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編輯室報告 P.08

編輯室報告 P.08

天氣變冷了,感冒的人也增加了,奉勸讀者在出門前,最好多加件衣服,免得著涼。

這個冬天對很多人來說,恐怕不太好捱,因為,景氣的寒冬似乎才剛要降臨,要如何度過不景氣的挑戰,對很多人來說是現在最首要的事。

景氣何時回升沒人知道,但是,為自己儲備體力及健康,卻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事。尤其是變動劇烈的科技業,贏得財富,也要賺到健康,否則,擁有億萬身價,卻不知道如何花,與窮人有什麼兩樣?

科技人如何減壓?如何養生?他們的價值觀又是如何?眾人羨慕的電子大亨,其實也有他們的苦衷及壓力,本期的封面故事,就是要訴說他們的故事。

前聯電總經理、現任漢民科技總經理許金榮,他面臨人生的多次挑戰,包括鼻咽癌及三次火災,他如何克服這些挑戰?又怎樣面對這種挫折?蔚華董事長陳有諒,他克服了胃潰瘍,也從打坐及練氣中,靜思財富與人生的價值。

前致福中國總經理王財貴,放棄了普訊創投中國總經理的職位,成功克服高血壓的毛病;大宇資訊董事長李永進,進行他特別的經絡理療法,這些人與故事都值得您一讀。

鮮少接受媒體訪問的義美董事長高騰蛟,此次在《今周刊》的人物專訪中出現。用「每天都在拚」的話來形容高騰蛟,應該相當貼切,他每天九點睡覺,凌晨二點多就起床,起來讀好幾份日本報紙,看 NHK 新聞, 還要運動一個半小時,然後開始一天的工作,數十年如一日,這麼努力的企業家,不容易。

中國第一大富豪劉永行,創立了他的「劉氏希望飼料」,他是如何致富的?國內電信業競爭激烈,老店中華電信要如何捍衛龍頭寶座?羅福助短期內不回台灣,要在海外拚經濟,你信不信?還有很多好看的文章,請您慢慢欣賞。

編輯部敬上


更正

本刊第二五四期第三十三頁有關對大信證券公司之銀行借款報導中,表格數字「逾期未還款」二一億四千五百萬元,該筆金額正確名目為「放款未逾期」。

至於大信證券公司九十年六月底的借款金額為二十二億元,並非報導中所列的三十九億三千萬元。特此更正,並向大信證券及讀者表示歉意!

編輯部


讀者投書:

看了這期今周刊的社論「拒絕口水」,於我心有戚戚焉。

近幾年來,台灣的扣應節目,讓台灣一年到頭都像在選舉。甚至連總統女兒的婚禮,或政治人物偶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都能成為扣應上的討論議題(因為三六五天都要扣應,而且,每到晚上第四台轉來轉去都在扣〉
。許多電視台,已經拋棄可以成為教化、引導這個社會向上提昇的公器力量。

個人以為,值此全球競爭激烈的新世紀,及面臨產業調整而需個人調整的時代,電視台應該拿出公器良心,多製播以下這類節目:一、可以提昇產業及個體競爭力的節目。二、理財是個人一生必備的知識,放眼台灣,仍有許多人陷於錯誤的理財方式,而第四台的理財性節目,仍以老師報明牌居多,應多製作理財知識節目。

三、為促進國內觀光及服務業,並增進國人休閒品質,可以介紹台灣的許多國內旅遊去處,其實除了山水郊道之外,尚有許多人文博物館或室內憩處之類,值得加以介紹,提供國人更多知性感性、知識休閒兼具之遊。

林恆陞/台北縣/金融業

延伸閱讀

低薪是運氣不好,再努力也沒用?出社會後的殘酷現實:努力不是為了成功致富,是為了有更多選擇

2023-10-04

住上億豪宅、擁父母給的千萬財富...我也曾怨那些有錢人憑什麼?致年輕人:仇富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

2023-09-07

到府打掃月薪可以近10萬!20多歲接案清潔人員啟示:我們不需要成為全國前1%的人,才能過好生活

2023-10-19

新鮮人搶當外送員,中年恐後悔?當過超商大夜、保全轉職開車,47歲運將一席話道出台灣社會底層心聲

2023-09-25

父親零存款還增貸來當生活費...她20多歲卻成家中經濟支柱:父母毫無退休規劃,我該怎麼做才好?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