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台灣股王」暢論電子業 P.40

「台灣股王」暢論電子業 P.40

聯發科技目前是 IC 設計業中的佼佼者,也是當今台灣股王,董事長蔡明介則是從聯電時代就一直負責 IC 設計,二十餘年來,蔡明介已看過六、七次的景氣循環,累積相當深厚的經驗,對於 IC 產業深刻了解。

新的一年, IC 產業景氣到底好不好?會有什麼商機及趨勢出現?本刊特別專訪蔡明介,請他談談他的看法,以下是專訪蔡明介的紀要。

我同意李焜耀先生的看法,個人化( individualize )的趨勢確實是主流。從早期的大電腦系統,到後來的伺服器、個人電腦,從辦公室到進入家庭,現在科技才開始要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裡, 像筆記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器( PDA )如 Palm 或 iPaq 等,都是可以帶著走的。資訊產業花了二、三十年,如今才真正走到個人化的境界。

璩美鳳事件凸顯個人化大趨勢,無線通訊是另一大趨勢

從消費者的層面來看是如此,我們做零件的公司,當然也是跟著趨勢走,像今年下半年 CD-RW 的需求大幅增加,DVD 播放機賣得很好, 就是因為個人化的儲存及傳送需求增加。就像璩美鳳事件,大家把喜歡的影像或內容燒到光碟,送給朋友看。以前資料處理只是一種過程,但現在大家都要把內容存起來,這些都是個人化趨勢下的產物。

無線通訊也是伴隨個人化趨勢的新需求,因為大家把東西帶著走,不論到何處,都希望能夠連上網路,這時無線的需求就很大了,未來不只是像正文、陽慶這種公司可以一年成長三、四倍以上,更多的公司會因為無線通訊市場的興起而出現,我們聯發科技也已開始切入無線通訊的技術。

二○○二年是無線通訊的轉折點,因為當筆記型電腦變成行動通訊的平台,手機與 PDA 的結合,無線的應用已到了很自然的地步, 再加上台積電、聯電積極推動這些無線、高頻、省電的製程,成本已降到很低,未來無線一定會很普及。個人化及無線通訊,會是新的一年最明顯的兩個趨勢。


半導體今年即使成長一五% 都不算太好

新的一年景氣到底會如何,現在當然還看不出來,不過,由於二○○一年半導體實在衰退太多,高達三三%的負成長,這種衰退實在是很嚴重,因此估計今年一定會成長,只是成長幅度多少還不確定。有些單位還預估是負成長或零成長,這是有點太悲觀。

去年個人電腦衰退一成,手機也是負成長, 我想今年有 P4 及 WindowsXP 等新產品的推動,成長率應該會是正的,至於手機應該也可成長一成以內,去年半導體衰退三三%,因此如果今年成長率沒有大於一五%,都已經不算是太好的成績。我想今年不景氣應該差不多可以過去了,預料應有溫和的成長。

對企業來說,通常要在景氣比較確定復甦之後的九個月到一年,才會放膽增加預算支出,因此,我認為今年景氣要成長,幅度應該不會太大,要等到後年才有機會大成長。

預測產業很難,但還是有些趨勢可以看得到,例如分整合( disintegration )的趨勢會持續進行。舉例來說,像早期 Palm 及 Handspring 這些公司推出 PDA時,都是將軟硬體、設計、製造全部整合在一起,沒有授權給別人,但是後來康柏推出 iPaq, 很快就分出來給別人做,微軟的 WinCE、口袋型個人電腦( Pocket PC )都已授權出來,這是因為產業成熟了, 整個基礎結構已很完整,整合的優勢已經消失,所以大家必須服膺新的遊戲規則。


電信產業也在「分整合」,分整合愈快,對晶片公司愈有利

電信產業也在走分整合的路線,易利信、摩托羅拉已充分了解手機製造不易賺錢,因此業務都開始外包,而且若外包出來,說不定技術推動的速度會更快,對自己的發展也有幫助。目前易利信不僅將手機的設計製造交給別人,更在基地台及網路部分和新力合作。

電信產業是比個人電腦更複雜的行業,本身是封閉系統,技術也比較複雜,這種趨勢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看得出成果。像去年台灣做手機的公司本來預估要出到兩千萬支,但最後只做到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萬支,現在大家預估今年可以做到三千萬支,看起來這個目標應該比較容易達成。

諾基亞目前只把生產交給 Flextronics 及旭電,設計還是自己做,諾基亞因為市占率大,獲利很高,因此有本錢維持這種架構,但像摩托羅拉還要裁員九千人,電信產業的分整合還沒結束。另外,日本企業本來在整合的程度上就很深,所以要分整合,日本比歐美企業要難很多。

電信業分整合的趨勢是必然的,任何廠商都不能改變或扭轉,只是,分整合的速度要看台灣廠商的能耐,以及不景氣會持續多久。分整合的速度愈快,對台灣、對晶片公司會愈有利。


順應客戶需求、推動技術進步就會是賺錢的公司

觀察去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的排名,也值得探討。例如前三名分別是英特爾、德州儀器及意法半導體,其中意法半導體,因為產品線比較多元,而且涵蓋多媒體、通訊、電腦、汽車等,因此衰退比較少,排名就明顯提升;至於日本的恩益禧、日立因為 DRAM 衰退太大,排名全部掉到五名外;但三星的排名仍然往前走,可以看出三星的策略的確成功。

分整合的趨勢已是必然,但重點在於,每個公司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想借用美國一位知名教授克里斯汀生( Crayton M. Christensen )的理論,他認為產業分整合的趨勢形成後,在整個產業價值鏈中,只有一直順應客戶的需求,並持續推動技術進步的公司,才會賺錢。

克里斯汀生曾經發表過斷裂性技術( disrupt technology )概念聞名於世,也曾是英特爾邀請多次去做企業診斷的人,此次他推出這個概念,我覺得比以前的更有意思。


差異化決定競爭力

早期很多大企業都是上下游整合的形態,現在分整合的趨勢出現後,大家都做自己最專精的部分,但是,競爭依然存在,那麼,什麼地方才有錢賺?很明顯的,誰能滿足客戶並推動技術不斷進步,就是贏家。 例如個人電腦,早期康柏、IBM還可以賺錢,但後來只有英特爾及微軟賺錢,因為他們變成推動技術進步的重心。

許多半導體製造公司不賺錢,尤其是標準產品 DRAM,大家拚價格、拚良率,沒有人賺錢,結果是做設備的公司如應用材料賺錢,因為要拚良率,就要買更好的設備;做磁碟機的公司如 Seagate 及 Quantum 也都不賺錢,結果是做磁碟頭零件的公司賺錢。賣電腦的公司中,現在只有戴爾賺錢,是因為戴爾用不同的方式賣,可以提供客戶較高的價值及功能。

但是,做零件的公司也不見得一定賺錢,談到這裡,又要回到競爭最基本的原則,也就是有沒有差異化,如果沒有,當然很難與別人做區隔,這個原則說起來簡單,不用一頁就可以講完,但要做到並不容易;另外,競爭多不多也是一個重點,DRAM 業就是一個明顯例子,我認為, 獨占及不確定性是獲利的主要來源,獨占則又是差異化競爭的一個極端表現。

在分整合的過程中,以前系統公司所做的整合工作,現在都輪到 IC 設計公司做,這個趨勢是所謂的系統整合晶片( SoC,System on Chip ),IC 設計公司做系統及軟體的人,比做 IC 硬體的人還要多,像聯發科及智原,做系統及軟體的人力都是做晶片的兩、三倍,因為做 IC 之前,就要花很多人力把系統及功能定義好。


設計公司的利潤與 SoCness 成正比

在 SoC 的時代中,誰能推出功能較強、成本較低的整合晶片,誰就是贏家。 在這種競爭中, 可重複使用的矽智財( reusable IP )將是公司很關鍵的資產,晶圓代工也拚命在推動使用更先進的製程,以及他們的矽智財資料庫。因此,我認為,設計公司要增加競爭力,一定要提升這些整合的能力,設計公司的利潤,是與公司的「 SoCness 」(系統整合晶片發展的程度)成正比。

以未來的態勢來看,台灣設計業者的相對競爭條件比美國要有利。美國公司一直投入在比較先進的技術研發,但是,現在有些公司四、五年前的東西還在做,這些東西台灣慢慢也會做, 從產品的生命週期 S 曲線來看,台灣正逐漸往前段推移,會直接向美國公司挑戰。

我認為,晶圓代工的成長率比整體半導體的成長還要快,設計公司的成長率也會超越整體業界的水準,至於台灣設計公司的成長,也一樣會超過美國整體的水準,美國半導體業界現在除了英特爾、德州儀器比較強以外,其他公司的優勢也在轉移,這是很值得注意的。

最近我們比較密切在注意日圓貶值的影響,由於台幣跟著日圓貶,,日本客戶比重較高的人,可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但其實我們有些客戶因為日圓貶值而使整體成本降低,對我們也有利。不過,如果整個貨幣系統崩盤,我想所有人受到的衝擊都一樣,都會很慘。



蔡明介要出書了

撰文:林宏文

「出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將 IC 設計業的競爭本質,提供給讀者參考。」

蔡明介的新書《競爭力的探求》即將出版,這本書是集結過去兩年他在《今周刊》「尖端對話」專欄所主講的文章,經過增刪改寫後的結晶,總共八萬餘字的內容,將 IC 設計業的競爭內涵及台灣產業發展的建言,都包含在內。

今年以來,聯發科技是最受矚目的公司,不僅上市後,聯發科技就成為台股最高價的股王,更因為在不景氣的時候,聯發科竟然還能逆勢突圍,創造高成長、高獲利的模式。能夠創造這麼難得的成績,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的經營能力,當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延伸閱讀

為何15秒短影音讓人上癮、甚至出現「抖音腦」?關鍵出在這機制!一文看懂有多嚴重

2023-08-22

中國用抖音「大內宣」直搗房地產破洞!拆爛尾樓、戒「鴉片」⋯謝金河:戮泡沫、重振經濟的一大步

2023-10-06

又是抖音流行!「魔芋爽」小學生躲廁所吃,這成分破表好傷腎…好市多也上架,醫訝異哪有素毛肚?

2023-12-04

臉書、Youtube、抖音全納管!歐盟數位法上路 19家大型網路平台率先適用 違者罰全球營收6%

2023-08-28

賴侯柯推LINE貼圖、郭董抖音唱跳《我姓郭》....總統參選人擠社群拚聲量,能轉多少票出來?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