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北京暗挺馬英九 準備接受謝長廷 P.38

北京暗挺馬英九 準備接受謝長廷 P.38

多年應對台灣選舉下來,中共已充分掌握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奧妙,對藍綠候選人間的你死我活,以不表態為上策。不像以前那麼「黑白分明」、「一分為二」,而是留有一些灰色地帶和迴旋空間。

二○○八年的總統大選,是歷次台灣選舉中,中共最沒有聲音的一次。不管藍綠陣營怎麼配和怎麼鬧,中共官方一概不予置評,頂多表示:「已注意到媒體相關報導」,接著就沒了下文。

多年應對台灣選舉下來,中共已充分掌握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奧妙,對藍綠候選人間的你死我活,以不表態為上策。知道說多了不但無益,搞不好還有害。
但無論如何,中共這次的心態,通過彼岸智庫學者們公開發言的分寸,還有大陸官方喉舌報導的傾向,早已「呼之欲出」。

敏感的人也已從中注意到,中共這次對藍綠兩陣營候選人的好惡,不像以前那麼「黑白分明」、「一分為二」,而是留有一些灰色地帶和迴旋空間。

選情變化 對馬英九添疑慮

國民黨及其提名的馬英九,仍是中共的「最愛」。因為,馬英九一旦當選,困擾中共的台獨問題可立即解除警報,讓中共得以全力辦好北京奧運與追求和平崛起。因此,如果讓中共黨內來投票選舉「台灣領導人」,馬英九絕對壓倒民進黨的謝長廷。

然而,中共對馬英九的偏好,是從中共對整個國民黨的友誼與寄望中引申而來的,並不全然是馬英九個人的造化。事實上,近來大陸知識分子的清談中,對馬英九的嘀咕不少,說他支持民運、挺法輪功,還與大陸若即若離,絕口不談訪問大陸之事。更讓他們議論的是,馬英九的政治鬥爭手法不甚高明,每每讓人有「恨鐵不成鋼」之嘆。

這些清談議論內容,當然不是中共做決策的主要依據。對馬英九一些「逆反」中共願望的作為,中共在「勝選第一」的考量下,都可以理解與容忍。但是,近來中共仍對馬英九添了不少疑慮,問題出在「選情變化」。

馬英九的選民支持度,從一開始的七、八成,掉到現今的「些微過半」,本來穩贏的選戰打成勝敗未卜的苦戰。而「久經考驗」與老於世故的中共當局,眼看著馬英九的爆發力鈍化,自然會多出一些盤算。

從大陸學者、媒體的講法裡,聽出一種弦外之音,就是中共已在準備「有條件接受謝長廷」「不等同於接受民進黨」。這「有條件接受」五個字很深奧,它的內涵包括:

一、不能輕易接受。

二、必要時可以接受。

三,到底要不要接受,看他怎麼表現。

四、一旦接受他,則選戰時不拆他的台,他若當選也不和他對立。

中共過去對陳水扁是「難以接受」,現在對謝長廷卻「開了一個口子」,準備要有條件接受他。這種差異出現的主因為何?選情變化所致之外,明白人不用想也知道,謝長廷當年提出的「憲法一中」之論,與「一國兩市市長互訪」之議,深入了大陸人心,這使謝長廷在中共當局者心目中,大大不同於「頑固的台獨派」,也因此有了一些拉攏、聯結的運作空間。

但中共是否會真正接受謝長廷,最重要的因素,是謝長廷能否先行修正民進黨「去中國化」的政策,向中間靠攏。

寄望謝長廷 發揮制衡作用

其實,中共多年前開始就「寄望」謝長廷在民進黨內發揮制衡作用,去牽制台獨激進派、牽制陳水扁。

重新檢視二○○○年七月間,即政黨輪替後初期的一張剪報,報導的是當時國民黨陸工會主任張榮恭的看法,標題是「張榮恭;中共扶長抑扁,強化一中;大陸已經透過媒體對謝釋放善意,刻意區隔長扁」,內文作結論說:「相對於對陳水扁的強悍,中共方面對於謝長廷的態度顯然善意許多」。

這是當年謝長廷籌畫以高雄市長身分訪問廈門時的新聞。然而,這些年來中共一直把謝長廷定位為「足以制衡陳水扁的人」,迄今未變。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年來一直有幾名自稱「代表謝長廷」的台灣人,在大陸各地遊走交結,倒也為謝長廷拉了不少「大陸關係」,並使謝長廷成為民進黨高層裡,最有條件立即和中共展開交流對話的人。

因此,本次大選,中共在暗挺馬英九之餘,還對謝長廷「留了一手」,原因不難理解。但人們仍要清醒地認知下列事實:

一、中共所寄望於謝長廷者,不會只是聽到謝長廷講幾句好話,而是由謝去改變民進黨的路線。

二、謝長廷的選民支持度,也是中共會不會接受他的重要因素。如果他的支持度和馬英九有拚,中共會「盡最大努力去接受他」。如果他的支持度很差,中共會擺明站到與他對立的一面。

三、中共這次對國、民兩黨候選人,不再「好惡兩極化」,主要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就是避免使自己捲入詭譎難測的台灣選局漩渦中,而影響對台政策的主動性。不管誰當選,中共都要主控台海大局。

四、台灣選情確實變幻莫測,尤其,兩大黨的候選人都官司纏身,法院要怎麼判都不曉得,說不定司法判決就會讓選局全面改寫,甚至陣前換將。這種情況下,中共當然不會輕易去「說三道四」、「公開傾斜」。

為了使自己的政治利益「最大化」,中共對這次台灣大選,態度「有些騎牆」。基本上只堅守「反台獨」防線,而不輕易「反特定候選人」。

(作者為資深兩岸新聞工作者)

延伸閱讀

從月賺50萬的輪胎老闆,淪為一天開18小時的計程車司機...他苦扛一家四口生計:每月開銷10幾萬怎麼省?

2020-06-29

純電車年省30萬,開42萬公里等於車免費!小黃司機:開愈多真的愈省,但最大缺點竟是車子進步太快?

2024-01-24

曾砸51億買下《斜倚的裸女》 他從計程車司機變身億萬富豪!為何這次拍賣成交冷?原因竟是它

2023-08-23

點個米血糕都被擺臭臉...鹹酥雞攤老闆的啟示:每天做不開心的事,賺再多錢也像在地獄

2019-10-24

黃仁勳、蘇姿丰家族圖曝光,原來台南幫祖師爺侯雨利也是遠親!表舅坦言不熟外甥女「但以她為榮」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