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行庫的弊案與未來 P.14

行庫的弊案與未來 P.14

近日來,媒體陸續報導檢調單位追查中信局、彰銀、一銀及台灣企銀等公營或半公營行庫的放款弊端,除已約談前中信局局長蔡茂昌外,中時晚報更獨家披露,檢調單位已鎖定有「金融三劍客」之稱的前彰銀董事長蔡茂興、前一銀董事長陳安治及台灣企銀董事長蕭介仁。


多年來,公營或半公營行庫弊案叢生,傳言四起,不少媒體早有報導,但檢調單位泰半充耳不聞,縱然有所行動,也常查無實據。如今在政黨輪替後,來自上層的干擾少了,官官相護的藩籬破了,正可以讓陰暗處的不法案件攤在陽光下,讓違法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們深信,只要秉持公正嚴明的態度,鍥而不捨地追查,一定可以查出許多弊案。就以目前檢調單位鎖定的台灣企銀、彰銀及一銀來說,在省屬七行庫中,至元月底止逾放比率最高的,正是台灣企銀的七.一五%、彰銀的六.九八%及一銀的六.三七%,若說只是巧合,恐怕很多人都不會相信。

公營或半公營行庫的問題,除了人謀不臧外,有其結構怍的背景,因此,不僅要查弊,讓違法亂紀者無所遁形,也要從結構上下手。尤其是立法院通過「金融機構合併法」後,「金融控股公司法」也將在短期內完成立法,面對銀行接二連三的合併,財團卯勁擴充金融版圖的嶄新經營環境,具官方色彩行庫的前景令人擔憂。

公營行庫弊端的根源有二:一是高層主管假公濟私,違法授信、超貸,甚至收取回扣;二是民代藉議會審查、監督的權力,乘機關說、施壓,達到人事升遷、高價購買行舍,甚或自己或相關人士違法超貸的目的。

民代要挾行庫,在台灣早已習以為常,且制衡愈少,問題愈大,過去台灣省議會長期由國民黨獨大,省屬行庫遂受害最重;台北市則因早已府會不同黨,議會又是三黨不過半,台北銀行被侵擾較小。這從省屬七行庫元月底的平均逾放比率為五.八一%,較北銀的二.○七%高出不少,可看出端倪。

如今部分公營行庫已經民營化,相當程度脫離民代的魔手。不過,我們的民營化並不是官股百分之百出清,而只是降至五○%以下。結果半公營行庫的經營階層、特別是董事長,既不受議會監督,財政部或官股代表又參與有限,常形成無人聞問的情況。

就拿一個小例子來說,彰銀好不容易在多角化上跨出重要的一步,轉投資成立彰銀喬治亞投信公司,怎知打著彰銀的招牌,彰銀持股卻只有九.九%,彰銀喬治亞做得再好,彰銀受惠也有限。

據說,這樣做的理由是持股低於一○%,彰銀才能擔任彰銀喬治亞投信的保管銀行。明眼人都知道,彰銀找到一家策略聯盟對象,進行業務互惠,同樣可以達成爭取保管業務的目的。況且股權的收益應當比保管費收入多,彰銀為何要因小失大?

半公營行庫的經營階層由於缺乏切身感,主事者大半抱持過客心態,難以持續地貫徹經營理念,也無法追求效率,市場慢慢地被民營銀行搶走。十年前新銀行開放時,彰銀等三商銀的存款總額市占率為三七.一%,到了去年十一月底,已經降至一七.五%,可說大不如前。

富邦集團副總裁蔡明忠三月六日表示,富邦相關公司未來將轉型成立「富邦集團控股公司」。顯然,一旦金融控股公司法通過,各財團將爭相整合資源,搶占金融版圖,進而使公營及半公營行庫的實力進一步削弱。

因此,新政府不只要全力追查行庫弊案,伸張正義,更要思考公營及半公營行庫何去何從,才不會解決了過去的問題,卻為未來留下更大的問題。

延伸閱讀

0050一年漲36%,定期定額該繼續扣款,還是停利賺更多?不想後悔沒在高點出場...達人教你存股3技巧

2024-05-28

麥當勞神秘卡片讓你免費吃!除巴菲特、比爾蓋茲點餐靠這張..全台灣只有曾「被笑出糗」的他拿到

2024-06-08

巧遇黃仁勳沒想到他真兌現承諾、還給2.5萬小費!私廚超難訂,3兆男用餐卻像路邊攤容易?內行人開示

2024-06-06

知名冰淇淋突宣布「全商品降價」 別人喊漲它反降!價格降幅最多15%!網友超嗨:真的太有良心了

2024-06-08

快訊/中國無人機再闖金門「天下第一哨」空投傳單 揚言飛金門大學喊話「台灣,歸來兮」 軍方監控中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