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生技股遭妖魔化在台籌資卡卡 太景董座點出問題在這

生技股遭妖魔化在台籌資卡卡  太景董座點出問題在這

林韋伶

焦點新聞

達志

2018-09-06 18:50

台灣在生物科技創新領域競爭力名列前茅,也擁有讓新興亞洲國家羨慕的生技聚落,但台灣空有相對成熟的生技產業環境,卻遲遲無法壯大規模、躍上國際舞台與歐美大廠PK,其中一個致命傷就是生技類股在台被妖魔化,生技企業在台籌資不順,少了資本市場的奧援,台灣生技業被迫只能走小而美的路線,難道真的沒有別的選擇?

儘管生技產業是台灣政府努力扶植的「5+2」新創重點產業之一,但在台生技公司想要募資卻不是很容易,在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與《今周刊》主辦的2018港台經貿合作論壇上,許多生技業界重量級人物皆對此現象提出看法。

 

《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提出分析指出,這是因為先前有多家生技新藥企業在還沒有取得成果前,股價就先飆漲到600至700多元,隨後股價一落千丈讓菜籃族損失慘重,因此近年大家對於投資生技公司態度都很謹慎,這是很可惜的事情,因為一方面生技公司因而缺乏資本市場當後援,另一方面股東也失去獲得報酬的機會。

 

太景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許明珠對在台引資困難也很有感,直指造成此現象的主因是台股為散戶主導的市場,許明珠分享:「生技醫療領域的門檻高,台灣是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有在看生技產業的分析師又不夠,在無法充分了解生技公司業務的情況下,加上先前幾個案例給市場留下不好的印象,才讓投資人興趣缺缺。」

 

生技企業在台募資不易,從中、港、台近5年首次公開發行上市(IPO)公司家數就能看出端倪,中國IPO家數從2013年的零家飆升到2017年的436家,香港在同期間上市家數也由97家增溫到150家,就只有台灣是不增反減,由58家降低到39家。

 

事實上,缺乏資金的台灣,在兩岸三地生技業界被視為生技發展先驅,行動基因香港公司董事總經理廖國偉分析,台灣在生技產業的技術非常好,可以跟歐美並駕齊驅,且台灣擁有較完整的生物科技產業與生態環境,能讓初創產業成功商業化。

 

此外,廖國偉進一步分享,根據北美生物科技展(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在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新興亞洲當中,台灣在生物科技創新領域的競爭力排名第三,如何好好利用自身的優勢並與香港合作值得好好思考。

 

廖國偉指出,台灣之所以能在生技產業取得領先,教育與政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兩大因素,台灣有超過140所大學及研究所,每年新增約5000名就讀生命科學的本科生,學生的專業知識豐富,是很有質量的人才。

 

在政府的支持方面,則有國家生技園區與發展基金的設立,還有研發補貼、徵稅優惠與工業研發貸款,相信如果能有更充足的資金與市場規模,就能幫助台灣生技業取得更高度的發展。

 

相較之下,國際資金匯集香港,讓香港成為全球最容易引資的地方之一,不過廖國偉說:「香港在將科研轉化為臨床應用上仍存在差距,且缺乏完整產業鏈與生態環境,台灣已經有聚落,香港才剛起步,就算有資金也沒有好的項目,這正是台灣與香港生技業可以互補的地方。」

 

港交所為了吸引生技企業,在2018年4月30日開始允許營利/未有收入生物科技公司在主板上市,只要符合以下條件:至少有一個核心產品已通過概念階段(proof of concept),例如完成FDA一期臨床試驗;以研發為主、專注開發核心產品;上市前最少12個月一直從是核心產品研發;上市集資主要做研發用途;市值至少15億港幣等,都可以赴港上市。另外,擁有與其核心產品有關的長期專利、已註冊專利、專利申請及或智慧財產權,或是已得到資深投資者提供相當數額的協力廠商投資等企業,也是港交所歡迎的對象。

 

相對來說,台灣僅推出產創條例與生技新藥條例修正,希望活化生技產業。

 

總結來看,許明珠分析:「台灣就是太小,市場太小,有好的人才卻沒有辦法發揮,要思考如何擴大市場,答案很明顯中國市場一定要進去,太景從第一天開始就決定要打中國市場。」

 

許明珠也對台港合作信心滿滿,認為只要台灣跟香港結合起來,一定能吃下中國市場,在香港比較容易籌資,而台灣則擁有人才與技術,企業不應該將自己侷限在台灣打轉,許明珠說:「台灣是有人才的,應該讓他們好好發揮,如果侷限在一個這麼小的範圍內,人才無法好好發揮。」

延伸閱讀

生技月來了!精選14檔營收高成長股

2018-07-19

台灣生技業的契機與挑戰

2018-06-07

港交所招手 台灣生技股恐掀出走潮

2018-03-29

看領導、執行、創新、決策能力—投資生技產業 CEO是關鍵 

2014-04-04

從父母慘賠經驗淬取股市智慧— 「生技阿嬤」之子懂避險 用566原則拉高勝率

2012-03-22