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外國人拿不走的投資與就業機會 P.104

外國人拿不走的投資與就業機會 P.104

味全表示,要從大陸進口康師傅的泡麵,以目前市場一半的價格,讓台灣消費者可以享用便宜又大碗的速食麵。

以市場領導者自居的統一當然不會認輸,以統一
集團在大陸布局之深廣,可以在台灣發動價格戰的產品,可不只泡麵一項。可以確定的是,明年加入世貿組織( WTO )之後, 類似的價格破壞,將會成為市場行銷的主流。


開發設計與行銷販賣工作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難不成,投資人要去放空泡麵,等到明年便宜的泡麵進口再回補?當然不是,述的例子只是說明,在加入世貿組織去掉保護傘之後,缺乏競爭力的產業將面對何等的處境。

不管是以投資人或個人生涯考量,都可以借用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提出的微笑曲線來說明,在曲線的兩端,也就是從事開發設計與行銷販賣兩種類型的工作,仍將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簡單地說,大家都知道經濟結構在轉型,但是,是日本型還是美國型的轉變,就莫衷一是了。日本型,就是拖,還幻想著日本第一,想用非關稅的手段保護本土企業,不論資源外移或技術移轉,都遲疑不行,所以景氣衰退了十二年,還在衰退。

美國傳統製造業被日本打得抬不起頭來,所以資源全往曲線的兩頭走,九○年代創造出資訊產業的高成長,這兩年更以新經濟領先全球。單以資訊產業來看,全台灣的投資人贊助下,才培養出這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但整個代號二十三、二十四、五十三、五十四的所有的公司獲利全加起來,還比不上微軟一家公司。在抉擇的關口,是選擇把門關起來這個容易的答案,或是選擇開大門、迎接風雪衝上前去這個拚命的做法,正在考驗我們。

以汽車類股來說好了,市場普遍認為,在開放美日汽車可以自由進口之後,國內車廠將無法在缺乏保護的環境下面對國際大廠的競爭。但是以今年的實際狀況來看,車輛的生產數字應該是十年來的最低紀錄,但轉型成功的車廠,卻可能創下最佳的獲利紀錄。

以裕隆汽車為例,前三季的累積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一七%,但是獲利並未減少。若把轉投資的收益計算在內,今年的稅前盈餘將超過四十二億元,比去年的四十一億元仍有些微成長。若能再細分公司獲利的來源,筆者猜測,來自於製造的比重,應呈持續下降的趨勢。成長的來源,或者稱為公司價值的創造,應該是來自銷售與金融操作這兩項。

從外部可以觀察得到的公司變化,在製造這一端,不斷在進行縮減的動作。除了遷廠之外,同時把資源外移,以降低成本。而撙節出來的資源,則用在銷售系統的改造,並且在自製的產品之外,引進多項外製的品牌。包括技術母廠、日本的日產,還有過去完全沒有瓜葛的雷諾汽車。這些動作,讓辛苦建立的銷售管道產生更大的價值。

除此之外,就算明年開放各地的汽車進口,裕隆已經成為這些車商在台灣的合作夥伴,而非入台之後必欲除之的競爭者,這層策略上的意義,更大於單純產品線擴充的價值。

類似裕隆這種放棄以自己的下駟去對抗未來競爭者的上駟,把資源集中在外人無法取代的行銷上,加入世貿之後的變化,只會讓公司的競爭力提升,而非陷於無止境的流血殺價比賽。這樣的企業,才是投資人應該選擇的標的,這樣的專業項目,才是求職者應該選擇的出路。

微笑曲線設計的一端,台灣在半導體、電子製造的上游,都有相當的優勢,跟入不入會沒多大關係。另一頭的銷售,與台灣的籃球運動差不了多少,都是關門打小孩可以,出國比賽是作夢。銷售與製造這兩項,在明年都會碰到嚴厲的考驗。


第三波將面對失業的 是白領製造業工作者

製造一直是台灣企業的強項,特殊的產業結構創造出低成本、高品質的製造服務產業,是過去十年資訊製造業高成長的根源。這當中,東南亞與大陸廉價的資源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在解除對大陸的管制之後,將有根本的變革。其實,這場產業革命,在中國大陸進行經濟開放政策後,就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曾有人說,在「 前大陸時期」 ,是台灣、韓國與東南亞這不到兩億的人口,生產商品賣給歐、美、日的六億消費者,所以是工廠的「 馬達一響,黃金萬兩」 的美好時光。在九○年代大陸加入市場之後(更精確的話,應該把東歐、前蘇聯地區也計算在內),成了十四億人做東西賣給六億人。整個國際經濟情勢,變成製造者在補貼消費者,製造業的獲利當然就江河日下了。

東南亞國家因為體質不佳,成了這場革命的第一批犧牲者。台灣經營者靈活應變的能力,並且到大陸設廠,把敵人的資源先納入旗下運用,所以才能撐到本世紀才讓問題浮現。也就是說,去除掉限制大陸產品直接入境這最後一道保護之後,缺乏特殊附加價值的製造業,將隨著全球產能過剩的浪潮,被更廉價的競爭者淘汰。

所謂的製造,並不只是指工廠做工這件事。舉例來說,券商的研究報告、外電的翻譯、帳務系統的處理……這些坐冷氣房的白領工作,可以找到更低廉的生產中心。因為,只要能系統化、去除地域文化差異的工作,都可以外包。這部分,對公司經營影響不如對個人的影響大。

我們可以推論,第一波的失業潮,產生在傳統製造業;第二段正在進行的,是電子製造業的就業機會減少;未來將面對失業的,是這些白領製造業工作者。遠的不說,已經發生在香港的演變,應該會讓台灣的上班族多所警惕。


掌握通路的強者 都在贏家候選名單上

在論到選擇投資標的時,其實有兩重標準。第一種是世界級的競爭者,像台積電、鴻海這種,他們只是剛好在台灣註冊,在台北掛牌交易而已,基本上,終端客戶與競爭者都是世界各地的廠商。有關這種公司的討論太多了,券商報告或媒體報導已到罄竹難書的地步。

第二種是本地型的企業,就是產於斯用於斯的公司,像宏亞食品,除了巧克力就是喜餅,不要說外銷歐美,連賣到所謂的華人地區都很少見。這種企業最容易被看衰,因為沒有國際競爭力嘛!但是,若有適當的調整,反倒有如蒙塵的珍珠,因為沒人愛嘛!

以前述的汽車業為例,本地製造並未享有價格的優勢。韓國車在國家的補貼下,繳完關稅之後,還是可以賣得比台灣車便宜。但是,要在台灣賣車,還是要用台灣的步數,還是要在台灣建立銷售與維修的系統,這是台灣企業或台灣人的天生競爭優勢。

所以裕隆的調整,反倒讓局勢轉變成對公司獲利有益。不符成本的車就別生產了,從菲律賓、美國進口,可能比台灣做的還便宜。跟單純的進口商比起來,本地有廠又有完整的維修系統,對消費者能提供的保障與服務,當然有相對優勢,只要認真賣車就好,產品看起來是增加,但業務內容其實是焦點化,當然可以提升競爭力。

在這樣的概念下,掌握通路的聯強、統一超、遠百,都是處於微笑曲線銷售端的贏家候選名單。金融業應該也是,但本身的體質太差,產業調整仍在進行,雖然公司多,題材也多,但可選擇的標的反而少。

其實,選工作跟選投資標的一樣,或者挑穩當沒風險的,或者挑有成長潛力的。能做設計開發的當然好,進入門檻高,回報也高;另一頭,做銷售的,其實需求永在,而且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專業。

延伸閱讀

3大法人買超400億,台股漲逾500點站上2萬!台積電、廣達、奇鋐…AI股散熱股助攻,前波缺口能補?

2024-04-24

繼黃仁勳、蘇姿丰後又一AI巨星誕生!同樣出身美超微的台灣囡仔 謝金河:出身嘉義的他最感謝這位「台灣部長」

2024-02-04

台積電法說會吞定心丸!魏哲家喊谷底近了「明年健康成長」…資本支出、營收表現一文解讀

2023-10-20

台積電法說會變法會也沒在怕,外資仍看好股價衝740元!股海老手教戰:這訊號出現就買

2023-07-21

最神祕AI妖股 美超微 憑什麼夯?

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