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拚稅改 不該獨漏房地產與地下經濟

拚稅改 不該獨漏房地產與地下經濟
財政部長張盛和拚稅改方向獲得肯定,但解決「最大錢坑」退休年金問題,更是刻不容緩。

張舒婷、郭淑媛、張弘昌

焦點新聞

攝影/劉咸昌

897期

2014-02-27 15:46

財政部長張盛和正式端出「財政健全方案」,改革方向正確,但卻忽略了房地產與地下經濟的稅基補強。這個遺漏,恐怕讓搶救財政的努力,僅有杯水車薪之效。

二月二十四日,財政部部長張盛和正式宣布「財政健全方案」,除了針對所得淨額一千萬元以上的富人綜所稅稅率,提高至四五%外,還將個人獲配的企業股利所得抵稅率,從一○○%減半至五○%,金融營業稅率也從二%調高至五%。張盛和強調,這次稅改是為了建立「社會回饋稅」,所以加稅對象鎖定富人、金融業與股票投資人。

政府端出今年第一道財政改革大菜,方向大致獲得正面回響。不過,仍有專家認為,以目前國家財政的窘迫狀況,這趟稅改大計恐怕僅有杯水車薪之效。「因為財政最大的錢坑至今沒有設法填補!」親民黨立委李桐豪說。


杯水車薪!
五%稅收難填年金錢坑


他口中的「最大錢坑」,指的就是「退休年金」問題。李桐豪分析,現有年金制度導致未來可能出現高達十五兆元的潛藏債務,但現在朝野協商的年金改革版本,頂多減少一%潛藏債務;至於這次稅改,粗估增加八百億元稅收,以去年一整年稅收一.八三兆元來看,占比不到五%,因此比起稅改,更有效率的年金改革才是搶救財政根本之道。

回到稅制改革方面,此番稅改所引發的最大疑問之一,就是「為何不動產稅制未見調整」。

一向主張稅改應從不動產下手的國民黨立委曾巨威就說,現在不動產資本利得計算偏低,即使加重課稅也課不到多少,對一般民眾相對影響不大,也合乎民眾期待,包括交易、持有和利得稅,應有好的設計和包裝,不宜再蹉跎下去。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則表示,要擴大稅基,房地產一定要實價課稅,「帝寶兩億元房子在日本一年至少課兩百萬元的持有稅,台灣則不到十萬元。」他強調,實價課稅的前提是「房地合一」,「現行把房屋與土地拆開計算沒有道理。」


漏網之魚!
房產實價課稅才能擴大稅基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教授莊孟翰也主張,實價課稅遲早上路,應以房屋加土地的總價,作為課徵資本利得稅的基礎,並採取累進方式課稅,且稅率不得低於綜所稅的四○%,比方說出售房屋加土地獲利一千萬元者,課徵四○%;獲利兩千萬元者,稅率就高於四○%。

事實上,專家普遍建議的「房地合一」改革方向,張盛和日前亦有提及,但本次稅改並未觸及,頗令各界失望。

此外,台灣地下經濟活動活絡,如醫美診所、牙醫、補習班、夜市、餐廳等業者卻未被課稅,也令許多人不滿。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孫克難說:「很多每月淨賺數十萬元的小店家老闆,賺的遠比薪資所得者高;但從這次財政部的方案來看,對這問題連簡單的配套都沒去想。」故應加強政府效能,查緝地下經濟。

至於這一次的稅改內容,雖說方向正確,但部分細節仍有更精緻的思考空間,其中引發最多歧見和反彈的,莫過於企業股利所得抵稅率減半、金融營業稅率調高。

在股利所得抵稅率減半部分,國內前三大會計師事務所資深稅務會計師表示,此作法雖然讓大股東多繳稅,卻也一竿子打翻小額且長期的投資人,更有會計師憂心,如此一來反而鼓勵股民進行投機,而不是長期持有股票。

會計師建議,在一九九八年實施「兩稅合一」前,股息所得可與利息所得一般,納入個人所得稅中的二十七萬元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但後來股息部分被取消,「如果能將這部分的免稅空間恢復,較能鼓勵小額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

而在調高金融營業稅方面,金融業者則反彈:金管會才剛要業者「打亞洲盃」,沒多久後就眼睜睜看著財政部加稅,營運成本加重,競爭力降低,這樣要怎麼打?

稅務會計師認為,九○年代末亞洲金融風暴,企業跳票數量增多,導致銀行出現呆帳,才將金融營業稅自五%降到二%以改善銀行營運,但過去幾年金融業獲利亮眼,當時的降稅作法可謂已完成階段性任務。

孫克難也認為,時代背景已不同,此時調回稅率應屬合理,但目前金融業是以營業總額來課稅,屬於「非加值型營業稅」概念,未來應考量到業者仍有營運成本,比照「加值型營業稅」的概念,僅針對其每一階段創造出來的附加價值加以課稅。

整體而言,這次財政部的改革方向可予肯定,至少是正面應對財政困難的一大步;但若要有魄力地改善國家財政,並讓稅制更符合公平正義的精神,未來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加稅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母親持刀威脅學霸兒「不考台大醫科,就同歸於盡」...10個孩子3個在看身心科,20年補教名師揭台灣教育怪象

2024-04-08

建中學霸不補習考上成大醫學系!單親媽獨力扶養、他每天吃超商魯肉飯:沒人可以讓我靠,更要好好念書

2023-09-06

建中輔導老師養出北一女學霸女兒,給高三父母的勸告:分數不等於未來「用愛心而不是擔心來陪伴孩子」

2023-09-11

台清交成學霸都跑去台積電...「上駟對下駟」造就護國神山,為何將成為台灣科技業致命罩門?

2024-01-22

家中6姊妹全讀北一女!76歲洪蘭出身學霸家族:別送孩子去補習班,「輸在起跑點」是最錯的觀念

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