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藥價黑洞到底多可怕? P.27

藥價黑洞到底多可怕? P.27

一塊錢銅板掉在地上,你會撿嗎?便利商店賣舒跑、寶礦力,一罐三四○西西,售價十七元,你覺得很貴,還是很便宜?

現在已經有很多人不會費事彎腰撿一塊錢,但是大多數的人可能不知道,每次到醫院看病,不管大病小病,藥袋裡的那顆胃藥,管它是哪個牌子、哪家醫院,目前的採購「行情價」是每顆○.○八元,一塊錢尚且懶得撿,卻足足等於十二顆吞下肚的胃藥,這樣的胃藥,你敢吃嗎?


一塊錢等於十二顆胃藥點滴比不上運動飲料

以平衡體內電解質為訴求的運動飲料,如舒跑、寶礦力等,便利商店的三四○西西易開罐包裝,每罐賣十七元,可是很多病患家屬卻不知道,病人賴以維持體力的一般點滴,五百西西一袋,醫院的「進貨價」也同樣只要十七元。

點滴每西西單價○.○三四元,比運動飲料的○.○五元還便宜,運動飲料咕嚕咕嚕喝下肚,只消幾分鐘,但是一點一滴透過靜脈打進體內的點滴,卻落得如此「賤價」的下場,和包裝飲用水差不多,這樣的點滴,你敢打嗎?

一位進口藥商對藥價黑洞所導致的藥品品質感到憂心忡忡,除了表明胃藥、點滴的問題外,更直言自己或家人,「生病盡量不找醫生」。「藥價黑洞」到底有多大?對醫療品質的戕害究竟有多嚴重?小老百姓肯定不比藥商清楚,體會也不一定深刻,更何況官員、藥商、醫院、立委各執一詞,搞得病患、家屬昏頭轉向,但是胃藥一顆○.○八元,點滴一瓶十七元,這些看似荒謬,卻是再清楚不過的數據,才是小老百姓的切身之痛。

過去財團法人醫院帶頭搶錢,私立醫院也好不到哪裡去,現在連公立醫院也因為預算補助逐年刪減而「把持不住」,開始加入控制成本、效率經營的行列,只差沒把送進來救命的病人,活生生當做是生產線上的「原物料」,透過醫療行為的「加工」,賺取白花花的銀子,至於製造業最起碼的「品管」,很抱歉,台灣的醫療品質考核追蹤制度並不受重視,感染率、治癒率向來不是醫院評鑑的項目,病患只能自求多福。

據民進黨籍的醫師立委沈富雄預估,扣掉一百多億元的簡易處方後,台灣的藥價黑洞約為一百億至二百億元,立院環境衛生委員會立委周清玉,則依健保局九○年給付藥品共八四七億元,而整體藥品市場營業額六六○億元,推算出確切的藥價黑洞約有一八三億元。


藥價「黑錢」變「活錢」──截長補短妙用多

健保局明明付了八四七億元,卻有高達兩成以上的藥錢「蒸發」,到底這些錢都「化整為零」,流向何方?醫院因為病人多,用量大,所以可以掌握議價的籌碼,享有較佳的藥價差額;但這些錢不是拿去救濟沒錢治病的貧困病患,也不是拿去做為醫藥研究、改善醫療環境,而是變成醫院挖東牆補西牆的「活錢」,藥價差額被用來貼補各項不合理的健保給付。

例如算在住院費裡的護理費(護士照護),或是各科「均一價」的醫師診察費,需要內診的婦產科,或是平均看診時間較長的小兒科,對健保制度而言,一概都是「數人頭」、論量計酬,健保局付給醫師的診察費,統統都是兩百元。

藥價黑洞用來「截長補短」,若有餘裕就成了醫院的「盈餘」;而醫院到底是為了不合理的健保給付制度而「自力救濟」?還是打從一開始,就立定目標「向錢看」?恐怕那些振振有辭、強調若無藥價差,醫院無法經營的「專業人士」,得好好說清楚、講明白。

為了降低採購成本,目前各大醫院,不管公、私立,都已加入「聯標」系統,以長庚旗下的五家醫院最為可觀,每年光是藥品標案金額就高達八十億元左右;而排名第二大的是退輔會聯標,總金額約六十億由榮總、榮民醫院組成;第三大則為教育部聯標及軍聯標,各有二十億元至三十億元的規模,其中教育部聯標包括台大、成大等醫學中心,而軍聯標則是三總、國軍醫院等。

聯標系統的運作方式是讓附屬在該系統底下的各家醫院,由各科別提出建議藥品名單,提給院內的「藥事委員會」審查,院內的藥事委員會通過名單之後,再交給跨院合作,由各家醫院指派代表組成的聯標藥事委員會審核,並與廠商進行投標、議價等程序。而各標案的合約期限不一,例如台大是採一年一標,但也有的聯標是兩年制,而退輔系統則由三家榮總「輪流做莊」。


長庚開源節流有一套 非營利機構賺五十億

過去不管是醫院內的藥事委員會,或是聯標藥事委員會,都是醫師和藥劑師的「地盤」,行政系統的財會、管理人員並不在參與藥事委員會之列,只負責後段採購業務的執行,但是在近年來「醫院管理」變形成「財務管理」後,會計、採購人員大舉入侵各醫院、聯標藥事委員會,影響力甚至凌駕醫師、藥劑師之上。

到底透過聯標採購,每年可以為醫院「創造」多少「空間」?沈富雄表示,長庚每年採購的藥品約為七十四億元,藥價差達三成之多,遠高於同業普遍水準的兩成,所以長庚每年光是買藥,就能賺進二十億元以上,而這筆龐大的利潤只占長庚總利潤的四○%,也就是說,屬財團法人「非營利機構」的長庚醫院,每年能「盈利」五十億元以上,這樣的獲利能力,別說是醫療同業望塵莫及,恐怕連掛牌的上市上櫃公司都自嘆不如。

曾是長庚醫師的沈富雄認為,未來台灣的醫療系統只有四種方向,一是效率化的「長庚模式」,二是很有理念的「和信模式」,三是浪費資源、沒有效率的「公(市)立醫院模式」,四是醫療水準參差不齊、可能有經營危機的「中小型私立醫院模式」。

沈富雄認為,健保制度是社會主義產物,但醫療行為卻有自由經濟的市場機制,再加上台灣醫藥分業並不完全,健保改革推動不易,而且醫療的專業太高,連出身醫界的立委都不一定懂,修法談何容易。

一位外商藥廠經理表示,國際上不管是國家健保制度,或是商業保險醫療機構,也都存在藥價差的問題,但是平均的藥價差都比台灣小,約為一成多的水準,且配套措施完善,所以因為病人夠多而產生的藥價差,多能「回饋」消費者。例如英國實施國家醫療保險,各級醫院議價能力不同,但都將藥價差「上繳」。

而美國因為醫藥分業,門診部分實施處方簽制度而無藥價差問題,至於住院的用藥市場雖然因為規模較小,但未來病人出院後,通常都延續用藥習慣,所以藥商反而願意給與醫院相當可觀的折扣,但由於配套措施不差,雖然商業保險機構或有意見,多年來倒也沒有大爭議。


給付制度不合理長庚、和信兩極端

被沈富雄比喻為「另一種極端」的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卻不這麼悲觀。黃達夫以自己的舅媽為例,十三年前黃達夫剛回國時,舅媽已經好幾年不出家門,每天吃十幾種藥,她還告訴黃達夫說,自己每天頭昏目眩、虛弱無力,恐怕來日不多,黃達夫帶她去做了一些檢驗後,發現她並沒有什麼大問題,她的症狀顯然是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停掉她所有的用藥,改成只吃一種藥後,她居然能自己到高雄訪親,如今她已經九十六歲了。

黃達夫認為,若要改變現行的健保制度,反彈確實不小,健保局不妨從「事半功倍」的小地方做起,在各種試辦計畫中,小規模地實驗,給與用心照顧病人、治癒率較高的醫院,較好的給付條件,提供獎勵的誘因,鼓勵醫院用最有效的方法醫療,這才是真正的「效率」,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大打「消耗戰」,既浪費醫療資源又賠上全民健康。

台灣全民健保制度上路八年,邊做邊改,邊改邊挨轟,一位醫界人士表示,現在大家都把矛頭指向健保局,其實並不公平,包括員工福利金在內的制度,健保局都是「概括承受」前人定好的法條制度,搞得一肚子苦水,又不能跳出來大鳴大放,其實很受傷。

給付制度不合理,該付給醫院的醫師診察費、護理費及一定比率的營運成本,現在不是東減西扣,就是付之闕如,若要配合解決藥價黑洞一併「通盤檢討」,醫藥界肯定又是大戰數十回合,光是什麼科別診療費多少錢才合理,資深醫師多少錢才名實相副,都是大問題。

健保局不是不了解現行制度改革「窒礙難行」的地方,目前正與各民間組織,著手規畫「藥物業電子化標準系統」,委託資策會發展包括藥廠、物流、醫院、銀行、健保局及金資中心在內的藥品資訊透明制度,醫院仍可自行議價採購,但「金權」在握的健保局則透過市場交易監視制度,有效避免藥價黑洞。

雖然如此,醫藥界已有發票照開、物流照走,靠內外帳就能打發的對策,沒有良好的稽查制度,一樣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至少健保局已有不同進程的改善辦法。健保「毒瘤」始於立法院,終須到立法院解決,所以這個攸關全民健康,已經超越國防支出,成為國家總預算最大支出門的三三二五億元「大餅」,還會繼續上演吵吵鬧鬧、斷斷續續的戲碼,歹戲拖棚卻永無止境地延續下去。

延伸閱讀

重大決策不再「一人說了算」?鴻海有意導入輪值CEO制度,知情人士透露:互相制衡,避免過度集權

2024-04-11

別光下指導棋、老是要員工先檢討!新時代領導人需要做到這4件事

2018-07-06

台中銀、遠東銀...達人算出「15檔金融股」地板價和進場時間:存股必看!這檔快到最低點

2022-08-30

寶林案首位重症出院「22天搶命實錄」!肝指數飆萬八、人黃到眼白不見險洗肝:這場劫難讓我學到4件事

2024-04-27

51勞動節「沒有」全國放假!軍公教+7大行業仍要上班…這天算國定假日嗎?出勤薪水怎麼算?

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