有邏輯 IC 能力,被日商東芝選為 DRAM 授權合作的對象, 藉此降低 DRAM事業景氣變動過速可能帶來的高風險,結果,透過東芝與華邦的合作關係,華新與東芝集團的策略聯盟關係逐漸建立,後來的華東先進,以及光電事業的瀚宇彩晶,都是與東芝進行技術移轉及合作開發,也成為國內少數能夠與日系大廠進行緊密合作的集團之一。

創投伸展投資觸角


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角度。華新集團很早就成立漢華、漢友等多個創投基金,並且投資柯文昌的普訊創投,作為本身在尋找高科技投資上的另一個手臂。這些創投由於網羅不少專業人士進行評估、篩選及監控等工作,因此基金的績效相當突出,投資的華宇、威盛獲利都在數十倍至百倍,去年旗下有一個基金每股獲利高達十六元,創下國內創投少見的高獲利。

不僅這些創投基金績效良好,華新也因此獲取不少高科技投資的相關資訊,這可能也是從被動元件、半導體、LCD,到通訊產業的台灣大哥大, 華新集團都沒有錯失過參與任何大趨勢的原因,其中只有台灣大哥大股票全部出清,半年內賺一倍,其他產業華新都是全程參與,而且能夠成為產業的領導者,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許多苦思轉型的傳統產業老闆,看到焦師父這麼傑出的投資成績,都應該對焦師父致上最高的敬意才對!

延伸閱讀

別讓節稅變相加倍奉還!會計師點名3種不當稅務規劃:除了這1種情形,不建議贈與房地產給子女

2023-07-14

課徵贈與稅主要就是怕你規避遺產稅!會計師提醒:除了直接贈與,這2行為也視為贈與都要報稅

2023-09-28

每年贈與稅免稅額只有244萬,但送房附房貸是可以扣除的!會計師:關於贈與你要懂的節稅技巧

2022-07-28

科技新貴為求愛送房,最後沒結婚能討回來嗎?律師提醒火山孝子:贈與時「這句話」很關鍵

2023-08-28

2023年贈與稅免稅額244萬!長輩財富傳承要懂的遺贈節稅事:這樣做1個月可給子女1176萬

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