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不是猛龍不過江 P.41

不是猛龍不過江 P.41

從台灣總經理到大中國總經理,在德州儀器已工作二十三年的郭江龍,事業生涯一步步攀向高峰,接掌大中國業務已有五年的他,如何看待台灣與大陸兩地的資訊業,以及兩岸人才、產業的競爭優勢?

「四面大鼓,八面威風,一統江湖!」震耳的擊鼓聲轟隆隆地響,伴隨著一群頭上綁著彩帶的年輕人響徹雲霄的吼叫,平日風光明媚、四季如春的杭州汪莊賓館,這幾天特別激動振奮,引來許多遊客側目。

這是德州儀器( TI)在大中國地區的行銷業務團隊,三月四日在杭州召開今年的誓師大會,六十位平均年齡三十多歲、來自全中國各地的業務菁英,安靜地包圍著一位領頭的大老闆。

這位掌管德儀全中國業務的大老闆,就是五年前從台灣調到中國、擔任德州儀器大中國區總經理的郭江龍。


過江龍赴中國效命──忍心放棄台灣業務

「我的名字叫起來特別響亮,郭江龍,叫起來就像過江龍,這個名字,好像命中注定,就是要我跨過台灣海峽這條大江,來到更大的中國市場,讓德州儀器在中國躍為一條龍!」

七年前,也就是九五年,郭江龍在德州儀器台灣區行銷業務總經理的職務上,已經做到第三個年頭,那時,台灣半導體市場的業務正處於大幅成長的階段。不過,秉持著每個工作最多做四、五年的原則,郭江龍當時就已決定要到中國發展。

回想一九九五年的中國半導體市場,幾乎可以說是「不毛之地」,與台灣日正當中的產業熱度,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可是,郭江龍當時覺得,中國明顯會是未來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地區,如果能到中國發展,不僅他自己可以更上層樓,他下面許多優秀的年輕人,也才有機會升上來負責更重要的工作。

當時,郭江龍便跟那時擔任德州儀器亞洲總裁的盧克修反映,可是,盧克修沒有答應,覺得時機還不成熟。等了兩年,郭江龍終於等到了機會,有一天,時任德儀亞洲代理總裁的李中興問他,「我們在中國缺一個總經理,你願不願意去?」

「我當然願意!」郭江龍不假思索地回答,距離他接手台灣總經理的職務已有五年,中國市場又已處於一個蓄勢待發的階段,為了表達自己的決心,他又補了一句話,「我不僅已準備好,早在兩年前,我就與太太、家人都溝通過了,他們都支持我去!」


每四年歷練一個職務──從工廠跨到行銷業務

於是, 郭江龍過江了,來到人生地不熟的中國,展開他職業生涯中的第 N 個工作。

為什麼說是第 N 個工作?七九年,郭江龍加入台灣德州儀器中和廠, 在這座工廠中,他做過製程工程師、企畫、製造、生產流程、廠務等工作,從一個工程師,跨足到進出口報關、採購、設施安全等工作,幾乎每四到五年,就換一個大部門歷練。

經歷了這麼多工作後,郭江龍覺得一直待在工廠內沒有意思,於是,九二年,他轉換更不同的跑道,跨入行銷業務領域,成為德儀在台灣的行銷業務總經理。

「德儀是一家很好的公司,讓我在不同的領域累積實力,現在又得以來到中國一展所長,我當然要好好把握。」郭江龍在他北京的家,緩緩道出他的「兩岸經驗談」,五年來勤跑中國大江南北的實戰經驗,讓他對中國市場、做生意的方式,了解得更加透徹,也提供有意到大陸發展的台商一些建議。

「在這短短的幾年內,中國的成長真的很快!」郭江龍說,九六年德儀開始在中國設立行銷據點,隔一年德儀在大中國(包括大陸及香港)的業務量就從一億美元起跳,到了二○○○年,已經達到四.五億美元的高峰;九二年郭江龍接台灣總經理時,當時全年的業績是一億美元左右,一直到九七年,共花了五年的時間,才達到四億美元的水準。


大陸廠商研發較少,需要完整的解決方案

雖然去年全球景氣不佳,德儀在中國的銷售額又回到三億多美元的水準,至於在台灣,去年業績倒是仍維持在四億美元以上。但是,如果依照中國市場的成長潛力,以及未來更多生產活動都將移至中國的趨勢來看,以半導體零件為主要業務的德儀,依然把中國視為是成長潛力最快的地區。

「中國最大的市場是內需市場,與台灣以外銷為主的產業形態非常不同。」郭江龍說,因為有這項最關鍵的差異,讓兩地客戶的需求完全不同,服務的方式也就必須跟著調整。

「大陸公司比較偏重行銷及通路,研發的比重較少,產品技術與科技研發沒有台灣廠商先進,因此,對半導體供應商的需求,是希望提供一整套的設計方案。換句話說,大陸廠商不像台灣廠商只需要半導體零件就好,他們需要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幫他們完成先期的準備工作。」

也因為普遍缺乏前期系統設計的投入,因此德儀在中國的布局,就以替客戶解決這個問題為優先,在德儀亞洲總裁程天縱的推動下,主導成立了兩個策略聯盟(JV )廠商北京長信嘉及上海全景,做為提供客戶先期技術協助的企業。

另外,中國的資訊產業鏈尚不完整,也讓一些企業在做研究開發時,沒有很強的支援。郭江龍說,「例如有些公司要做一個產品,在中國找不到很好的電路板公司,還是得到台灣來找,另外像機殼、模具等其他零件,都是台灣廠商比較強。」雖然大陸廠商進步得很快,但目前還是需要台灣廠商的協助,對台灣產業相當熟悉的郭江龍,因此也協助引進台灣廠商的資源,幫助中國企業的發展。


台商鎖定全世界市場,較具經濟規模及成本競爭力

「如果從經濟規模來比較,台灣也是比較領先,因為台灣很多廠商追求的是全世界的市場,零組件的需求量比較大,大陸的公司通常只供給國內市場,或只是在很小的區域內賣,不是每家公司都像聯想電腦那麼大,因為經濟規模小很多,所以在價格上就比較貴,這也是台灣廠商優勢的地方。」

郭江龍舉例,像在數據機市場上,台灣的致福及亞旭,在經濟規模上就大陸大部分的企業都大,因此取得數據機零件的成本也低很多,在這一點,台灣其實和大陸公司有很多合作的空間。

「不過,雙方要談合作,理論是不夠的,通常要經過一段磨合,才能夠真正體現,而且,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對半導體的進口關稅將降到零,台灣系統廠商的競爭優勢會逐漸消失,這一點台商的壓力會愈來愈大。」

在行銷通路上,郭江龍認為本地企業的競爭力最強,外商很難與本地企業競爭,就像台商去海外打市場,也遇到很大的挑戰一樣,「聯想電腦很清楚本地市場的需求,即使相同語言、文化的台灣人來做,也得面臨嚴苛的挑戰。」

郭江龍認為,通路是一個長期戰爭,要有很大的決心,不是一、兩年的事,甚至要有熬十年的打算,「如果打通路需要 X 年,有很多企業在第 X-2 年時,就受不了而退出。 」問題就是,到底這個 X 應該等於多少?郭江龍說,「一般而言,很多公司設定的目標,都是用五年拿下多少市場,五年是大家能夠忍受的極限,可是,通常時間可能還要更長。」


打通路的困難度最高,需要很長久的 X 年

郭江龍舉傳統產業為例, 「像食品業, 這個 X 都設定得很長, 像台灣的 7-Eleven, 很可能是未來中國很受歡迎的便利商店,但是時間需要多久?在台灣,7-Eleven 可能耗費了十幾年,才做到這樣的規模, 虧損的時間長達九年,但是台灣人口二千二百萬人,大約只是北京加上海的規模,要來中國做通路,所需的時間恐怕要更長一點。」

「再舉聯想為例,他們是那麼強勢,在中國的市占率達到三成以上,是中國第一, 也是亞洲第一,比第二位的七%到八%要遙遙領先。 聯想贏在通路,因為像IBM、惠普並不是輸在產品上, 這些外商公司的產品已經夠好了,只是他們不知道客戶喜歡什麼,但是,柳傳志(聯想集團董事長)知道客戶在哪裡、需要什麼。」

「目前很多外商都引進資金、管理及技術,想搶中國通路市場的大餅,像在全世界通路經營最好的戴爾電腦,也有意進入,一些香港商、台商也都會參與,洋方法和土方法共同加入競爭後,市場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

郭江龍認為,台灣的通路商要到中國打天下,應該還是有不錯的機會,因為台商已經累積出不錯的管理及資金,像聯強在資訊系統產品的通路有數十年經驗,未來到中國市場發展,機會應該不錯,至於台灣半導體零件商如世平、文曄等公司,也都有二十幾年的經驗,又在台灣上市集資,未來也不可忽視。


不與客戶競爭,與客戶一起成長

目前德儀在中國的半導體業務,主要是透過香港的代理商,以及一、兩家台商的運作,因為郭江龍覺得,在中國內地還找不到很好的零件代理商。

郭江龍強調,德儀不生產最終產品,因此不與客戶競爭,而且,當客戶成長,德儀也會跟著成長,所以,德儀在全中國四十七個大學,設立了五十個實驗室,將德儀的數位訊號處理器( DSP )免費讓大學生使用,「因為, 我們不怕別人知道我們的技術,反而希望我們的客戶愈聰明愈好,大學生若能很熟悉這個技術,未來畢業後,到每家公司負責技術研發,就可以把研發的觀念帶到每家公司。」

郭江龍說,很多人到大陸,是用「打了就跑」的方式,如此絕對無法長期經營,德儀提供的解決方案,可以把創造出來的價值,透過客戶轉到最終消費者手上,這種與客戶成長及深耕的方式,贏得了很多客戶的信任。

回首五年來的大陸經驗,郭江龍有很大的感觸,也有很多心得,不過,他仍然覺得,要先有時勢才能產生英雄,如果他早在八○年代就接台灣總經理,那時一定也無用武之地,因為當時台灣只有電動玩具的產業,在九五年以前,中國大陸的需求也還很低,他剛好踩在台灣九○年代以後的高速成長,以及中國在九七年之後的巨大浪頭,才讓他的事業生涯得以再創高峰。

「如果當初我沒有決定到中國,繼續在台灣當總經理的話,那麼今年就要進入第十一個年頭了,如果真的這樣,那你想想看,我下面一批優秀的年輕人,看到我把位子卡住,不怨死我才怪!」

從台灣到大陸,郭江龍是眾多傑出台灣專業經理人中,更上一層樓到中國發展的案例之一,但是,也因為他的能捨,才能得到更大的一片天,「人總不能一直唱小生,現在輪到我唱老旦,就應該把小生讓給別人唱」,這是郭江龍的人生哲學。


台商會成為大西北建設主力 


林宏文

到中國五年,郭江龍接觸過眾多台商,他認為,台商最可貴的是創業精神,目前已經在大陸的一百萬台商及家人,未來不可能再回到台灣,而會逐漸往中西部走,開創更多新的機會。

郭江龍對族群遷徙及產業移動有一番研究,他說,早期台灣的發展,是高科技人才從美國回來,傳統產業逐漸外移到中國,現在高科技人才又開始移至中國,從南到北占據了中國的沿海都市;至於在中國,西部的小孩擠到東部發展,東部的小孩則拚命出國,目前中國留學生在歐美有近三十萬人,這些人在未來中國股票上市機制建立起來後,又會大量回到中國工作。

郭江龍認為,一旦這些中國留學生回到大陸,加上許多本地人從中階經理逐步爬到更高的位子時,台幹的機會就沒有了,屆時,就必須再往西部走,去開創更艱苦的新事業。台商不會像以前到台灣發展的日本人,當做得不好就收拾包袱回日本,台商是回不了台灣的,因為台灣太小,另一方面也是台商具有開創精神。

郭江龍說,早在八○年代解嚴以前,大陸很多高階主管都由香港及新加坡人派任,但台灣一開放後,許多優秀的台灣人就到中國擔綱重任,台灣的高階經理人薪水也不輸香港或新加坡人;未來中國繼續朝開放的方向走,台灣人的優勢也會降低,目前台幹與本地幹部的薪資也在拉近之中,這是可以預見的大勢,值得注意。


郭江龍小檔案
出生:1954 年
學歷:交通大學電子物理學系
現職:德州儀器大中國區總經理
經歷:德州儀器台灣行銷業務總經理
德州儀器中和廠廠務部經理  

郭江龍:台灣資訊廠商目前仍有優勢,但與大陸差距已在拉近。(德州儀器提供)

郭江龍與太太攝於北京的家中。(攝影/林宏文)

德儀在中國的布局相當深,其中德儀亞洲總裁程天縱(前排右三)及大中國區總經理郭江龍(前左一)是要角。(德州儀器提供) 


杜家濱小檔案
學歷:交通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77-1981)
現職:思科中國公司總裁(1998-迄今)
經歷:微軟中國代表處總經理、微軟中國公司總裁(1993-1998)
惠普中國合資公司總經理(1991-1993)
台灣惠普公司工程師、業務員(1983-1991)
工研院工程師(1981-1983)
進中國時間:1991年
在中國的戰功:1991年,擔任專普在中國合資公司總經理
1993年,為微軟中國設立辦事處,後做到微軟中國總裁
1998年,出任思科中國總經理,三年內讓思科中國業績成長三倍

延伸閱讀

我罹患了失智症!95歲失智權威醫師告白:曾治療上千患者...患病後我才真正了解,失智症是什麼

2024-03-18

52歲事業高峰罹癌!婦科名醫林禹宏告白:「每天5點半起床、工作到晚上12點」我不要再過這種生活

2024-04-19

養老院85歲爺爺的孤單告白:後悔花大錢送兒子留學美國「2年才回來住1個星期,像作客一樣」

2023-11-21

想發財,別當公務員!一個辭職軍公教的告白:無論你讀什麼科系,進公家單位毀專業

2023-08-15

從16樓陽台跳下去那一刻,我在想什麼?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妻子告白:朋友眼中的人生勝利組,為何62歲重度憂鬱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