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行動聯盟等團體計畫近日發動萬人到彰化,聲援幫農民出氣的「白米炸彈客」,這讓我們想起日治時代賴和的小說《一根秤仔》。當時的運動者通常把台灣人描寫成缺乏自覺的憨百姓。一根秤仔或許是對此而發的作品,因為在其結尾,蠻橫的日本警察被暗殺了,而且結尾暗示,下手的人乃是被該警察逼上絕路的人。
賴和所「鼓吹」的抗爭與傳統大相逕庭。然而,傳統策略是比較明智的,因為一個人如果殺死惡霸,最終也是死,而且會使活著的家人更難以立足。
傳統的抗議模式事實上也比較能夠禁得起時代的考驗:在現代的社會,絕食甚至自焚這些表達抗議的方式,比起放炸彈,無疑的更容易贏得大家的尊敬。
國人的行為模式可以用孔子所說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來概括:孔子認為,人沒有必要勉強自己放棄自己的道。將心比心,我們也不應該勉強別人放棄他的道。底下的俗話也告誡我們,千萬不要去勉強別人:「登天難,求人更難」、「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不勉強自己」與「不勉強別人」可以用來說明台灣人抗議模式的複雜與微妙。率性的訐譙顯露台灣人「不勉強自己」的一面;但是,「不勉強別人」使台灣人的抗議通常只是一種有限目的的戰爭,換言之,他只是要跟對方在輿論市場上競爭。
在現代,自認被欺負的人常常要求對方道歉,例如,中國動輒要求日本為二戰道歉。然而,從傳統的角度,要求別人道歉是很奇怪的,如「公道自在人心」所強調的,古人比較在乎的是「大家的認同」。再則,如果你要求別人道歉時,別人為了證明自己有主體性,可能反而會偏偏不道歉。換言之,如果對方是在你的要求之後才道歉,豈不丟臉!
前一陣子,外交部長陳唐山譏諷新加坡捧中國的「卵葩」,以表達他對新加坡媚中態度的憤怒。這是傳統抗議模式的一個典範:有不滿就表達出來,但是,對方要如何做,由對方自己看著辦(盡人事,聽天命)。
善於策略的人,應該用自己真誠的反應「傳訊」給對方,達到間接引導對方行為的目的,避免直接指定對方如何做!
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孔子對於君子的判準並不在於言詞是否文雅,而在於是否反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求諸己)。由此觀之,基層民眾的抗議方式表面上缺乏教養,但是卻符合孔子對於君子的核心要求,因為其最激烈的手段也不過是自己死給人家看!反之,白米炸彈客以他人的性命為賭注,強迫人家一定要接受他的觀點,這是小人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