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航太工業海外投資大失敗 P.32

航太工業海外投資大失敗 P.32

三年多前,國民黨還在執政時,就將航太與生化科技列為我國重點發展工業,的確很具前瞻性。但可惜因「擇錯偶」,使得當年的遠見,如今成了不忍卒睹的失敗。

當時,政府發展航太與生化產業以投資海外為主,如成立「生化基金」一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十四億元)投資美國生化上市公司股票。航太工業則投資美國「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及投資凱斯特勒火箭載具公司。前者結合政府與民間企業一再增資,投入資金已達三億美元:凱斯特勒公司火箭載具計畫,台灣也已投入一億美元,合計投資金額高達四億美元。

但目前,史威靈區間飛機驗證時間一再延後,即使可以營業,恐怕已錯過良好商機。凱斯特勒更是已進入重整,台灣投入資金可能只剩二%到三%。四億美元海外投資血本無歸機率很大,而政府官股資金占半數以上,其他民間企業也是應政府要求而投資,如此錯誤決策造成損失應予重視。


對方只有空泛的意願 技術移轉從未落實

據當時的行政院科技小組主其事者稱,航太海外投資之目的,在藉合資爭取承包飛機或衛星之組裝及零組件在台生產業務,以發展我國的航太工業,特別是藉投資以建立與我國「漢翔」及「中華一號衛星」之策略聯盟關係。若這一構想能夠確切落實,政府及金融機構理應充分配合支持。

不過筆者從擔任台翔董事期間審核「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增資計畫,及進行評估之凱斯特勒公司 K-1 投資計畫中, 發現主事者從未認真從投資合約層面將我方的投資,與對方技術移轉結合在一起。

對方只有空泛的意願,合約中並未要求外商在不能履約時負理賠或返還投資之責任。我方投入大額資金只能期待一些遙不可及的善意回報,此與民間企業自海外技術移轉方式大不相同。同時主要技術移轉對象漢翔及國科會太空計畫室也都未參與技術移轉之談判,日後又如何落實技術移轉?

例如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是發展新型區間機 SJ30-2 飛機。據航太開發小組官員稱,該投資是在發展我國飛機零組件。既然如此,為何不從飛機設計開始就與台灣零組件廠做策略聯盟?何況我方又占了最大股份。

若謂現在我國零組件廠技術、品質層次與國外認證標準相去甚遠,那麼飛機開始量產後,我國也仍然沒有能力取得零組件及飛機組裝之業務,當初我們又何必急著花大筆銀子至國外投資開發新型飛機呢?何不等國內零組件廠品質提升後,再圖向外發展?

而凱斯特勒只是一家系統整合公司,發射載具的系統開發、製造乃至裝配都完全外包。本身擁有的技術資源非常有限。台灣航太工業投資期待技術移轉的主觀意願,因牽涉到外包廠,凱斯特勒根本無權代外包廠商承諾任何技術移轉。何況基於政治及軍事考量,火箭載具及衛星零組件製造技術可能禁止移轉給台灣。

凱斯特勒投資案只是冒著高度的財務風險,去買一個可能賺錢的機會,對台灣航太工業發展毫無助益。何況如今公司尚未營運,即可能減資九七%。


海外投資並非正途 募資掮客別有居心

台灣經濟奇蹟中,從未有任何一項產業是以投資海外做發展的契機。反之,卻多是外商來台投資設廠, 以早期發展電器工業之飛利浦、RCA、摩托羅拉等,石化業的中美和( Amocra ),東聯( Union Carbide )等, 以至後來半導體業「德碁」的德儀,「台積電」的飛利浦,「力晶」的日立等。顯見航太工業當初發展策略已造成無可瀰補之重大損失。

史威靈能在台灣一再增資,是因為美國參議員洛克斐勒藉外交對我政府施壓,主管部門不得不配合。凱斯特勒的募資掮客未知是何方神聖,能直達決策高層,前行政院科技政務委員是幕後主要推手。檢調單位及監察院應正視此案,進入調查。

我國處境艱難,外交要走出去,產業要升級,以致國際上有許多不肖商人引薦一些投資案,以建立外交關係或技術移轉、發展產業等堂皇之理由,迎合黨政間一些急功近利者的口味;實則遂行其賺取投資仲介費用之目的。至於日後的經營風險或技術移轉是否落實,都不是他們在意的事。凱斯特勒公司一九九八至二○○○年帳上仲介費合計一億三千六百七十萬美元(不含認股權),由此可知這些國際投資掮客的真正意圖了。

延伸閱讀

高股息ETF新上檔這麼多,為何獨鍾00878?波動低、填息快...達人:存股族最愛這樣賺

2024-05-31

00878、00929、00946…台股ETF受益人連13周創高,高股息ETF誰人氣最旺?這檔新兵他早預測會噴

2024-05-29

77萬股民開心!00919配0.7元又改寫紀錄、年化配息率飆破10%,13檔換股名單、最後買進日曝光

2024-06-01

00919年化配息率11%,25元會太貴?他存股40張月領上萬元:3原則操作「股息價差兩頭賺」

2024-06-04

不是00929、00878...00919奪ETF零股交易王!「月底換股+次次填息」25元還能買?有效買點在哪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