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你的作為正在影響他人的生命軌跡

你的作為正在影響他人的生命軌跡

2014-09-25 15:41

許多人相信人類性命絕對神聖,殺死另一個人類永遠都是錯的。辛格不這麼想。舉例來說,如果某人持續處於一種無法逆轉的植物人狀態,只是身體活著,卻缺乏有意義的意識狀態,將來也缺乏任何痊癒的機會與希望,那麼辛格主張安樂死或慈悲殺害可能是妥當的做法。

現代牛虻-彼得.辛格

你身在一個花園裡,知道這裡有個池塘。你聽到一陣水花濺起、還有喊叫聲。

你明白有個幼童掉下去,可能溺水了。你要怎麼做?你會走過去不管嗎?就算你已經答應要見一位朋友,停下腳步就會遲到,你肯定還是會把小孩的生命看得比準時更重要。池塘相當淺,不過泥濘不堪,如果下去幫忙的話,會毀掉你最好的鞋子。但如果你不跳下去,別期待別人會諒解。這關乎人性,還有重視生命價值。

一個孩子的性命實在比任何一雙鞋都寶貴得多,就算那雙鞋貴得要命。有人要是不這麼想,一定是怪物。你會跳進水裡,對吧?你當然會。話說回來,你可能也有足夠的錢,能阻止一個非洲孩子死於飢餓或死於某種可以治癒的熱帶疾病。那筆錢可能不會比你下池塘救小孩而打算毀掉的鞋子貴多少。

你為什麼沒有幫助其他小孩(假設你沒那樣做)?捐一小筆錢給正確的慈善團體,就能拯救至少一條生命。有這麼多兒童疾病,只要用相對少許的金錢購買疫苗和其他醫藥,就能夠輕鬆預防。但你對某個垂死非洲人的感覺,為什麼跟你眼前遇溺的孩子不同?如果你對這兩者感覺相同,那你很不尋常。我們大多數人對兩者都有不同感覺,儘管這種感受的差異讓我們自己有點不自在。

澳洲哲學家彼得‧辛格曾經論證說明,你眼前溺水的孩子跟非洲的飢餓孩童差別沒那麼大。我們應該更關心我們能在全世界拯救的那些人。

如果我們沒有作為,那麼本來有機會存活的孩子肯定會早夭。這不是猜測,我們知道這是事實。我們知道每年都有幾千幾萬個孩子死於跟貧窮有關的因素。有些人死於飢餓,而在已開發國家的我們,卻會把冰箱裡還來不及吃就爛掉的食物扔了。有些人甚至沒有乾淨的水喝。所以我們應該拋棄一兩樣並不真正需要的奢侈品,以便幫助那些不幸生錯地方的人。辛格主張這是我們應有的作為。這種哲學雖很難身體力行,但那不表示他的看法錯誤。

你的作為正在影響其他人的生命軌跡

你可能會說,如果你不捐錢給慈善機構,也有別人會捐。但這有個風險,就是我們全會像旁觀者一樣,人人都以為有別人會做必要的事。世界各地有那麼多人在赤貧狀態下生活,每天晚上餓著肚子上床,把慈善事業留給少數人去做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確,在小孩在你眼前溺水的例子裡,很容易看出來是否有別人來救這孩子。至於在遠方異國受苦的那些人,我們可能比較難知道自己的作為與其他人的行動會造成什麼影響。但那並不表示什麼都不做就是最佳解決方案。

與這個論點相關連的,還有一股恐懼:我們就怕捐錢援助海外以後,會讓窮人依賴富人,不再去找方法栽種自己的作物、鑿自己的水井、蓋自己的住處,長久下去,可能比你根本不捐錢還要糟。有些例子是整個國家變得仰賴外援。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該貢獻慈善活動,而是應該小心翼翼地思考這些慈善活動提供的是哪種援助。我們不能因此順理成章地說我們不該試著幫忙。某些種類的基本醫療援助可以給窮人很好的機會變得不仰賴外來助力。有些慈善團體非常擅長訓練當地人自立自助,興建能提供乾淨飲水的水井,或者提供健康教育。

辛格的論證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只出錢幫助別人,而是說我們應該捐贈給最有可能讓世界上處境最糟糕的人獲益、讓他們擁有能力獨立生存的慈善團體。他的意思很清楚:幾乎可以說你絕對可以對別人的生命造成真正的影響,而且你應該如此。

在目前在世的哲學家中,辛格算是數一數二知名的。這有一部分是因為他挑戰過好幾個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他相信的一些事情是極端有爭議的。許多人相信人類性命絕對神聖,殺死另一個人類永遠都是錯的。辛格不這麼想。舉例來說,如果某人持續處於一種無法逆轉的植物人狀態,只是身體活著,卻缺乏有意義的意識狀態,將來也缺乏任何痊癒的機會與希望,那麼辛格主張安樂死或慈悲殺害可能是妥當的做法。他相信讓這種人活在這樣的狀態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他們沒有能力感受樂趣或察覺自己偏好的生活方式。他們沒有繼續活下去的強烈願望,因為他們根本沒辦法有任何願望了。

這樣的觀點讓他在一些領域裡不受歡迎。他為特殊情境下的安樂死辯護,結果有人叫他納粹—事實上他父母是逃離納粹統治的維也納猶太人。他們這樣貼標籤,是指納粹曾經殺死成千上萬名生病而且身體或心理失能的人,理由是納粹認定這些人的生命不值得活。然而把納粹此項計畫稱為「慈悲殺害」或)安樂死」是錯誤的:納粹並非為了阻止不必要的苦難,而是要擺脫那些「無用的飯桶」,因為他們不能工作,而且汙染了亞利安種族血統,根本沒有「慈悲」可言。相對地,辛格感興趣的是當事人的生命品質,他絕對不會對納粹政策有任何一點支持。但他的一些反對者卻醜化他的觀點,讓兩者聽起來非常近似。

為動物發聲

辛格一開始出名是因為他對動物的待遇發表了一些很有影響的著作,特別是一九七五年出版的《動物解放》。十九世紀早期,邊沁曾經主張有必要認真看待動物承受的苦難,但辛格在一九七○年代首度針對這個主題寫作時,鮮少有哲學家也如此看待。辛格就像邊沁與彌爾是結果論者,他相信最佳行動就是會產生最佳結果的行動,而要達成最佳結果,我們必須考慮所有相關人事物的最佳利益,也包括動物的利益。辛格跟邊沁一樣相信,大多數動物有個相關的關鍵特徵是感受痛的能力。身為人類,有時候我們感受到的痛苦會比類似處境下的動物更強烈,因為我們有能力理性思考,理解我們發生了什麼事,因此這一點也需要列入考量。

辛格稱呼那些不夠重視動物利益的人為「物種主義者」。這個用語類似種族主義者或性別主義者。種族主義者對自己種族成員有不同的態度,會給予特殊待遇,卻不會給其他種族的成員有應得的待遇。舉例來說,就算同時應徵工作的黑人資歷更好,一個白人種族主義者還是會把工作給另一個白人。那顯然是不公平又錯誤的。物種主義就像種族主義一樣,來自於你只看見自己這個物種的觀點,或者極端偏袒對自己物種有利的事情。身為人類,我們許多人在決定要做什麼的時候只考慮到其他人類,但這樣是錯的。動物也可能受苦,牠們的痛苦也該納入考慮。

給予同等的尊重,並不表示用完全一樣的方式對待每一種動物,那樣就不合理了。如果你一巴掌拍向馬的屁股,你可能不會讓馬太痛,因為馬皮很厚。但如果你這樣對待一個人類嬰兒,可能會讓他痛不可當。又如果你很用力打馬匹,讓牠跟挨了一巴掌的人類嬰兒一樣痛,那就跟打嬰兒一樣在道德上是錯誤的。當然,兩種事情你都不該做。

辛格論證說我們全都應該成為素食者,因為我們不必吃動物就能輕鬆過得很好。大多數利用動物的食物製造業造成了種種苦難,有些農場非常殘酷,讓動物承受了極大痛楚。舉例來說,養雞工廠裡的雞被關在小籠子裡,有些豬隻是養在小到不能翻身的豬圈裡,而屠牛的過程通常讓牛極端痛楚難受。辛格主張,讓這樣的農業繼續經營在道德上不可能是對的。但就算更人道的動物養殖方法也是不必要的,因為我們可以相當輕鬆地過不吃肉的生活。他說到做到,實踐自己的原則,甚至在一本著作裡放了一份扁豆燉湯食譜,鼓勵讀者尋求肉食以外的選擇。

農場動物並不是唯一在人類手中受苦的生物。科學家利用動物來做研究,不只有老鼠跟天竺鼠,貓、狗、猴子,甚至黑猩猩也會出現在實驗室裡,許多動物被下藥或承受電擊的時候都在承受身心痛苦。辛格用來測試任何研究是否合乎道德的做法如下:我們會願意在一個大腦損傷的人類身上執行同樣的實驗嗎?他相信,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在心理覺察程度跟人類相似的動物身上做實驗也是不對的。這是個很嚴苛的測試,能通過的實驗並不多。所以實際上,辛格強烈反對在研究中使用動物實驗。

辛格對道德問題的整體研究方法是以一致性為基礎。一致性就是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同類的案例。這跟邏輯有關:如果傷害人類的錯處在於它會導致痛苦,那麼其他動物的痛苦也應該納入我們的考量而影響我們的行為。如果傷害一隻動物帶來的痛苦超過傷害一個人,那麼在你必得傷害其一時,最好傷害那個人。

當個蘇格拉底式牛虻

辛格就像比他早了許多許多年的蘇格拉底,冒著個人風險來公開宣布我們應該如何生活。他的一些演講曾經引起抗議,還曾接到死亡威脅。然而他代表了哲學的最佳傳統。他持續挑戰大家廣為接受的假設。他的哲學影響了他怎麼生活,而當他不同意別人的時候,總是願意挑戰周遭人士的意見、參與公共討論。

最重要的是,辛格採用了研究周詳的事實,架構出理性的論證,以支持他的結論。你不必同意他的結論,就能看出他身為哲學家的真誠。說到底,哲學是靠著辯論而茁壯。人們各有立場,運用邏輯與證據彼此辯論,才讓哲學欣欣向榮。比方說,如果你不同意辛格對動物道德地位的看法,或者何種情境下安樂死合乎道德的觀點,讀他的書還是很有可能讓你努力思考你實際上相信什麼,以及事實、理由與原則如何支持你的信念。

哲學起於尷尬的問題與困難的挑戰,有類似彼得.辛格這樣的牛虻哲學家存在,蘇格拉底的精神很有機會繼續形塑哲學的未來。

〈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奈傑爾・沃伯頓
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資深哲學講師。他從不同角度介紹西方哲學的多部入門著作一直暢銷不衰:闡釋西方哲學主要問題的《哲學入門》(Philosophy : The Basics)出版近20年來,不斷再版重印;講解27部西方哲學名著的《從〈理想國〉到〈正義論〉》(Philosophy: The Classics)一書已出版至第四版;介紹哲學思維方法的《從A想到Z》(Thinking from A-Z)一書已出版第三版。他還編寫了多部哲學教材:《哲學:基本讀本》(Philosophy:Basic Readings),《政治哲學讀本》(Reading Political Philosophy),《哲學:學習指南》( Philosophy: The Essential Study Guide)。他於2008年創辦的哲學播客網站philosophy bites,專門播放與當代哲學家和學者的訪談,成為英美最受歡迎的廣播網站之一,下載次數超過1000萬。
http://www.philosophybites.com

出版:漫遊者文化/大雁出版基地

書名:哲學的40堂公開課

目錄:
01 提出問題的人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02 真正的快樂 亞里斯多德
03 我們一無所知 皮羅
04 花園小徑 伊比鳩魯
05 學習不在乎 愛比克泰德、西塞羅、塞內加
06 誰在操縱我們? 奧古斯丁
07 哲學的慰藉 波愛修斯
08 完美的島嶼 安塞姆與阿奎那
09 狐狸與獅子 馬基維利
10 骯髒、野蠻又短暫 霍布斯
11 你可能在做夢嗎? 笛卡兒
12 下你的賭注 巴斯卡
13 磨鏡人 史賓諾莎
14 王子與補鞋匠 洛克與里德
15 房間裡的大象 巴克萊(還有洛克)
16 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伏爾泰與萊布尼茲
17 想像的鐘錶匠 休謨
18 生而自由 盧梭
19 玫瑰色的現實 康德(一)
20 要是每個人都這麼做呢? 康德(二)
21 實際的福佑 邊沁
22 米涅娃的貓頭鷹 黑格爾
23 現實的一瞥 叔本華 
24 成長的空間 彌爾
25 沒有智慧的設計 達爾文
26 生命的種種犧牲 齊克果
27 全世界的工人團結起來 馬克思
28 那又怎樣? 皮爾斯與詹姆斯
29 神之死 尼采
30 經過偽裝的思想 佛洛伊德
31 現任法國國王是禿子嗎? 羅素
32 呸!/喔耶! 艾耶爾
33 自由帶來的憤懣 沙特、波娃與卡繆
34 語言的蠱惑 維根斯坦
35 不問問題的人 鄂蘭
36 從錯誤中學習 波普與孔恩
37 失控列車與不請自來的小提琴家 傅特與湯森
38 透過無知達成公平 羅爾斯
39 電腦能夠思考嗎? 圖靈與瑟爾
40 現代牛虻 彼得・辛格

延伸閱讀

汪建民:長照路上,我最想說謝謝的人是妹妹...但我從沒講過
汪建民:長照路上,我最想說謝謝的人是妹妹...但我從沒講過

2019-06-28

罵髒話、講話尖酸刻薄...那真的是我母親嗎?汪建民照顧失智母,靠做菜懷念媽媽的味道
罵髒話、講話尖酸刻薄...那真的是我母親嗎?汪建民照顧失智母,靠做菜懷念媽媽的味道

2019-12-17

汪建民離世享年56歲⋯罹肺腺癌4期、癌細胞擴散腦部頸椎,肺癌權威:有症狀才檢查太晚了「有呼吸就要做LDCT」
汪建民離世享年56歲⋯罹肺腺癌4期、癌細胞擴散腦部頸椎,肺癌權威:有症狀才檢查太晚了「有呼吸就要做LDCT」

2024-10-08

央行打房這次為何這麼重?「1隻黑天鵝」中國爛尾樓恐在台灣發生 他揭炒房共犯2現象:楊金龍很急!就是要抽掉他們銀根
央行打房這次為何這麼重?「1隻黑天鵝」中國爛尾樓恐在台灣發生 他揭炒房共犯2現象:楊金龍很急!就是要抽掉他們銀根

2024-09-28

房市信用管制鬆綁誰得利?房仲老鳥:央行配套機制將掀一波解約潮!待售物件將更多,首購族慢慢挑
房市信用管制鬆綁誰得利?房仲老鳥:央行配套機制將掀一波解約潮!待售物件將更多,首購族慢慢挑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