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王永慶辦大學像經營企業 P.40

王永慶辦大學像經營企業 P.40
十月二十三日下午,長庚大學校長包家駒的辦公室響起了一通電話,電話那頭傳來著急地質問:「為什麼本校工學院的論文篇數這麼少,排名竟然還落後於大同大學?」

這通來自長庚大學董事長王永慶的電話,道盡了這所崛起於林口台地、名不見經傳的大學,為何能在今年教育部高教司公布的各大學論文發表統計中,奪下總排名的第四名。

赴美求才 以哈佛為辦校目標


精益求精,是成立才十六年的長庚大學,在短短時間內展現傲人佳績的祕訣之一。雖然,總成績是前十名中唯一一所進榜的私立大學,甚至擊敗眾多國立大學(包括交通大學),但是王永慶還是不滿意,只因其中一項分項表現欠佳。

對於長庚大學,王永慶的心中始終耿耿於懷的是:「美國最好的大學都是私立的,譬如說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這個疑問打從十六年前,他特地去美國找包家駒回台共創大學那一天起,便縈繞至今。同樣的問題,他也問過前任校長郭南宏,這位他專程延聘重用的教育界大老。

郭南宏以歷任交通大學校長、交通部部長和國科會主委的資歷,給了王永慶一個釜底抽薪的答案:「長庚大學不是沒有機會超越公立大學成為私立名校,只要定位成研究型大學,著重於論文發表,會比調教出優秀的畢業生,更容易顯現出長庚大學的特色。」郭南宏的決定,為長庚大學指出了向上提升的方向。

獎懲嚴明 重賞之下必有佳作

在雲霧風雨終年不散的林口台地上,長庚大學巍峨矗立,空曠的校園中,偶爾才傳來一兩聲莘莘學子的笑語。

工學院大樓外觀,給人的感覺並不像學校,反而像是企業大樓。大門是公司行號採用的迴轉式大門,穿過大廳,六部龐大電梯左右伺候,教室深深埋在巨大建築物的梁柱後頭,幾乎嗅不到一絲絲的人文氣息。

這所大學可說是王永慶精神的延伸||校訓是王永慶所題的「勤勞樸實」,校歌是王永慶填詞,連校長辦公室的牆上,都貼著一張全版刊登王永慶照片的報紙廣告。

在專任教師的研究計畫中,來自台塑集團的補助也屬最大宗,教師們的「補助機構」,包含了長庚醫院、台塑、南亞、台化、南科等,光是去年的建教合作撥款即高達二億七千多萬元,占了總研究經費的四一%。

這些都還不足以說明長庚大學為何以黑馬之姿竄起,反倒是前後任的校長不約而同指出,長庚大學的研究獎勵制度,是讓研發能量從儲存到爆發的主因。包家駒對於得到第四名一點也不意外,他還拿出去年評比結果的一疊資料,原來,長庚大學早就悄悄升到第六名了。

這項令所有教師孜孜矻矻的獎勵制度有二,一是研究獎勵金,一是工作獎金,表現好的教師兩者都能領。根據長庚大學的「九十二年度研究獎勵金核發彙總表」,總共發出四百六十三萬元,有一○八人獲獎,其中有三位醫學院的教授領到十萬元獎金, 獎金的發放標準,也是以發表在國際學術論文 SCI (科學論文引用索引資料庫)、SSCI (社會科學論文引用索引資料庫)上的論文篇數換算。

壓力加互助 敦促教職員發揮潛能


工作獎金的計算比較細,區分教學、研究和服務三項計分。教師凡每周教學時數超過八小時,便有基本分三十分,教學時數愈多,分數愈高。在研究項目的得分,依照慣例由發表論文篇數計算,最高可得七十分。服務項目上,則以擔任學校行政工作算分,譬如說教務長可得三十分,系主任可得二十五分。教學、研究和服務三項分數加總超過四十分者,便能領工作獎金。

「有的教授領五萬多元,有的領兩萬元,表現得好不好,真的差滿多的。」長庚大學一位職員說。

除了獎勵制度,淘汰制度也定得很明確。若是連續兩年未達基本分三十分,第三年校方就不再續聘。那些「位處邊緣」的教師,有兩條路可以走,不是力爭上游在第三年拚命拿到基本分,便是自行離職了事。「有一次,一位基礎醫學院的老師,無論怎麼努力就是起不來,我們特別把他拉進一項大型研究計畫中,幫他積點分,結果真的保住他了。」頂著一頭灰白髮的包家駒認真地說:「獎勵、壓力加協助,三管齊下,營造出讓老師發揮潛能的環境,讓老師有能力、也願意去做研究。」

長庚大學也聘用具有聲望的「名師」作為研發團隊領導,如管理學院院長吳壽山、生命科學系教授羅時成等。工學院院長馮武雄,從台灣大學電機系退休後,來此開闢人生第二春,他站在學生口中「設備超讚」的半導體製程實驗室外,毫無架子地說:「這裡的工作時間比較長,但是對老師有很多的獎勵措施,讓我的學術生涯跟在台大一樣充實。」

今年,長庚大學的畢業生有五位考上台灣大學電機研究所,其中一位還是榜首。全體教師在王永慶「要辦就要辦最好」的期許下,踏實而默默地耕耘著。今日,他們其實不以論文篇數的穩定成長率自滿,更希望進一步將研發成果技術產品化,譬如說開發「協助病人自行爬樓梯的輪椅」。

就像王永慶在校歌中所說:「天下沒有簡單的事,也沒有不可能的事。」或許,台灣真的有機會出現一所哈佛大學也不一定。


新聞小辭典:

1.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學論文引用索引資料庫, 收錄全球科學技術類期刊五千七百餘種。

2.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 收錄全球社會科學類期刊一千七百餘種。

3.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領域資料庫。

延伸閱讀

吃多力多滋不洗手、喝咖啡等買1送1…柯文哲列「還沒財富自由會做的10件事」背後真相掀論戰

2023-09-21

不管刷卡額度是100萬或1萬,被盜刷都只要付●元!關於信用卡,銀行希望越少人知道越好的5件事

2020-04-06

人人羨慕的台積電,他卻崩潰離職!壓力大到睡覺手抖、最怕「手機震動聲音」過來人:職缺決定命運

2023-09-21

發錢了!中秋紅包最高「7000元」!這天前直接入帳免申請 新北市民1族群領得到

2023-09-18

被感染的人越來越多!小心3病毒正流行...醫憂無止盡:每種病毒還會1次、2次、3次一直得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