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創業投資與風險投資 P.62

創業投資與風險投資 P.62

日前,我在大陸遇到很多台灣創投業的朋友,很多人談到對大陸投資時,說法都很像,都說現在還在布局,因為大陸還沒有獲利退出機制,法律不健全,所以,先來大陸觀察,繳一點學費也沒關係。

台灣與大陸同文同種,容易找到共通話題,提到明星、歌手、俏皮話,大家都聽得懂,可以哈哈一笑。但是,這些都只是開場白而已,就像在宴會中碰面時,互相稱讚衣服漂亮、頭髮好看,但這種關係,與創投追求的個人及工作關係的理想,其實還有一段距離。

以華晶創投而言,我們的作法比較積極,在大陸不只是布局,早在一九九七年初就已經真槍實彈進行投資卡位。 我們積極尋找案源( deal flow ),深入評估、找尋人才,人才有分「本地派」、「海歸派」,我們努力去認識、了解他們,這不是一蹴可幾的事,要努力扎根好幾年的。每年約評估數百個案子之後,我們精挑細選,只完成了少數幾個投資案。

有人問我,難道華晶不關心獲利退出機制嗎?我的回答是,我們當然關心呀!但是在環境成熟前,現階段扎根打樁的目標,是建立案源、尋找創業人才,並且與其他創投一同發展商業機會,時機的來臨也許要等待,也許很快,但是創業者與創投都必須在事先都準備好。整個過程有高報酬的潛力,更有高風險,如何管理風險並獲取報酬,就是創投業者的工作內容。 有人問我, 為什麼台灣把 VC (Venture Capital )翻譯成「創業投資」,中國大陸則翻譯成「風險投資」,這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我的回答是,其實兩個想法都對,剛好代表 VC 的兩個基本精神。

翻譯成創業投資,強調的「創業」,是創投家與創業者的夥伴關係,創投不只是金主而已,必須提供專業價值,與創業者一起合作,把價值注入到公司裡;至於翻成風險投資,則是強調「風險」,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尤其 VC 的特性就是高風險、高報酬,追求報酬之前就要想辦法管理風險、降低風險。前者重在提供專業價值( Value-add ),後者著重在管理。

創投是人的產業,人脈很重要,但不是強調你和誰一起唱 KTV、打高爾夫,而是真正的個人及工作關係( personal and working relationship ), 創投業者與創業者都要彼此熟悉,分享機會與風險,這是專業的人脈,也是互惠的創業夥伴關係,在美國、台灣、大陸都是如此。

前兩三年中國投資大熱門,很多美國、日本、歐洲及台灣的創投業者進軍中國,在幾個大城市炒得沸沸揚揚,其中不乏機會主義者。經過一年半來的冷卻,很多曾經在亞洲大張旗鼓的創投,現在似乎都不見了,當初所支持的公司,有的任其掙扎求生,更多已黯然結束,過程不見得很愉快或專業,使得 VC 之名蒙上了些許陰影。但是,當然還有很多是專業、正直的創投,他們是我們要合作的盟友。

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創投,也有一些是想炒作土地及股票的,過去台灣做過的事,中國大陸也會出現。一個南方證券出問題,就讓整個市場崩盤,可見中國大陸的基礎架構不穩定,我們尋找合作對象的時候,就會謹慎觀察,避開這種人或企業。

「積極與創業者建立夥伴關係」與「管理投資風險」,是華晶創投重視的兩大課題。尤其最近,我們自我檢視:「經過去年的嚴酷考驗後,我們還是不是一家好創投?」

去年全世界經濟環境不佳,對很多公司來說,都是非常辛苦的一年。對於華晶來說,我們也面臨創業以來最嚴格的試煉。雖然成績在業界中算不錯,但我們仍然很認真地自我檢討:我們為被投資的公司創造多少價值?人際網絡對不對?找得到真正對的人嗎?在服務投資人及被投資人方面,有哪些地方還要加強?

創投是以「人」為中心的行業。過去我強調過,創投要投資水源性的技術,但水源性技術若跑到錯的人手上,也很可能變成一個枯井。另外,還要有對的產業,就是水源性的技術及潛在市場。我們很認真地檢討,我們有沒有找到對的人,以及對的產業。

我們最近一個基金的投資時間只有兩年,投資報酬率還看不出來,主要當然是這段時間景氣不好,上市機會小,而且兩年時間太短,公司尚未成長到可以獲利出場。但我們還是積極思索其他獲利了結的管道,為股東尋求最大的投資報酬率。

與三年前比起來,現在要把公司賣掉,機會多很多。因為不景氣下,很多企業為了省錢,只專注這一代的產品,對未來的產品不見得會再投資研發,而可能直接對外購併,用最少的錢取得技術或產品。在這種趨勢下,擁有水源性技術或產品的公司,就有機會賣掉。

舉例來說,像寶鹼( P&G )或微軟( Microsoft )這種跨國公司,他們在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有據點,但每個地方都要做當地化( localize ),包括翻譯成不同語文、改寫手冊、行銷要當地化、程式要重寫……等等,這些原來都分散到各地,需要一百組人來做,與總部的溝通往來耗費很多時間,不景氣一來,總公司會希望降低成本,此時很可能就會把原來編制龐大的人員裁掉。

因此,像奇異、思科、北電、福特、通用等企業,過去一、兩年都大幅裁員,但是, 另一方面也花錢在刀口上, 採用新的基於網路架構( web-based )的 IT產品,及雇用特別的專才,幫忙他們做更有效率的改善,他們可能因為裁員省了幾千萬、幾億美元,但卻會花幾百萬美元去買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軟體。

因此,在市場改變時,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機會,我們一些原來做這類軟體的公司,雖然不能在一年內上市,但卻有機會被大公司購併,而且投資報酬率還不輸上市。

另外,我們也很清楚,投資時一定要找看法及哲學一致的人及公司,有些人在景氣好時和你是朋友,不好時就露出另一面目,在下一波景氣來臨前,我們要慎選合作的夥伴,那些沒有經過景氣衰退洗禮的創投,或是景氣不好馬上變了樣的創投,在我們考慮長期合作的對象時,就會有另一層次的考慮。

我們總以 fiduciary duty (受委託之專業責任)為宗旨,為我們的投資人尋找最大的報酬,和一群熱情、有專業的創業者及創投夥伴一起,致力於改變產業,改變世界。

談到創業精神與夥伴關係,讓我不禁想到母校交通大學。日前交大舉行校友聚會,我有幸回去與眾多受尊敬、很有成就的學長碰面,有很多深刻的感受。我覺得,交大校友所發展出來的關係,不是吃喝玩樂的關係,而是非常接近我所說的個人與工作的關係。

許多老校友提攜後進、給予建議、分享專業的人脈,同輩的校友互相切磋,同心打拚,這種關係,是一百多年建立起來的校風的反映,是一個珍貴無形的資產,這也是許多交大校友在科技業、投資界成就傑出的主因之一。即使在國外,交大校友的關係,恐怕也只有像史丹佛的校友會可以比擬。交大校友對產業發展的貢獻,我深深引以為榮。

延伸閱讀

美國又對華為開刀!撤回英特爾、高通晶片出口許可...筆電、智慧手機會受影響?股價先跌了

2024-05-08

「我們」晶片比中國先進!美商務部長:「我們」包含台灣…稱出口管制發揮作用,華為晶片落後多年

2024-04-23

蘋果、華為發表會同天較勁!新品各端出什麼菜色?鴻海、緯創、健鼎…外資、投信聯手搶買這檔

2024-05-07

連比爾蓋茲也投資的Beyond meat植物肉,5年股價大跌逾9成…雀巢、聯合利華為何相繼投入,背後原因曝光

2024-05-20

等值300億4筆資產賣長榮海運,小股東質疑洗錢開告「張國華為首全體董事」!公司發聲:與事實完全不符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