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科技人的健康、減壓及養生 P.36

科技人的健康、減壓及養生 P.36

今年以來,科技產業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調整,不論是好公司、壞公司,景氣一轉差,不是倒閉,就是減薪、裁員,科技產業的從業員工,現在生活壓力都變得好大!

科技業是當紅產業,電子大亨荷包滿滿,是許多人羨慕的對象。但是,潛藏在高度競爭、高壓力的環境背後,卻是許多從業人員身體狀況不佳、毛病一堆。贏得了財富,但卻失去了健康,是許多科技人的寫照。

電子大亨如何減壓?如何養生?我們有最精采的報導。

有「日本 IC 教父」之稱的日本東芝前社長川西剛說過,「半導體產業是工程師的天堂,經營者的地獄。」

川西剛的意思是,過去在東芝各個事業部中,每年做業績預測,半導體事業部都是信用最差的,因為從來沒準過,好的時候成長兩倍,差的時候又一敗塗地。可是這行業技術進步很快,很適合工程師學習,所以是工程師的天堂,經營者的地獄。

現在,這句話得到印證,而且可以運用到所有的科技業。不僅經營者已經陷入地獄,即使是工程師,被裁員的有之,股票市值大幅縮水的有之,老闆的臉比以前更臭、壓力更大,其實當員工的,現在也不輕鬆!


胡洪九散步減壓──曹興誠不想鞠躬盡瘁

景氣波動最大的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產業,廠商過去一年可以賺一個資本額,但現在「豬羊變色」,一年虧損金額可達上百億元。眼看著短期內景氣回升不易,現金失血速度又加快,許多 DRAM 廠商的老闆,現在都面臨一生中最大的挑戰。

茂矽是這一波不景氣中受害最深的公司,茂矽集團董事長胡洪九,這一陣子笑容少了,也忙壞了,要替公司籌錢,要和投資人溝通,又要應付不時出現的中傷流言。胡洪九承受這麼多壓力,如何減壓?

和胡洪九相處多年的朋友說,「胡先生的生活極規律,沒有應酬,不打球,唯一的嗜好是散步。」散步是胡洪九減壓的方式,每天散步,讓他沉澱一天的疲勞,也想想明天及未來。面對壓力的時候,人需要信心及勇氣,尤其是踏入 DRAM 產業的人,此時更要有這種體認。

聯電今年以來狀況也不太理想,董事長曹興誠表面上談笑用兵,但背後其實一樣努力積極。今年重新回鍋擔任聯電董事長後,曹興誠笑說自己是,「原來工作是十倍速,放下董事長之後變成兩倍速,今年重新接董事長,又調到二十倍速」。二十倍速的曹董事長,是什麼樣的面貌?就像他自己說的,「每天清晨披衣即起,一直忙到欲罷不能。」「景氣差,以前不能談的,現在都可以談了,事情多得忙不完!」


向亨台打太極拳──黃宗仁打網球

曹興誠還舉歷史殷鑑,「司馬光在相位,鞠躬盡瘁,八月而卒,對我來說,這種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曹興誠今年還去榮總做了一次健康檢查,結果醫生跟他說,「我檢查過的人,有兩個是極健康的,一個是你,一個是郭台銘。」現在,聯電進入全面備戰狀態,隨時緊繃起來的曹興誠說,「現在聯電需要二十倍速的董事長,我可以承擔。」

七十歲的張忠謀,目前可能是資訊業中年紀最大的執行長( CEO 〉 , 但是,他的精神、體力依舊很好,主持一個多小時的法人說明會,可以全場站立,老當益壯。有時候,即使是法人說明會,嬌妻張淑芬也會參加,坐在來賓席中關心,有感情滋潤的張忠謀,工作心情及精神都好很多。

民國八十年成立的卓越光纖,努力了十年,也虧損了十年,直到今年才嶄露頭角。總經理向亨台一直承受許多股東的期望,但是從貝爾實驗室回國創業的向亨台,一向木訥、寡言,不太會解釋公司為什麼還不賺錢,只有以更多的努力回報股東。

很多人不知道,不太說話的向亨台,卻是個「武功」高手,曾是園區內太極拳聯誼會的會長,打得一手如電影《推手》裡的好拳。十年苦撐待變,意志力薄弱一點的人,早就退出了,打拳成為向亨台磨練及減壓的方法,卓越光纖最後也熬出「卓越」的績效。


台積電經理沈傳芳轉任國家公園解說員

精業董事長黃宗仁的工作壓力也很大,除了精業及轉投資的多家公司外,他手上還管理一個總金額七億多美元的永威創投,許多海外投資人緊盯著永威的投資績效,黃宗仁的壓力自然不輕。他如何放鬆自己?每個周末、周日,他都到美僑俱樂部打網球,一邊健身,又可減壓。

台積電成立第二年就加入的沈傳芳,去年七月正式離開他做了十二年的工作,前往雪霸國家公園管理局報到,擔任國家公園的義務解說員。沈傳芳從台積電離開時是擔任人力資源部經理,從台積電只有兩百名員工,做到後來的八千人,他的工作壓力越來越重,身體上的毛病也越來越多。

離開一個人人羨慕的工作,沈傳芳著實花了一段時間思考,想公司的價值以及自己的價值。最後,他的答案是,「以前賺錢,現在要賺健康」。從擔任義務解說員那天開始,沈傳芳教別人如何親近大自然,是他的工作,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現在,沈傳芳又出國進修,重拾課本,為自己打基礎,準備再一次出發。像沈傳芳這樣的人,今年園區內案例特別多。不論是否告別工作,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取得財富與健康的平衡點,這樣的「投資」,是不會隨股票而起落的真實人生。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是句老生常談,對於在產業經營多年的科技人來說,景氣波動是常態,有谷底就會有高峰,但是,如果誰撐不到下波景氣上來,在景氣回升前就已垮下來,那麼景氣縱使回來了,也沒太大意義,你說是嗎?

延伸閱讀

職場女高管網路交友被騙4千萬,戶頭慘剩15元、每天餐費僅100元...1年奇蹟追回全額,淚揭「人生勝利組為何上當」

2024-03-26

離開職場第一年常聚會吃喝,卻換來空虛...他45歲提早退休、20年後揭心路歷程:和自己交朋友,不怕寂寞找上門

2024-05-24

公司同事跟誰最不能交心?江湖人稱老闆的血滴子…職場和「這類人」打交道,做好3件事保命

2024-04-23

高層主管常做蠢決策、還怪基層執行力差?一個銀行櫃員職場啟示:為何員工只想混日子…大老闆不知道的事

2024-04-25

他40歲出頭財務自由果斷辭職提早退休,卻沒想5個月後決定重返工作:有錢人持續工作的真正原因

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